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0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种水产] 鲍鱼养殖常见问题和病因及防冶方法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5:1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鲍鱼养殖常见问题

      1.海上筏式养殖:
      
      养殖器以多层式养鲍笼较好,多层式养鲍笼直径45~50cm,高100~200cm,4~10层塑料盘由铁棍及塑料套管联成一体,层间距20~30cm,外包有带拉链的网衣。投饵、管理、更换网衣等均很方便,饵料以海带等海藻为主。
      
      2.海底沉箱式养殖:
      
      养殖器材为2m×2m×0.8m钢骨架大型网箱,下沉于海底进行养殖,也有的用上侧及两端开口,中间带若干交错排列的横隔板,开口部分有带拉链的网衣的水泥槽,下沉于海底进行养殖,饵料以投喂海带等海藻为主。这种养殖方法鲍的栖息环境比筏式养殖稳定,生长效果也好,但投饵、管理难度比较大。
      
      3.海边围池式养殖:
      
      在潮间带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围堤建池、池内放置石块,水泥板,瓦片等作鲍的附着隐蔽物,向海一侧的池壁上部留有若干个通水口,作为张落潮时池内与外海水的交换通道。落潮后应使池内海水保持1m左右的水深,饵料以海藻为主。
      
      4.陆上人工养殖
      
      (1)多层式水槽养殖:
      
      采用多层式长条形浅水槽,并与网筛,附着板等器材配套使用。水槽宽0.5~0.7m,深0.3~0.4m,长度一般在1~10m间,层间距0.5m左右,饵料有的以海藻为主,有的以配合饵料为主,养殖密度3~5cm鲍每平方米200~400个,大于6cm鲍每平方米100~150个。
      
      (2)池内塑料箱养殖
      
      养殖池面积为20~40m2,深1~1.2m的水泥池,塑料箱为长39cm,宽30cm,高12cm的专用养鲍箱,每5~7个箱上下叠为一叠并加以捆绑,各捆立放于池中并排列成排,各排间留有操作通道,日给水量不少于培育水体的3~6倍,24小时连续通气,饵料为鲜海带或干海带。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3-3-5 15:17:45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鲍鱼常见病的病因及防冶方法
      
      随着鲍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鲍与海参混养技术的提高,鲍养殖逐渐升温,但是要搞好鲍养殖就不能不注意病害的防治。鲍发病季节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为高峰期。为有效控制鲍病害的发生发展,现将本人掌握的鲍病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脓泡病
      
      此病多发生在夏季水温较高的季节,重点是壳长4~8 cm的幼鲍和商品鲍,严重时死亡率高达50%以上。
      
      1.1病症 病位多发生在足面上,出现直径I~2 mm的脓泡,有时2~3个,多者4~5个,用针尖挑破,冒出一股淡黄色脓水,如发现不及时,脓泡周围开始出现溃疡,最后导致死亡。
      
      1.2病因 多数是由细菌引起,特别是在7~8月份,水温在20~22℃以上发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有的地方在亲鲍促熟过程中发生脓泡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大批亲鲍死亡。甚至使育苗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
      
      1.3治疗及预防 预防脓泡病发生主要是控制海水中的细菌浓度,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臭氧发生器、生物膜过滤、紫外线等手段。把海水中的细菌清除,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对工厂化养殖的鲍要严格消毒,防止鲍机械损伤,细菌趁机侵入机体。在亲鲍促熟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脓泡病,立即把饲育水温降至14℃,但对生殖腺异常饱满的种鲍要特别小心,温度要分为几个梯度下降,不能突变,以免引起种鲍产卵行为,打乱育苗计划。同时采用5~8×10-6四环素药浴6个小时(停水加气)。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3-3-5 15:18:17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2 气泡病
       
        多发生在稚鲍和幼鲍培育过程中。
       
        2.1症状 幼鲍的内脏团沿内缘向纵深处出现气泡,能把内脏团边缘的外套膜稍稍顶起,如果发病严重每个幼鲍都产生气泡,能把波纹板浮出水面,把气泡用针尖扎破,有气体放出。
       
        2.2病因 多数是因为水的交换量不够,特别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残饵易腐败分散,污染水质,导致气泡病发生。
       
        2.3预防和治疗 保持水质洁净是避免气泡病发生的关键。因此平时要注意水交换倍数,在水温20℃以上,交换量最低要保持在8~10倍以上。同时投喂配合饲料要适当,不能造成残饵超量。另外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气泡病发生,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2.3.I加大水量进行倒池,保证海水新鲜。
       
