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9879
- 积分
- 473
- 主题
- 20
- 帖子
- 332
- 精华
- 5
- 经验
- 473 点
- 金币
- 1609 元
- 注册时间
- 2011-8-1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332
- 精华
- 5
- 经验
- 473 点
- 金币
- 1609 元
- 注册时间
- 2011-8-18
|
转移走了绝大部分的剩余水花,池子逐渐便的“肥”起来。有两个水箱,另一个没有放水花,但是因为联通两个水箱的水管进入了少量泥鳅。发现其生长还是挺迅速的,因为密度小,水箱里面的浮游动物生长出来,这里面的泥鳅比水花箱的泥鳅大了一倍多。变肥的水花箱也开始大量出现枝角类,这几天里面的泥鳅也渐渐长大了一些。目前泥鳅苗已经有0.8-2.8cm不等了。说明这一批泥鳅苗其实是可以长大的,只要有充足的适口饵料。
另外水深20-30cm也是能培养浮游生物的。以后可以采用水田来培养浮游动物。因为我老家这里水田多,鱼塘稀少。
转塘的池塘里面一直是灰白色水,说明浮游动物数量还是保持着,泼一点菌肥+饵料维持住泥鳅的饵料还是有保证的。泼豆浆真就是浮云啊,就是用来培养浮游动物的,不如泼发酵的有机肥液体+菌肥。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这期间做了一个轮虫枝角类采集加。采用100目网采集枝角类,200目网采集轮虫放进了水箱。
还做了轮虫小范围培养活动,取100目网过滤水,去除枝角类。将水用200目网过滤剩下的就是轮虫,然后放进有藻类的箱子中,并加一点点化肥以及菌液培养确实能把轮虫给培养出来。以后可以扩大规模尝试轮虫的集中培养,为以后的鱼苗培育车间做好饵料培养基础实验。
这些也只是从书本上看到的,自己真正做出来虽然不一定是符合规范的但是算是小小的成就吧。做下来发现很多东西按着书上的理论慢慢做还是能做出来的,是不是说一句“古人诚不欺我”。以后多把书上的东西拿来一一实践把。同时感觉在学校的被动学习枯燥又无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