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如此冷清,这种养殖方法可以吗?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听众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17 点
金币
26 元
注册时间
2012-12-30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21:39: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来总结的一个养殖过程,准备今年就按这个步骤来养看看,希望大家多多给点意见(高位池)
作水:如何肥好第一池水最关键

1、进水前熟石灰或生石灰100斤亩碱化池底,进水消毒后第二天先沸石粉20斤每亩,接着用茶麸打底,每亩20斤,直接干泼水面;再生石灰发酵猪粪100斤每亩+尿素或复合肥5斤每亩+光合细菌;第三天追肥一次,使用猪粪20斤+复合肥1斤每亩
2、放苗标准:暗色水系、透明度30公分左右、亚硝酸盐1PPM左右、水面光亮波纹大

常识1:虽然前期施有机肥污染水质,但有机肥繁殖出来的菌类、藻类,非常适合虾苗的健康生长,显著提高体质及抗病力,这是无机肥不能代替的,如果保持溶解氧充足,定期补充有益菌,有机肥的污染也是可以被降解转化的,水质仍然是可控的。
常识2:第一次肥水要施足有机肥和无机肥;前期容易肥水,中后期比较难肥,只是大概知道藻类缺乏的是钙、镁、磷、硅、碳这么一个大范围,这几种东西可以通过投放过磷酸钙、石灰石粉、熟石灰、葡萄糖、沸石粉、白云石粉来解决
常识3:施肥次数越多,肥水时间越长,培育出来的藻相越稳定,而稳定的藻相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变,包括消毒及中小程度的恶劣天气也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只要按照这两点来肥水,就能够获得好水色和稳定藻相
常识4:,第一次施肥肥料一定要放足,宜多不宜少,肥料选择有机肥,第二天接着追肥,肥料按照第一天的1/3来投放,以后每天都按照这个数量来追肥,经过连续10天至15天追肥之后,水色由初期较浓变为清爽,pH值由初期的8.9-9.2降至8.6-8.7,这说明水色已经建立,藻相已经稳定,然后才消毒、解毒、试水、投放虾苗。
常识5:对于氨氮偏高的水体,如果施了磷肥仍然肥不起来,说明这种氮肥不是无机物状态的硝态氮或胺态氮,而是大量积累的有机质或有机肥,必须改施含钙的石粉或壳粉提高水的硬度(氨氮高不能施石灰),必须增氧,促进细菌分解转化,这样水就会逐渐肥起来了
常识6:直接以高氮有机肥适当施肥,水色会以呈现单细胞绿藻为优势种的深绿色或绿色鞭毛藻的墨绿色居多;若有机肥经浸泡活菌液后再施肥,则会呈现多种优势藻相的混合水色,以黑灰或棕绿的偏暗色水系为主

