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55948
- 积分
- 52
- 主题
- 8
- 帖子
- 42
- 精华
- 0
- 经验
- 52 点
- 金币
- 297 元
- 注册时间
- 2013-8-27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9-5 08:55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42
- 精华
- 0
- 经验
- 52 点
- 金币
- 297 元
- 注册时间
- 2013-8-27
|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3-8-27 22:23 编辑
一成蟹塘水体日常维护管理
1科学杀虫,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河蟹塘主要虫类为枝角类沙虫草虫和纤毛虫,若数量过多会消耗水体大量营养。实验表明伊维菌素【伊维特2亩/瓶】对草虫卷叶蛉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阿维菌素【力神2亩/瓶】对枝角类沙虫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硫酸锌【甲壳净1.5亩/袋】对纤毛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由于大部分虫类具有避光性,一般建议太阳落山后用喷雾器全池喷雾(杀草虫直接喷在草滩上)。
2定期消毒,杀菌解毒去除重金属。
高温季节外源水发黑发红,水体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同时大量的硫酸铜残留也会影响河蟹生长。在蟹病流行季节,每隔10-15天使用聚维酮碘【标碘2亩/瓶】或二氧化氯对蟹池进行池水消毒,防止疾病暴发。同时注意水剂或者粉剂消毒剂一般建议早上7-8温度适宜时使用,颗粒消毒剂【泡泡清2亩/袋】最好在中午使用。消毒后1-2天配合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消除氨氮亚硝酸盐,去除硫酸铜等重金属残留。
3加水换水,保护水草去除水草刚毛藻和绒青苔。
池塘要经常加水及换水,一般要求2—3天加水一次,5—7天换水一次,进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不宜在中午加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今年是倒黄梅天气,有许多地区外源水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加换水时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池塘水质。在外源水质不好的情况下,经常使用【解毒净底王】【生物分解底改】调节池塘水质较为适宜。高温时期,为了适当降低水体内的温度和尽量减小温差,池塘内应保持最高水位,蟹塘内的水草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河沟、大水面养蟹 则采用“伊乐藻+金鱼藻+苦草”栽培模式。春季伊乐藻种植面积占30%;夏季种植金鱼藻和苦草,种植面积分别为50%和20%,蟹大小,看水草。水草长的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夏季要注意水草起浮,如果水草过密影响水体流动易起浮,可人工割出草缝。再施用【生根长叶宝】扎根护叶。如果水草又腐烂现象可施用【水草生肽宝】进行修复。经常观察水草,发现刚毛藻和绒青苔,应及时使用【草爽】,保持水草清爽。
二成蟹的饵料营养的日常管理,
1科学投喂,杜绝浪费
高温时期,当水温超过30℃时,河蟹食欲减退,日摄食量应控制在存塘量的7—8%,同时如果蟹体内脂肪积累过高也不利于河蟹的蜕壳,动、植物饵料的比例应作适当调整,植物性饵料(如小麦、玉米、水草等)的比例应偏高于动物性饵料,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一般要求每亩控制在2—3斤,持续高温天气可少喂或者不喂。如果持续超量投喂,不仅浪费饵料,而且剩余饵料会污染池底和水体,严重时会引起螃蟹疾病。
2准确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满足河蟹脱壳期的营养需求。
判断河蟹是否要蜕壳,可采用以下方法:(1)检查河蟹体色 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 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空蟹壳 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 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病,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在河蟹脱壳期要注意(1)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并添加【虾蟹活力素】【高稳维C】补充营养 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2)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 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应该及时干撒【颗粒离子钙】,每包三亩2-3天后再撒一次。(3)保持水位稳定 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开 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5)加强巡塘 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区,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胀足,能自由爬动后,再放回原池。
3定时定点,科学投喂
注重饵料投喂 河蟹属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对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小虾、螺蚌肉等)特别喜爱,但动物性饵料比例高会增加养殖成本,还容易使水质恶化。因此,夏季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小麦、马铃薯、甘薯、南瓜等)投放到固定食台上。投饵时间在17:00以后、6:0:0以前。
三各种疾病的有效防治
1如何防治纤毛虫病
经常向池中加注新水,定期使用【水清爽】【底清爽】长期保持水质清新可有效预防,一旦发现纤毛虫,用【甲壳净】全池泼洒连续几次可有效杀灭纤毛虫。
2如何防治河蟹聚缩虫病
聚缩虫病病因是由于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病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换池水,定期使用【水清爽】【底清爽】保持水质清新。对每立方水体用0.25~0.6克的硫酸铜进行清塘,对水全池泼洒。
3如何防治河蟹黒鳃病
病蟹鳃受到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用聚维酮碘【标碘1亩/瓶】或者二氧化氯彻底清塘,保持池底有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勤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用2次。
4如何防治河蟹烂爪(肢)病
高温季节(8月)前后要全池泼洒溴氯海因【绿色海因】防病。根据饲料投喂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拌服【虾蟹活力素】及【高稳维 C】,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5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
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匍匐在池边,停止摄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不使其受伤。用聚维酮碘继续消毒。
6如何防治河蟹上岸不下水症?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发现仔蟹、幼蟹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现象,称为“上岸不下水症”。由水质差引起的,可通过适当稀释放养密度,经常适量换水或定期使用【解毒净底王】【水清爽】【底清爽】【甲壳净】调水改底。由营养不均衡引起的,应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也可经常性添加适量【虾蟹活力素】含有蜕壳素、多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烟酸、肌醇、氯化胆碱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多种营养。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可选择外用溴氯制剂,全池连泼2~3次。由原生动物与寄生虫纤毛虫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引起的,可选用【甲壳净】等药剂,连续治疗1~2次。隔日再选择外用溴氯,全池泼洒2~3次。
7如何防治河蟹蜕壳不遂症
病蟹背部发黑,背甲上有明显棕色斑块,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因无力蜕壳而死亡。检查河蟹是否患其他疾病,对症施药,进行治疗。用20克/米3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5天1次,连用3~4次。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美国虾蟹活力素】【高稳维C】,并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
这是农大水产发给养殖户的宣传报,有很多不足和纰漏请大家谅解,毕竟本人才小学毕业没有上过水产学校写的不好多担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