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56776
- 积分
- 36
- 主题
- 4
- 帖子
- 22
- 精华
- 0
- 经验
- 36 点
- 金币
- 153 元
- 注册时间
- 2013-11-5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8-31 07:32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22
- 精华
- 0
- 经验
- 36 点
- 金币
- 153 元
- 注册时间
- 2013-11-5
|
广东养殖鲫鱼的不成规模,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一、养殖习惯,鲫鱼在广东养殖户眼里传统观念是长不大的套养品种,无法成为主产的品种;
二、气候原因,即使是较好的丰产鲫(异精雌核发育类鲫鱼)在广东单养比较好一年一般平均也就是6、7两重(低密度混养大点),这种上市规格不大不小、不值钱、没产量,恰好广东普遍都是习惯当年清塘卖鱼的多。江苏地区由于生长时间要比短上两个月左右,人家没办法啦,踏踏实实的头一年表粗大规格鱼种,第二年再散养这样有了充足两年的生长时间,上市规格普遍都比较大、有产量;
三、品种原因。广东向来对鲫鱼品种的开发不重视,丰产鲫与普通东北鲫的苗种生产比例大约是1:10左右。众所周知,佛山九江一带每年都自然繁殖大批量的东北鲫(银鲫)种苗,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三倍体银鲫品种,广东有70%甚至以上的客户养的鲫鱼苗最终来源都是那里。由于生产成本极低、乌仔价格非常便宜(几十块一万),大部分的苗场都喜欢到那里购买乌仔回来表粗卖给养殖户。多数养殖户传统观念对鲫鱼苗的质量也都不讲究的,觉得反正都是长不快的东西也不靠它来增值多少也就没心思考虑太多,觉得有就行了。有部分养殖湘云鲫的在除了了南番顺地区有专门的鱼贩合理价收购还有部分单养湘云鲫挣到钱的,其他地方养殖户养了的话,由于这条鱼或多或少有点像鲤鱼卖相跟传统真鲫鱼有一定差距,鱼贩就“开刀”了说你这鲫鱼不好卖不值钱会以很低的价格“熬义气”帮你收了,这样极大地打击了养殖的积极性。
四、产业链的问题,鲫鱼养殖在江苏就形成了很成熟的产业链,苗种、养殖、饲料、销售各个环节都齐备,就像我们广东的罗非鱼产业链一样。不过如果有更好的品种的话鲫鱼在广东养殖是相当有前景的,广东消费量很大,跑一趟南海环球水产批发市场随时可以看见大量从江苏发车下来的鲫鱼,广东鲫鱼根本无法自足,大多数都还需从外地调。有了好的品种,发挥我们气候的优势在广东养殖鲫鱼还是很有前景的。
五、可能的水土问题。有一次跟华南师范大学的赵俊教授一起讨论鲫鱼在广东的养殖问题,最后他问我:你觉得鲫鱼养殖在广东除了品种、饲料、产业链等原因比不上江苏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我答不上,最后他说有可能当地的水土也有影响,补充说江苏鲫鱼养殖多数以沿海(围塘)为主,养殖的水质带有比较低的盐度,这个对促鲫鱼生长有帮助的。这点我不敢肯定,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带低盐的水养出来的鲫鱼耐运输,这点也帮助了江苏鲫鱼成功行销全国。不过广东能自足就很不错了。 |
-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