调水:藻类调控关键是要主动、缓慢、小幅度、重视藻毒素问题
常识1:藻类合适的范围是指:pH值8.3-9.0,透明度20-30cm,水色黄褐色或黄绿色,悬浮物少,水面光亮,波纹较大
常识2:一旦发现水环境有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泼Vc,加大增氧,晚上撒增氧剂,连续每天使用,直到缓解;同时也可以考虑葡萄糖、沸石粉+光合细菌、EM菌、腐殖酸,但绝对不能使用有刺激和耗氧的东西,例如消毒、换水、施肥、生石灰、芽孢杆菌等等
常识3:调水的顺序一般是先治标后治本,所谓治标是指解毒、增氧、抗应激,所谓治本是指消毒、肥水、改底。
常识4:消毒剂在夏季高温期间经常少剂量地使用,水色会保持肥活嫩爽,能够降低耗氧因子,起到间接增氧作用
常识5:管好藻类,一方面要注意追肥,勤施少施,促进藻类繁殖生长,防止掉藻;二方面当水色过浓时要酌情施少量漂白粉,降解过浓水色,防止倒藻
常识6:养好藻类三要素:一是加深水位,达到1.2-1.5m,水位深水质稳定,不会因为昼夜温差造成环境变来变去;二是晚上增氧,保证藻类晚上最低的溶解氧需要;三是补充碳源,在气温高、光照强的情况下,藻类因光合作用强烈造成二氧化碳缺乏,如果不及时补充碳源,会造成pH值超高或倒藻,可以通过泼葡萄糖、淀粉、米糠等含碳的产品来解决
常识7:一般来说在溶解氧不足情况下,肥水之前应先增氧先解毒先缓冲,待情况好转之后才肥水,肥水应选用化肥不要选用有机肥,活菌选用厌氧菌不要选用好氧菌,不能消毒也不能大量添水
常识8:养殖中后期应以碳促氮或以磷促氮,又以碳促氮最为流畅
常识9:水面有一层薄薄的油迹,有时黄色,有时绿色的--追肥同时适当搭配光合细菌
常识10:池水混浊是因为氮磷比升高,钙镁流失,新的藻类生长不了,关键在于培藻
藻浓
常识1:如果天气持续好转或者水色持续变浓,少量多次泼洒二氧化氯或漂白粉,水色当天就变得很嫩活,调水效果非常好
常识2:当藻类太浓时要及时抑制,前期用加倍光合细菌抑制,中期少量多次用二氧化氯、后期少量多次用漂白粉除掉部份老藻;不论采用哪一种措施晚上都要撤增氧剂
藻少(败藻)
常识1:藻类太少,增氧机开动后水色马上变混浊,停机后很快就恢复为淡绿色
常识2:败藻一般是水体缺肥;步骤一泼洒有机酸解毒,步骤二晚上撤增氧剂,步骤三肥水
常识3:藻少要及时追肥;在恶劣天气来临前1-2天酌情施肥加大藻类浓度,提高抗御能力,增强水质的稳定能力
常识4:不管是生石灰、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都安排在天快黑了时候才泼,这一来,就避免了消耗碳源而导致的倒藻
常识5:死藻多的话马上处理一下底质,或者是给底质消毒一下,否则很容易就出现肠炎病
藻老化(水变混浊)--如果泡沫及悬浮物多,饲料台又脏又重,说明藻类老化严重
常识1:步骤一用腐植酸钠或沸石粉络合吸附,步骤二用有机酸解毒,步骤三晚上撤增氧剂,步骤四肥水
常识2:如果水面无光泽,水色偏暗,说明藻类已经出现老化,必须酌情使用含氯消毒剂杀掉一部分藻类,或者用加倍的光合细菌抑制藻类生长,避免倒藻
常识3:避免藻类大量老化死亡还有一个较好办法就是少量多次施肥,因为每施一次肥都会催生一代新的藻类,施肥次数越多藻类代数就越多藻相也就越复杂,这样由于每一代藻类生长时间不一样老化死亡的时间也就不一样,集中或大量老化死亡的现象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常识4:倒藻时应先解毒、增养,补肥应选择液体肥
