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125
- 积分
- 5324
- 主题
- 904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

全国生长
合肥:“中国小龙虾之都”,盱眙:“中国龙虾之都”,湖北潜江市:“中国小龙虾之乡”
在距洪泽湖约2000米的地方,许小涛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引洪泽湖水注入虾塘。“养殖的门槛比较低,主要还是以经验积累为主”。基地负责人许墅向南都记者称,小龙虾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几乎不需要太多技术投入”。野生的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其摄食的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和水生物的尸体等。坚忍的生命力,不但表现在其能忍受长达四个月的枯水期,甚至连田间的农药都可以抗拒。由于没有天敌,小龙虾像外来的巴西龟、福寿螺等生物一样,只要有适合生存的水域,便可安营扎寨甚至泛滥成灾。
除了洪泽湖,淮河流经的安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一带,小龙虾迅速在河塘沟渠及农田中繁衍生息。由于其杂食的特点,以及其强健的螯足,小龙虾泛滥的地方,水稻等农作物及堤坝深受其害。2003年,知名企业家、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看到江西鄱阳县小龙虾泛滥成灾的消息后,决定在当地投资建设小龙虾加工项目,此举一度成为企业家支农的美谈。
“小龙虾的天敌是人,主要方式就是吃。”赵建民说,盱眙成功推广小龙虾养殖,并因举办“中国龙虾节”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也被其他地方纷纷效仿。“中国龙虾节”举办后的第二年,安徽合肥也办起了“合肥龙虾节”———除了江苏盱眙,如安徽合肥、湖北潜江、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等拥有适合小龙虾生长水域的多个地区,都确定了推广小龙虾养殖为特色产业。
2007年6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合肥市“中国小龙虾之都”称号。最初举办“中国龙虾节”的盱眙县,则在2008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龙虾之都”的称号。同样是将小龙虾养殖定位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的湖北潜江市,2010年5月,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与各地运作各种协会授以称号不同,对于小龙虾的生产及销售环节,官方并无专门的监管措施———2003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曾印发《出口淡水小龙虾及其制品检验检疫管理规范》的通知,对小龙虾的对氯霉素(抗生素类药,有毒副作用对人体有害)、硝基呋喃(抗菌药物,可致癌)等农、兽药残留做出规定,以“确保满足输入国的要求”。
前述通知的背景是,2001年11月,包括江苏小龙虾在内的90多批次中国水产品,被进口国检测出氯霉素超标及其他药物残留;2002年1月,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 A )也针对中国虾产品发出预警通报;同年5月24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农林部通过紧急法案,对中国进口的所有小龙虾和虾类产品进行氯霉素检测。
然而,针对国内市场,官方并无统一的相关规定。明祖陵镇仁和小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许墅说,对养殖这一环节,监管部门通常只有水产局和质监局两个部门。“都是随机检测。水产局会过来看看水质,捕捞的时候,质监局会抽查如抗生素、重金属等是否超标。”
在洪泽湖畔的养殖基地,许墅对南都记者介绍,养殖最重要的是水质。“这里的水质,基本是三类水标准。饲料50%以上是水花生、金鱼藻等水草,需要投料时,主要是玉米、小麦和麦麸。”许说,2009年,基地曾发生过小龙虾大面积死亡的事件,后经专家现场诊断是养殖密度过大。“我们将小龙虾捕捞分塘后,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了。”
对于养殖过程中是否会投放抗生素及抗菌药物这一问题,许墅称当下的养殖户已无这一必要。“至于沟里边的,野生的,如果有农药等残留,就不好说了。”———2005年,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动物源性产品中,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谢物等药物残留作出新规定。对此,《扬子晚报》报道称,从江苏出口小龙虾的检测情况看,“达到这一要求十分困难”。2008年,西班牙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向中国发出通报称,中国出产的速食虾被检测出含有硝基呋喃。
抗生素等药物残留的问题,并未阻挡住小龙虾产业在中国发展的脚步。据南都记者从小龙虾主产区获得的数据显示,如今,江苏的养殖面积为100万亩,安徽超过60万亩,江西在30万亩左右;小龙虾已成为经济出口支柱产业的湖北省,养殖面值超过了300万亩。
据赵建民估算,小龙虾现在至少每年为盱眙贡献18亿元产值(毛利)。养殖小龙虾之后,沈定先在2007年盖起了两层小楼,沈说,“每年收入12万元左右”。
神秘病毒
哈夫病:“无法解释病因的横纹肌溶解症”
8月23日晚上,沈定先如往常一样坐在客厅看电视。“肯定不是这里的龙虾。”看到媒体披露南京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消息时,沈的第一念头是盱眙小龙虾没有问题。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做的当然是第一时间辟谣啊!”盱眙龙虾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赵建民对南都记者说,“全国有1亿多人在吃小龙虾,怎么别人没问题就他们二十几个人有问题?肯定不是小龙虾的事。”
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的意见,与沈定先、赵建民等人的判断无异。9月4日,该局专门召开说明会,该局新闻发言人沈毅向媒体通报了对小龙虾的检测结果。沈称,渔业部门的检测表明,“小龙虾本身没有问题”———“对我省5个主产区的10个小龙虾产地使用的3个饲料产品、13个存塘产品及南京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等9个市场的22个销售产品,共35个小龙虾样品、3个饲料样品进行突击专项抽检,抽检合格率为100%.”
