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50
- UID
- 53257
- 积分
- 923
- 主题
- 199
- 帖子
- 723
- 精华
- 1
- 经验
- 923 点
- 金币
- 524 元
- 注册时间
- 2012-10-16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11-8 08:42 |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帖子
- 723
- 精华
- 1
- 经验
- 923 点
- 金币
- 524 元
- 注册时间
- 2012-10-16
|
本帖最后由 sea-maid 于 2013-5-6 10:52 编辑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
1。 调查询问
在诊断某种疾病之前,首先向渔农询问,了解其水源情况,养殖品种 及密度,往年的发病史,用过何种药物,使用药物的浓度和次数,效果怎 样。调查中应注意病鱼是陆续少量死亡,还是死亡有明显的高峰期,前者 应考虑是寄生虫侵袭的可能,而后者可能是暴发性传染疾病。
2。 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也是诊断鱼病的重要环节,现场观察的内容包括水质状态, 水产养殖动物在水中的表现,池塘的大小、水深、底质及周围环境以及发 病后采取的防治措施
⑴了解水质变化
了解水体的透明度、肥瘦情况、酸碱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有 无农田、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流入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养殖鱼类疾病 的发生甚至死亡。
⑵观察水产养殖动物在水中的活动
观察濒死动物的活动情况和体色的改变等特征。鱼病的发生分急性和 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有的表现出血等症状,有的外表与正常鱼区 别不大,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有些鱼病,病鱼一旦离开水体或死亡后,一些典型症状会看不到,对确诊造成困难, 如白头白嘴病。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窜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 情况一是因为寄生虫侵袭,一是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若是前者,鱼可能慢 慢死亡;若后者原因,则往往突然大批死亡。还有一种情况,鱼浮头,开 增氧机也不下去,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所致
3。鱼体检查
通过询问和现场调查,对于鱼病发生的外部环境有了一些了解,对某 些鱼病可能会做出诊断。但对于大多数鱼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则主要靠 鱼体检查。检查的病鱼最好是濒死的或刚死未腐烂的病鱼。检查应由表及 里,先目检,后镜检。不好确定的疾病还可通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 法检测。
⑴目检:
目检是检查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病通过肉眼就可确定,象水 霉病及一些大型寄生虫病等;有些可借助症状诊断。一般来讲,病毒性鱼 病往往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细菌性鱼病表现为局部充血、发 炎、脓肿、腐烂、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竖鳞等症状;寄生虫性鱼病常见 症状为体表黏液增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包囊等症状。一些大型的寄生 虫,目检鱼体要按体表、鳃、内脏的顺序进行检查
。
①体表:将病鱼放在解剖盘内,按顺序从头部、嘴、眼睛、鳃、鳞片、 鳍条、肛门等仔细观察。
②鳃:检查的重点是鳃丝,首先注意鳃盖是否肿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和透明,然后剪去鳃盖,观察鳃丝有无粘液、肿胀,鳃丝末端是否发白、腐烂,鳃上是否挂有异物。鳃丝末端是否挂着似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 若有多为中华鳋病;鳃部分泌大量的粘液则为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 三代虫或指环虫等寄生虫病;鳃丝颜色比正常鱼的白,并带有红色小点, 多为鳃霉病。
③内脏:打开鱼腹,观察有无腹水和寄生虫,取出肠道,从前中后肠 剖开,注意胃肠内食物充盈情况,胃肠壁有无发炎、溃疡,肠内粘液的颜 色和多寡,有无大型寄生虫或孢囊。
⑵镜检:
首先刮取体表、鳍等部位的粘液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湿片 镜检; 其次从心脏取血涂片;随后取鳃丝置于滴水载玻片上,制成湿片镜 检;最后内脏组织加 0。7%生理食盐水压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用 PCR、ELISA、间接荧光抗体等快速检测鱼病,其灵敏度高,可用于 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检查。
5。对怀疑是中毒或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应对水质和饵料进行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