追肥时机与种类:掌握在PH峰值过后降至8.4-8.5就要追肥,主要追碳、磷、钙肥
常识1:若水体缺肥,坡和水接壤的那几十厘米范围内,开始变得淡黄或是淡红,是原藻类因为缺氮肥而表现出来的症状,追尿素+芽孢
常识2:前期多施氮,后期勤施磷;前期用猪粪活菌与石灰发酵做水,中后期逐渐少量及用活菌分解虾料粪;凡是新塘、瘦塘、酸性塘、连续养虾不成功的塘前期都要多施有机肥。
常识3:根据pH值峰值的情况来决定追肥使用量,如果pH值峰值9.2,用量减半,如果9.3以上追肥1/3,如果8.8-9.1,追肥2/3,如果低于8.8,则继续按原来施肥的数量追
常识4:追肥应掌握在pH值下降到8.5-8.6进行;肥水15天之后,少放或不放有机肥,25天之后停止使用有机肥,以后追肥全部使用化肥和生物肥;也可少量有机肥加1斤磷肥
常识5:养殖中后期,微量元素被大量消耗后,满足不了浮游生物的需要,逐渐成为限制因子, 这时施入再多氮磷肥,浮游植物也繁殖不起来,因此中后期补充微量元素已成为关键
常识6:如果不会看水色来调整下肥,那你就应该早晚各测一次PH值,波动不超过0.5的话藻一般不会倒;超过的话可能过两天就会水变,这时要下肥了。
常识7:池塘中后期更容易缺肥,特别是缺微量元素与矿物质
常识8:水体营养源的补充是养虾过程中最需注意的,较之消毒活菌底改更加重要,这是交学费的结论,主要表现用碳用氮(高糖类原料是糖蜜, 高蛋白则是鱼溶汁(俗称鱼精))
常识9:追肥并不是要下所有的肥水药物,而是池塘藻类所缺乏的营养;吴子伟平时保水是用高糖类原料,紧急追肥才是用高蛋白原料
高温稳水:
常识1:如果夏天气温很高,中午水色很浓,透明度低于5CM,PH值达到9.3,就要马上泼洒葡萄糖或米糠等补充碳源,然后第二天早上少量泼洒消毒剂或加倍光合细菌,以抑制过旺的藻类。
常识2:气温高溶解氧低,一般晚上要撒增氧剂
常识3:烈日下倒藻,一般是因为藻太浓,消耗过多的二氧化碳,co2不足所致
常识4:高温防倒藻---一是每天早上加少量水,二是经常补充少量的肥(发酵过后是最好的),三是补充微量元素(高温季节最容易缺少微量元素,特别是镁和碳);珠三角地区20斤茶麸加5斤石灰挂袋,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暴雨稳水:
常识1:在台风前2天适当追肥,增加藻类浓度,把PH值提高到9.1-9.3,以提高水质的稳定能力,但晚上一定要相应加强增氧
常识2:雨季要下磷肥稳定水体,也要经常泼洒石灰和沸石粉来稳定pH值和提高水体硬度
常识3:大暴雨过后,虾会大量应激脱壳,溶解氧变低,虾体质变弱、如果这时候大量使用石灰就会引发新的应激,很容易引发虾病,如果改成早晚两次使用,每次每亩3斤就安全了。
常识4:台风后及时用二溴海因或漂白粉消毒,并在消毒药效消失后加施肥+光合细菌
常识5:暴风雨的当天pH值是8.5,比天气好的前一天低0.3,说明藻类明显死掉了一部份,溶解氧明显偏低和不稳定,应该增加增氧的力度,晚上撒增氧剂避免溶氧不足,同时泼洒熟石灰(少量多次)、光合细菌、葡萄糖、沸石粉;以上措施连续两天,即可缓解恢复
常识6:暴雨后一定要用光合细菌来消除硫化氢