渔业部门表明小龙虾的养殖环节不存在问题后,公众将目光转向了小龙虾烹调环节。“洗虾粉”一时间成为最主要的怀疑目标。由于龙虾在捕捞后身上会带有淤泥等污垢,在2008年前后,全国各地多处烧制小龙虾的饭店,用起了一种俗称“小龙虾”的清洗剂。
现已确证,“洗虾粉”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对人体有害、工业领域普遍使用的草酸。部分商户在小龙虾烹调环节使用“洗虾粉”的问题曾广受诟病,然而,专家随即否定了横纹肌溶解症与“洗虾粉”有关。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解权说,事件发生后,相关专家对此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基本否定了“洗虾粉”致病的说法———草酸经清水浸泡和高温烹饪后会分解掉。
江苏渔业部门否认横纹肌溶解症与小龙虾有关后,湖北、江西等水产部门也相继召开新闻通气会,并表示各自辖区内的小龙虾“安全可靠”,食客可“放心食用”。与水产部门信誓旦旦的表态不同,南京诊断出横纹肌溶解症后,南昌、武汉等城市也相继报出因食用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
9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南京宣布有关专家的“初步意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介绍,横纹肌溶解症事件发生后,卫生部派专家到南京与当地专家开展了现场调查和采集工作,并协助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中国疾控中心邀请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疾控中心、南京市疾控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北京市朝阳医院等6家单位专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专家组的意见是,本次所报告病例属于“哈夫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吴永宁继而介绍称,1924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溶解综合征病例,因发生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地区,故而称为“哈夫病”(H affD isease,美国又称潟湖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肌肉僵硬疼痛,无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发热和肝脾大,部分病人出现酱油色尿液。医学界怀疑,这与一种尚未确定的毒素有关。
世界上对哈夫病病例最近的记录有:2000年,美国发生了6例因进食水牛鱼导致的哈夫病。2001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也出现9起食用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在中国,最近的病例记载是在2000年8月上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研究室主任袁云与医师陈清棠合作的论文记载,当年,北京出现些进食蝲蛄(即东北黑鳌虾,与小龙虾同为原螯虾属———记者注)后患上了哈夫病。
在通报会上,对小龙虾是否含有抗生素及受重金属污染而导致患者染病的问题,专家组给予了否认。“致病毒素很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来的毒素。”吴永宁如是推测。
对于哈夫病,美国医学界至今并未成功分离出病毒,只能将其称之为“无法解释病因的横纹肌溶解症”。南都记者从专家组相关人士得到的最新信息是,目前还没有找到食用小龙虾与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确切关联。
惊恐未消
在2003年,中国的果子狸产业即因SA RS而带来灭顶之灾
对于专家组得出的初步结论,赵建民显得耿耿于怀。“为什么那么多人吃都没事?”赵不止一次地反问,“在盱眙,这个事我们讲是‘一过性’,这个事已经过去了。”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与赵建民的意愿有天壤之别。虾农沈定先对南都记者说,往年在收获季节,小龙虾不愁销路,“每天早上10点多捕捞上岸,捕多少人家就要多少。”自从南京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症被确认为哈夫病后,“收购的人再也不联系,一天一千多块钱的收入也没有了。”
“卖不出去。”仁和小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许墅说,“没法捕,现在没人要。”昔日捕捞小龙虾的地笼,早已收起晾干,整齐地码在岸上。
虽面临尾市,但小龙虾的销售已不如往昔。9月中旬,南都记者在盱眙县城探访,此前小龙虾生意红火的酒店,如今已是门可罗雀。在南京最大的水产市场———惠民桥水产品批发市场,专做小龙虾生意的商户几乎都在哀叹,“只能叫苦啦。”
面对突如其来的哈夫病,南京水产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均表示,以后将加强对小龙虾的监管,确保小龙虾安全地从田间送到人们的餐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华文说,“(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小龙虾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落实索证索票和溯源登记制度,确保小龙虾来路清、去向明。”
9月19日,由农业标准化与食品安全发展联盟、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主办的“全国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原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部巡视员张灵光在会上说,小龙虾事件,以及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说明养殖业、散户养殖的模式存在问题。
张说,一个好的标准、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一个被大众接受的标准,可以使一个行业兴旺发达,使一个行业从小到大逐渐增强,同样一个标准可以使一个行业消亡。
在2003年,中国的果子狸产业即因SA RS而带来灭顶之灾。当年,因怀疑SA RS的爆发系因人食用了携带有SA RS病毒的果子狸,在南方等多个省份,果子狸遭到大规模宰杀并停止养殖。如今,其产业已几近沦落。
在前述会议上,与会者发出呼吁,希望从小龙虾育种、养殖、运输、生产加工和餐饮等方面,尽快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
相关官方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在为小龙虾打气,但不幸遭遇了轻度横纹肌溶解症的张小灵,自此经历后就心有余悸。“真正原因还没搞明白官方就辟谣,反正我以后是不敢再吃了。”张说,自己对养殖水产品的信任几乎降至冰点。
与往年抗生素污染、“洗虾粉事件”等打击不同,哈夫病或将成为小龙虾产业的幽灵。“要是能养,明年就继续养吧。”明年,沈定先承包的300亩虾塘即将到期,对于来年的小龙虾市场形势,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没法子的事情,听天由命吧。(南方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