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缘木鱼 于 2020-8-17 10:20 编辑
一、寄生虫的影响养殖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有很多的寄生虫是长在鳃部的,比如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等,这些寄生虫寄生在鳃部会破坏鳃部组织,使鳃部粘液增多,从而影响鱼的呼吸。 这种情况一般是要去镜检的,鳃虫是比较麻烦杀的,一定要镜检出来是什么虫对症下药。处理掉寄生虫这种浮头情况也就没有了。 二、鳃部出现病变鳃部是鱼呼吸的地方,一旦发生了一些病变,导致缺氧就必然的。鱼出现鳃部不仅是因为寄生虫这一种原因,还会有其他的很多的原因,比如说细菌性的,病毒性的烂鳃,鳃霉等等不可盲目用药。 我们发现鱼出现浮头,第一时间应该判断具体的浮头原因,先打开增氧机然后测溶氧量,如果溶氧量是足够的话就要查看鱼的鳃部有什么异常,找到具体原因去对症下药才能把损伤降到最低。
三、水质毒素增加氨氮,亚硝酸盐,PH值超标。氨氮超标后会使鱼对氧气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成缺氧,氨氮中毒的话看鳃部就能判断,一般鳃部会变成乌红色。 最近鱼虾蟹摄食量大,投喂饵料较多,残饵粪便也多,对水体的污染较大,如没有定期改底处理,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氨氮超标的隐患。同时淤泥过多的池塘,水色往往偏肥,更容易导致pH值的上升,增加了氨氮的毒性。
1、鱼类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 1、鱼群出现挣扎、抽搐、游窜现象,并时突然下沉又上浮,腹部向上、 痉挛等症状,几次反复之后死亡沉入塘底。 2、呼吸急促,鱼口时而大张不能速度闭合。 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黑色,有时出现流血现象。 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 5、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急性中毒时能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2、鱼类氨氮慢性中毒的症状: 1、鱼摄食量下降、时间短,或摄食时一会便散开了,在四周漂游吃料沫; 2、遇到阴雨天,上层鱼如鲢鱼浮头,长时间浮在水面上,底栖鱼如鲤鱼吃食逐渐减少,长时间会造成烂鳃。阳光越大、死的越多。
氨氮超标,养殖户如何处理? 1、换水:改善水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换水,但前提是水源水的质量要显著优于养殖池塘水体,还要注意换水量! 2、多开增氧机:特别是晴天中午多开增氧机,一方面是促使水体中的氨更多地从水体逸出,另一方面,及时偿还池塘底部的氧债,维持池塘底部的好氧环境,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藻类对氨氮的利用。 3、如果氨氮或亚硝酸盐偏高,出现中毒情况,可以首先全池使用胆汁酸+幸福100,胆汁酸可以保肝护肝,促进鱼虾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幸福100可以增强鱼虾自身的免疫力,提高鱼虾在氨氮或亚硝酸盐过高环境中的承受能力,减少因氨氮或亚硝酸盐偏高造成的大量死亡,为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提供了时间。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 小编13173002952(微信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