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狮一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海中竹排养鲍鱼
永宁镇港边村的石狮市顺盛 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养殖牡蛎出名,目前,这个合作社是“全国基层农技(渔业)推广补助项目县(市)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厅颁发的“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书”和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而让记者感兴趣的是该合作社养殖的成品鲍鱼。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石狮市顺盛水产养殖合作社。合作社会长柳水扬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说,因受台风、海水质量、养殖技术等限制,石狮只有在陆地上培育鲍鱼苗,没有人养殖成品鲍鱼。2011年,他与合作社其他成员商量后,决定养殖成品鲍鱼,并筹资120多万元,在海中搭建竹架,购买养殖网和塑料盆等,同时投入40万粒鲍鱼苗,这些苗较小,每粒1.2厘米到1.8厘米;去年,又投入10万粒较大一点的鲍鱼苗,每粒2厘米到3.5厘米。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去年10月以来,就有少量成品鲍鱼陆续上市。当时价格还不错,每斤95元到100元。春节过后,由于需求量减少,鲍鱼价格也随之降下来,现在每斤60元到80元之间。虽然价格起伏较大,但不争的事实是,该合作社在海里养殖成品鲍鱼成功了!这在石狮还是第一家。
海中如何养鲍鱼呢?见记者一脸好奇,柳水扬决定让记者到海上养殖基地瞧一瞧。于是叫来合作社副会长陈长汉,一行人于当天上午10点半左右,乘坐小渔排,来到位于深沪湾靠近石狮一侧的海域。
由于时值退潮,远远的就能看到海面上有许多白点,陈长汉告诉记者,这些白点是泡沫,下面养殖着牡蛎。随着牡蛎养殖地的临近,记者看到,牡蛎养殖地中间搭着一片竹筏,上面有一间房子,陈长汉说,那就是他们的鲍鱼养殖基地,而房子是供两名管理人员在海上休息的。
没几分钟,小渔排靠近竹筏。竹筏上面和竹筏边的小渔排上有三四个人在钓鱼。而记者的心思则集中在竹筏上两名工人身上,他们正坐在竹筏上给鲍鱼投食。踏着起伏不稳的竹筏,记者来到两人身边。只见一工人将手伸进海中,拉起一根绳子,下面吊着一个网。他把网在海中上下拉动冲洗后,拉上竹筏,之后解开网,里面倒扣着半个塑料盆。工人将塑料盆翻过来,上面吸附着二三十粒鲍鱼。据陈长汉介绍,一个网袋里养着二十多粒鲍鱼。这些鲍鱼每粒六七厘米长,一两左右,已经养了一年半左右,都可以上市了。记者又来到另一名工人身边,他正从旁边一个筐中拿着海带往塑料盆投放。记者注意到,塑料盆里的鲍鱼较多。陈长汉说,这些盆里的鲍鱼较小,每袋有四十多粒;鲍鱼苗刚买来时,一袋有100粒左右。随着鲍鱼不断长大,就必须分桶喂养,而鲍鱼主要吃海带等藻类。这些海带是从其他地方买来的,现在这样的天气,三四天投一次,冬天一周投一次。
随后,陈长汉和一名工人来到木板房外的筏板上泡茶“待客”,一边与记者聊起鲍鱼和牡蛎养殖情况,以及渔民们的充实生活。聊天中,记者获悉,鲍鱼位列八珍之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养殖鲍鱼的海区要求严格,水要深且流畅,一般水深在15米—20米之间,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藻资源丰富,海水盐度比较稳定且盐度适中。这些条件他们养殖的海域都符合,而这也是他们成功养殖的保证。
约12点,一行人又坐着小渔排踏上返程的路。阳光下,暖风徐徐,深蓝的海水波光粼粼,竹筏和白色泡沫随着大海的“呼吸”上下起伏波动。就是有了这片清洁的海水,才让渔民拥有了现在的丰收和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