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洲地区的各国经济普遍走软,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正在减弱。投资者因此撤出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
印度卢比昨日跌至纪录低点。路透孟买8月20日电,印度卢比周二早盘跌至纪录低位,公债收益率(殖利率)则触及五年新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印度所受冲击最为严重。
同时,泰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中,印尼经常帐赤字创出纪录新高,导致该国货币跌至2009年来最低。中国银行业的坏账正在增加,经济学家预期本周公布的数据料显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5%。
亚洲经济的上空正乌云密布。流动性紧张并且中国经济放缓抑制大宗商品等的需求,引发新兴市场股市的一波跌势,资金因而流出亚洲地区,转向正出现初步复苏的美国和欧洲地区。
巴西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在2013年已经上调基准利率以便支持本国货币汇率,美国未来可能减少货币刺激,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资产需求降温。
“两年前曾盘踞在欧洲、四年前冲击过美国的风暴中心,目前正在新兴市场上方,”对冲基金SLJMacroPartnersLLP联合创始人、前摩根士丹利外汇策略主管StephenJen表示,“这对于亚洲来说可能是个严重的问题。”
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今年已有接近950亿美元流入美国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发展中国家的ETF则流出84亿美元。美国经济走强的迹象可能促使美联储最早从下月开始就削减其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金额。
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央行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7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资本外流,给本已紧张的金融市场增添了压力。
据道琼斯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计算,中国央行和金融机构7月份的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币244.7亿元(约合45亿美元)。6月份的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币412.1亿元。
这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外汇占款减少,表明资本继续外流。此前中国的外汇占款曾连续六个月增加。
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朝着回撤2008年推出的一系列定量宽松措施逐步靠近,多个新兴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资本外流。预期中的定量宽松措施结束可能会推动美国利率上升,使得在美国市场投资较过去几年更具吸引力。
持续的资本外流加剧了中国流动性紧张的状况。中国央行在7月份的前三周向银行间市场注入了总计约人民币1,600亿元的资金,但短期利率仍相对较高。由于信贷吃紧,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在6月份一度升至30%的高位。
到7月末,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回落至4%左右,但仍高于4月份的总体水平。
中国的外汇占款数据包含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外汇买卖数额,但主要反映央行的外汇交易情况。
分析师将该数据视为衡量海外资本进出中国的指标,因为流入中国的外汇大多被出售给中国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