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味甲天下,自古以来我国不乏河豚鱼的追食者。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美食河豚成为嗜好,曾赋诗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对诗中表达出来的河豚鱼美味仍然不大满意,便顾不得体面,在品尝完河豚美味之后大吼:也值一死。算是抒发出来对河豚鱼情有独钟的思恋。 鲁迅先生也是一个河豚鱼的追食者,对河豚鱼的偏爱不亚于苏轼,有诗为证: 故乡暗暗锁青云, 皓齿吴娃唱柳枝。 岁暮何堪再惆怅, 且持卮酒食河豚。

诗中后两句直言不讳地表述了对河豚鱼的喜爱,只要吃到了一口河豚鱼,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不做了。
文人毕竟是文人,形容一个事物总还是有些清雅。一些粗人就不一样了,品尝河豚时,对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人口即化、美妙绝伦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有人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于是“西施乳”就在民间传开了。这些语言虽然裸露,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河豚鱼味甲天下的层意。

河豚鱼,是剧毒鱼种。其品种很多,毒性大小各异,有的根本不能食用。自古拼死吃河豚,明知道这东西有毒,可还是有人排着队等着吃。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聪明的劳动人们在古时候就找出了食用河豚鱼的方法。李时珍在《本草集解》中说:“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
时下正值初春季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个时候的河豚味道最鲜美,有吃罢河豚天下无味的美誉。 烹制河豚鱼的方法很多。除了清炖和红烧,还可以做生鱼片,涮火锅吃。河豚火锅称“铁炮锅”,因河豚看似炮筒而得名。 河豚鱼珍馐欣赏


河豚鱼水饺 浓汤河豚浸豆苗菜 河豚鱼骨菜泡饭 民间土烧河豚鱼 雪菜大汤河豚鱼 深海北极贝拼河豚鱼片
教你糖醋河豚肉怎么做 1.将净河豚鱼肉切成5厘米长、宽厚各0.7厘米的鱼条,用清水洗净,沥尽水分、搌干后入碗,加入绍酒10克、精盐1克、胡椒面0.5克拌匀,腌10分钟入味。将鸡蛋液磕入碗内,抽匀,加入干淀粉调成蛋粉糊。下入腌好的鱼条拌匀挂糊。将白糖、酱油、盐、味精、胡椒粉、上汤、湿淀粉调成汁。 2.锅炙好,下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逐一下入挂好糊的鱼条,炸熟捞起,待油温升至七成热时,下入炸熟的鱼条重油,至表皮炸酥,下入漏勺沥油。锅迅速回火,下入姜米、蒜茸及葱花10克以余油爆香,烹入绍酒,倒入碗汁,炒至浓稠,下入香醋,加入热花生油10克搅匀起大泡,下入炸好的鱼条和余下的葱花翻炒均匀,盛入盘中,围上香菜叶即成。 安全食用方法 最经常食用的是鱼皮上有看似虎皮花纹的毒性较小的虎河豚。河豚鱼的加工要求很高,其加工过程是:先将鱼鳍全部切除,然后从鱼鳃部下刀切去鱼头,去除内脏,洗净血污,从鱼的两侧剥去鱼皮,背开成两扇,片尽大刺和肋刺,得净鱼肉冲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慢慢冲漂4-5小时,起出沥尽水分即可使用。(做生鱼片的鱼肉要用干布搌干后,用保鲜膜包好入冷柜保存备用)。 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关于河豚去毒加工安全食用问题,试验证明加热高温对毒素破坏的可靠性,即野生河豚解毒加热在120℃的温度下达2小时以上,养殖河豚解毒在120℃温度下30-40分钟,可达到毒素的完全破坏和安全食用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