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数那些书画名家的蟹情缘

[复制链接]

77

主题

5

听众

187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9-4 08:5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10
    精华
    0
    经验
    187 点
    金币
    318 元
    注册时间
    2014-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9:0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crab达人 于 2014-9-30 09:05 编辑

      蟹,在美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视为是美食家宴中的珍品。在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名家所运用,不少画家在品蟹、画蟹,绘之以画,倾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诗情画意。
      明代画家沈周不仅精于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画蟹也有独到之处。他的水墨写意画《郭索图》(注:螃蟹又名郭索),先用淡墨画蟹壳、蟹脚,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凸凹,浓墨渲染双螯,稻草一根则用笔极点染,活脱脱勾画出一只清水大闸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情景,将螃蟹狰狞而又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意境。


      明代画家徐渭对蟹观察细腻,笔下的螃蟹活灵活现、一墨千金。他的《黄甲传胪图》,以纵横奔放的水墨写意将蟹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的两首《题画蟹》诗写得明快传神:“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胄欲何为。”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添蟹之味美。
      清代画家庄仁咏擅长画蟹,所画之蟹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求画者众多,实在应付不了,他就作了一规定:蟹的画价,一块一只。有一天,一位姓陈的乡绅付了一块半钱求画扇面,想得两只蟹。第二天,乡绅去取蟹扇,当他展开扇面一看,顿时惊呆了。原来画面上只有一只完整的蟹,另一只蟹的半个身子被芦苇遮住了。他气愤地问:“怎么只画一只半蟹?”庄仁咏说:“给多少钱,画多少蟹。你给一块半钱,只得画一只半蟹了。”那乡绅无奈,只得悻悻离去。
      清代书画家郎葆辰,以水墨画蟹著称于世,名闻天下,人称“郎螃蟹”。他笔下的螃蟹形神兼备,且喜欢在蟹画上题诗,诗画交融,更添蟹画之意趣。他曾画一幅《蟹菊图》,并在画上题诗道:“东篱霜冷菊黄初,斗酒双螯小醉时。若使季鹰知此味,秋风应不忆鲈鱼。”起到了诗为画增色的效果。仔细赏画吟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回味无穷。
      清末民初画家李瑞清寓居上海时,笔墨之余,常光顾当时上海小有名气的“小天有”闽菜馆,因他嗜蟹,且食量惊人,菜馆里的食客常为之瞠目结舌。某年秋天,时近重阳,李因无钱买蟹,便画了100幅蟹图,聊以解馋。此事被其友冯秋白知道后,冯特购阳澄湖大闸蟹3筐,在重阳节前夕赶到李家,意欲换百蟹图中的一幅。谁知李瑞清见蟹流涎,急不可待,马上呼人拿到厨房烹饪,以便下酒。高兴之余,竟把100幅蟹图全部赠给冯秋白,令冯喜出望外。从此,李瑞清便有了“李百蟹”的绰号,留传至今。

    1-140GQ6004TW.jpg (274.51 KB, 下载次数: 190)

    1-140GQ6004TW.jpg

    阳澄聚金大闸蟹 www.ycjjdzx.com/
                          www.ycjjcrab.com/

    949

    主题

    148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5-6-5 08:56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23
    精华
    107
    经验
    22978 点
    金币
    204518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4-9-30 10:25:0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看了图片,才知道那些原来才是真正的大闸蟹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