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Chalor列举了三个公式,其中一个是“不健康的虾苗+不合适的管理=EMS”,由这个的公式Dr.Chalor阐述了他的养殖建议,首先养殖上要选择健康的虾苗,健康虾苗很关键的一点是对虾的腮要发育成熟、结构完整,一般来说P10的虾苗是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了,Dr.Chalor给传授了判断P10的方法:观察对虾额刺上的尖突起,一个尖突起代表3天,P10的虾苗是4个尖突起,最后一个约为成熟尖突起1/3长度。在虾苗场生产上,他建议育苗密度小于每立方水体10万尾。
洪总主要介绍了SIS公司的整体情况,以及繁育亲虾的设施、规范等。对于如何保证种苗质量,比如均匀度等。主要从以下方面看,1、病毒筛选和微生物检测 2、虾苗池最低存活率大于30%,只有好的存活率才是好的虾苗,“死剩下的虾绝对不是最强的,一定是活得最开心的才是最好的。”3、仔虾最小体长>8mm ,而虾苗成熟度的检测应由腮部去认定虾苗的成熟度,而不是由养殖时间来判断。仔虾的期数是以腮部的成熟度来认定的。 虾苗场对水处理的要求:主要谈了微生物检测方面,要求总弧菌数为0,而总细菌数小于102(cfu/mL),细菌不可能没有,这和水的存放时间有关。
小妹就潜越一下:
- 他们两个好像说的都一样关于虾苗的认定!
- “1.不健康的虾苗 + 2.不合适的管理 + 3:不合理的放养时间和密度 (个人探访心得)
= EMS” (成功的大部分都有 合理的生产模式 & 放养密度)
这一次的探访心得和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