底改消毒:水混浊—用腐植酸钠,然后培藻
常识1:消毒剂如果按照使用说明书的用量来使用就起到消毒作用,如果减一半用量使用就变成抑藻剂了,如果用量再减一半又变成调水剂了
常识2:虾大量脱壳、藻相变化、恶劣天气、溶解氧低、氨氮亚硝酸超标等,这些情况不适宜消毒;消毒一般都会杀肥藻,所以消毒后一般都要补肥补菌,消毒当天晚上要增氧
常识3:适时适量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对于改底除臭,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缓解水的张力,提高水的通透性,改善增氧环境等等都有明显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开支。
常识4:使用少量的消毒剂既能杀掉一部分老藻,又能改善水质;消毒能提高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常识5:将水位控制在一定低点,利用好天气再开足氧机将池底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然后慢慢加高水位;碧海使用底改产品为颗粒消毒剂和增氧剂型
常识6:活化底质用活菌,若底质营养足够时,水色会有明显的由浅变深的变化;若水色没有任何变化,就显示底质的营养已严重不足
常识7:氧源作为急救和水质恶化的应急处理,是很不错的选择

泡沫原因处理:
常识1:水肥瘦主要看气泡:如果气泡比较细小就太肥了;水泡大则容易倒藻,这时要换水再适当加漂白粉;如果没有气泡则要补充藻类
常识2:泡沫多的池水可能为水体硬度不足,增加水体钙的含量才是最关建;泡沫的形成主要是藻相不旺,后期如果投料多是很难形成泡沫
常识3:水体呼吸出现不畅,不是溶氧问題就是二氧化碳问题;所以养殖前期不主张使用石灰而后期多用也是为了中和过量的二氧化碳而间接提高溶氧的缘故。
常识4:有机质积累过多,可先用益康露清除泡沫,净化水质,第二天用钙与有机酸,基本可消除,再加以活菌强化
常识5:晚上泡沫多说明二氧化碳过剩,说明底酸化,要及时熟石灰+底改,否则容易倒藻;早上一看到氧机打有白色的泡沫(不管多少)就要补营养和肥了
开机氧气平衡:检测池塘氧气只有跌到6才开,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
常识1:水质才是关键,在养殖前期水质好白天产生的氧气肯定大于晚上所有生物消耗。增氧机只有在溶解氧低于6mg开启,才能发挥增氧机真正的增氧能力
常识2:在气压低或下雨前后二天,如果水浓,底质差耗氧量大时,在溶解氧没有低于6mg以下就开启增氧机,而此时虾密度大,氧机配套跟不上,这种情况开机基本就是找死
常识3:在连续阴雨天光合作用很弱的情况下,增氧机怎么开溶解氧只有6.0mg以下。但当停机喂料时到试料台时间,溶解氧反而比停机时高了0.9mg
常识4:阴雨天中午开机,反而进一步降低了上层浮游植物的造氧水平,加速了下层水的耗氧速度,容易引起浮头
常识5:使用颗粒氧容易调水
日常工作:降低盐度、阻止酸化、提高水体硬度(测总碱度与总硬度)、保持亚硝酸盐浓度
常识1:养虾过程中一方面有机物不断增多、水质不断酸化、水体硬度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不断采取措施降解有机物、阻止酸化、提高水体硬度、形成新的平衡,周而复始,确保养虾成功。

藻类营养元素:NPK、钙、镁、磷、硅、碳、微量元素
常识1:藻类有很强的自净能力。藻类一方面能够络合水体的悬浮物,使水质清爽洁净,藻类生长良好的水体饲料台是非常干净的,看不见任何污泥,凡是饲料台看见污泥都说明藻类已经有问题,说明溶解氧不充足;另一方面藻类能够吸收、氧化、络合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是最经济的解毒剂,肥水胜过一切解毒药物,肥水放苗既可以免放解毒药物又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
常识2:藻类的消长与虾病发生的关系密切;藻类死亡,病原菌利用藻类死亡释放的大量原生质来增生,从而导致虾病的爆发

2

主题

3

听众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17 点
金币
26 元
注册时间
2012-12-30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4-3-20 21:42:09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欢迎大家多多评价打击改进,特别是如何培好第一塘水,本人希望是做到水肥而不浓的状态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66

听众

17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5-21 16:4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911
    精华
    14
    经验
    1780 点
    金币
    8260 元
    注册时间
    2010-7-8

    版主 社区QQ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4-3-21 23:37:46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太长了,看到晕了!
    年顺兽药有限公司!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0

    听众

    413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6-6-28 16:08
  •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帖子
    386
    精华
    1
    经验
    413 点
    金币
    3841 元
    注册时间
    2013-7-8

    社区QQ达人

    4
    发表于 2014-3-22 00:24:11 |只看该作者
    是论文啊,不测水质的理化指标,就用这个那个,视乎不靠谱哦。养虾是用水养虾,而不是“溶液”养虾哦。浅见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