        2.3.2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数量(50%),严重时可停喂人工配合饲料。
       
        2.3.3加强管理,彻底洗净和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洁净。
       
        2.3.4把饲育网箱彻底消毒,可用10~20×10-6优氯净,把网箱浸泡3个小时,然后取出晾晒,干燥以后把旧网箱换下来,彻底洗刷进行消毒。
       
        2.3.5把死鲍严格清除出来,防止高蛋白分解后产生硫化物导致幼鲍死亡。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4
    发表于 2013-3-5 15:18:41 |只看该作者
      3 才女虫病
      
      才女虫是一种钻孔动物,能把鲍坚硬的贝壳钻透,进而腐蚀贝壳破坏机体,导致病害。
      
      3.1病症 贝壳被钻成孔洞,才女虫进入贝壳后钻透石灰质破坏珍珠层,使贝壳组织酥松,导致贝壳破碎而影响鲍正常生长直至死亡。
      
      3.2病因 此病多发生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生产的高密度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的设备和手段还达不到理想的优良环境,溶解氧、氨氮、pH值等各种因素失调时,导致了才女虫的繁生和危害。
      
      3.3治疗与预防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庆幸的是才女虫造成严重死亡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也不多见,只要在水质、饵料、溶解氧、饲育密度、药物消毒等各方面科学合理的调节和理顺,各种因素循序渐进,保持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5
    发表于 2013-3-5 15:19:10 |只看该作者
      4 肌肉萎缩症
      
      该病在我国养鲍的高峰期曾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最高达90%,其发病面之广,来势之凶猛,损失之惨重,给养鲍业带来了重大损失。目前病害已经得到控制。
      
      4.1病症 摄食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摄食,肌肉消瘦,与无病的同样壳长的鲍相比,病鲍体重下降30%~40%,整个足部萎缩,外套膜萎缩,肌肉失去水分和光泽,正常的鲍肌肉肥满,超出壳缘0.5~l cm。而病鲍则萎缩到露出二分之一贝壳,并且足底发硬,伸展微弱或不动。
      
      4.2病因 目前分析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海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导致鲍中毒;另外一个原因是20多年来,采苗使用的种鲍多是当地种鲍,或者是同一母鲍所生的下一代雌雄种鲍交配。由于近亲繁殖带来了恶果,使此病蔓延极快,发病迅速,损失惨重。
      
      4.3治疗和预防 在处理好水质的前提下,引进国外无病害海区的优良种鲍,与当地皱纹盘鲍进行种间杂交,培养出抗病能力强、自身免疫力强的杂交品种,提高种质质量,可降低此病的发病几率。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6
    发表于 2013-3-5 15:19:32 |只看该作者
      5 肿嘴病
      
      该病常常发生在陆地工厂化养鲍中,发生数量较少,没有明显的传染现象。
      
      5.1病症 患病时吻部肿胀,用手轻轻挤压吻部便可见舌齿外突,并有黄色粘液流出,以18℃左右发病率最高。
      
      5.2病因 残饵变质,水的交换量不足。
      
      5.3防治 要及时清理残饵,保持海藻鲜度,发现有肿嘴病时要勤倒池子,并用5×IO-6新诺明药浴3个小时,充气停水。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11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8-8 13:19
  • 签到天数: 10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09
    精华
    0
    经验
    118 点
    金币
    985 元
    注册时间
    2013-9-10
    7
    发表于 2014-1-23 14:31:09 |只看该作者
    水产人生 发表于 2013-3-5 15:19
      4 肌肉萎缩症
      
      该病在我国养鲍的高峰期曾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最高达90%,其发病面之广 ...

    这个是病毒引起的,有科学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11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8-8 13:19
  • 签到天数: 10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09
    精华
    0
    经验
    118 点
    金币
    985 元
    注册时间
    2013-9-10
    8
    发表于 2014-1-23 14:31:58 |只看该作者
    csulzh 发表于 2014-1-23 14:31
    这个是病毒引起的,有科学家说

    并且已经有相关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2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9
    发表于 2014-1-24 16:53:13 |只看该作者
    csulzh 发表于 2014-1-23 14:31
    这个是病毒引起的,有科学家说

    科学家说的一般都靠谱!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