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实习在明波 学校: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 姓名: 李珏 手机:18364539726 李珏,中国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水产养殖专业11级本科生。2014年6月23日至7月18日,我与本专业12名同学一同在山东省莱州市明波水产公司进行了为期25天的水产养殖生产实习。实习期间我担任实习小队队长,因工作认真、表现突出,获得实习单位和学校的一致认可,被授予“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 对于此次大三暑期的生产实习,之前通过与学长、老师的交流,我已有了些许了解。“环境差、条件苦、工作累”这几乎是所有人对水产实习的印象,加上大多数人选择在大四期间参加研究生考试,因此在准备考研的同学认为大三暑期应尽量投入到考研复习中。事实上我也是考研帮的一员,说实话当听过同学、学长的意见后我也动摇过,准备跨专业考研的我本就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复习考研,而此次实习对自己将来从事的科研工作可以说意义不大。是坚定信念、善始善终,认真完成此次生产实习,还是考研至上,实习时虚晃一枪后趁机逃离呢?这个疑问在实习期间一直困扰着我。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少数同学因“故”离开,而其他同学又纷纷效仿时,我更是险些向他们妥协、放弃最初坚守下来的信念,跟他们一起逃离。但内心的理智时刻提醒我必须坚持!不能妥协!”作为组长,我自己不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为同行的同学负责,更要为学校的荣誉负责。最终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坚定了“留下来,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信念! 实习札记漫漫行途 6月21号,我们实习小队的负责老师李俐琼老师在临行前给我们全体实习队员开了个小会,就前往莱州明波水产公司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进行了最后安排。按照原计划我们13名实习生和两名带队老师一行15人,将于6月23号上午乘车前往莱州,预计当日中午时分抵达实习单位,具体行程安排交由我负责,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接手此类出行计划,当时的我既兴奋又紧张,但很快我又冷静下来,因为事情远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 6月22号,按原计划我先联系了从学校前往烟台汽运总站的出租车,后又前往车站订购前往莱州的车票。这期间我发现如若按原计划出行不仅耗费时间、换乘繁琐而且费用高昂,其效费比远不如租车。于是在同学的建议下我在“58同城”上找到了一家包车公司,当车队负责人王队长得知我们是一伙准备前往实习的穷学生后十分支持,当场表示愿意派出一辆豪华大巴接送我们,费用方面也给了很大优惠,这样安排既方便同学们统一出行又节省时间、费用。得到老师允许后我与王队长商定了具体出行时间、地点,签订了包车合同。没想到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商业合同竟是这样情境下签订的,正是此次实习给了我这样一次体验社会生活的难得机会,难怪院长在动员大会上说“实习就是一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 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向老师汇报了最新的出行计划,并向每一个同行的同学通报了最新计划。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一出行安排表示满意,此时的我心中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6月23号,同学们按预定计划收拾行装、乘车出发,前往莱州。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午11时左右,我们师生一行15人到达莱州明波水产公司。当我们第一次看到明波公司规划合理、干净整洁的厂区时,我们之前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头脑中水产企业“脏乱差”的印象也一扫而去,而此后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接待人员的热情接待更是让我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实习第一工作日,生产部庞经理一大早便在厂区门口等候我们,并根据我事先提供的分组表将同学们派往不同车间,我和一位女同学一组,被分到了“循十四”车间。刚到车间发现大家已进入工作状态,看着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面对这陌生环境、陌生的人,平时一向有想法、有主见的我此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刚入厂时王主任特别交代我们到车间后一定要不懂就问,千万不可盲干,因为之前来的实习生曾因操作失误造成严重事故。之前老师们也常说,从事水产养殖除了需要丰富的经验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责任意识,要认真仔细完成每一项工作,往往很微小的失误都将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了前车之鉴和老师的教诲,一向行事粗心大意的我这次要警钟长鸣了。 实习确实是个社会大课堂,为了今后的工作顺利,首先必须要与厂里的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所以这第一课社交,就开堂了。好在平时比较喜欢与人打交道,在社交方面还有些独到见解。通过与车间工作人员的主动交流,我发现莱州人民十分热情、质朴。每当我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这些大哥大姐、年长的师傅、大妈都会伸出援手,刚开始几位临时工大妈看我干活吃力,每次完成自己的任务都会过来主动帮忙,于是我很快融入了集体并熟悉了工作环境。下一步便是拜师学艺,虚心向各位师傅学习养殖生产技术。由于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实际生产,毫无工作经验的我们最初只能沦为“车间杂工”。提饵料、拎水桶、卸 饲料、清池底、刷池子、洗渔网、捞死鱼……没办法,谁让我们没经验,谁让我们是实习生呢,贯彻上级指示: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苦之初体验 虽说之前听说实习很苦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当我真正参与到实际生产中时才意识到什么是“苦”,并深刻理解了“汗流浃背”、“汗如雨下”、“挥汗如雨”等一系列词语的真正含义。 我工作的循十四车间是一个保苗车间,负责斑石鲷和龙胆石斑鱼苗的饲养,养殖水温一般保持在26-29℃,加之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车间内空气流动性较差,正是盛夏时节,白天车间内温度在32℃左右,身处其间即便不行不动已是酷热难当,更不要说还要再干些体力活。衣服被汗水浸透已是常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实习期间25天里工作服一天一洗,倒是使我养成了常洗衣服的好习惯。 我们刚来时车间里培育的上一批鱼苗已接近每尾10cm的出苗标准,此阶段稚鱼食饵量骤增、生长迅速、个体大小差异明显,为避免因养殖密度过大、饲料投喂不及造成的鱼苗间相互撕咬、以大吃小现象,需要及时将池鱼进行大小分级饲养。所谓“分鱼”就是将池中鱼苗用渔网捞起,后带水分装小桶,转运至蓄有清洁海水的养殖池过筛。根据鱼苗个体大小选用不同漏筛置于养殖池中,个体较小的鱼通过漏筛游入养殖池,而无法通过的较大鱼苗则用容器取出转至其他养殖池统一饲喂。刚来那会儿,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分鱼,少则三四池,多则十几池,记得我们第一个工作日就分了12池鱼,而既不会捞鱼也不会筛鱼的我们只能负责中间的转运环节,也就是提水桶。虽说那小桶并不重,装满也就十斤左右,但一池鱼大约2万条,每桶水只能装200条左右,积攒起的劳动量可想而知。关键是转运过程要求既快又稳,快是怕鱼缺氧,但又不能过快,怕路上撒了鱼,这不尽使我想到了那双手提桶在山林间健步如飞的少林武僧,果然,经过这日复一日的练习,我也练就了这一独门绝技,也算此次实习的一项意外收获。
从师学艺 虽说实习很辛苦,但我在此次实习中收获甚多,不仅历经“珍珠龙胆”育苗全程,学习了石斑鱼育苗相关技术,而且参与了“梦幻之鱼”——斑石鲷的幼鱼养殖,了解了其相关习性。 “珍珠龙胆”又称老虎斑、珍珠斑,是人工培育的龙胆石斑和老虎斑的杂交品种,集父本龙胆石斑生长快母本老虎斑肉质细腻、抗病力强等优点于一身,是近年来东南亚石斑鱼养殖品种的生力军。明波水产今年成功实现南鱼北育,称为江北第一家成功繁育“珍珠龙胆”的企业,十分有幸,我在此次实习期间参与了公司第二批鱼苗的繁育生产。 第二批“珍珠龙胆”育苗安排在7月份进行,分别在7月1日、2日下午进行了布卵作业,早在数天整个车间就动员起来为布卵做准备。首先,要对所有布卵池从内到外彻彻底底清洗消毒。为此“循14车间”将北侧拱棚的24个池子内的鱼倒入其他车间,之后便是用草酸饱和液彻底清刷这24个空池。消毒作业是通过循环水系统的沉淀池内加入高浓度消毒液(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将整个循环水系统的管路、池子彻底消毒,养殖池浸泡3天以上,同时用消毒液泼洒外池壁、通行过道,每一处死角都要彻底清理并泼洒消毒。之后放干消毒海水,用处理后的清洁海水彻底冲洗,滤鼓换装滤网后蓄水待用。 见我对育苗生产十分着迷,生产部庞经理便破例让我参与了这次育苗布卵。(1)选卵 将受精卵放用配比好食盐水,弃用上浮的未受精卵及品质不佳的受精卵。(2)消毒 将挑选出的受精卵置于配置好的聚维酮碘中海水中浸泡1min左右(3)称重 将受精卵用滤网捞取称重,每个池子投放150-170g卵。(4)布卵 将卵沿着气线缓缓倒入池中,卵进入水面后在充气作用下漂浮翻腾,会均匀散布在气线周围。布卵后第二天便可见池中有十分微小的白色鱼苗在快速游动,由于其个体太小,开口料选用单胞藻,随着鱼苗个体不断生长逐步加入轮虫、卤虫等生物饵料,体长2-3cm即可投喂颗粒饲料。 斑石鲷,鲈形目,石雕科属,石雕属,俗称黑金鼓。该鱼在自然海域中资源量极少,仅在福建外海垂钓获得,没有明显盛鱼期,产量极少,但因其肉质细腻、胶原蛋白丰富,口感独特、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故其商业价值极高,市场价600/kg。明波公司与水科院黄海所合作,于今年首次繁育成功这一品种,可以说要见这条鱼全国仅此一家,很幸运我在此次实习期间参与了鱼苗养殖。 给这批小鱼当了一个月的“全职保姆”,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这群小“吃货”。每当有人站在池边,鱼群就会自动聚来,当饲料入水时,平时温文尔雅、悠游自在的小鱼立马变成饥饿的“狼群”,疯狂的抢食。看着水中疯狂抢食的这群小“吃货”,次时我就感觉自己像救世主拯救苍生一样光芒万丈,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在鱼群眼中饲养员是如此神圣伟大的形象。 总结大多数人眼中生产实习是那样的毫无意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历程来说,实习是每一个青年学生必须经历的一次人生考验,是我们人生课堂里的重要一课,这其中有起初的彷徨亦有最终的坚定,有遇挫时的失意落寞亦有得志后的春风得意,有奋斗时的艰辛汗水亦有成功后的欢声喜悦。总之好好珍惜我们年轻时的这堂“社会实践课”,不管将来人生几何,这段小小的奋斗史终将是我一生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