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91899
- 积分
- 1408
- 主题
- 704
- 帖子
- 704
- 精华
- 0
- 经验
- 1408 点
- 金币
- 1304 元
- 注册时间
- 2018-10-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704
- 精华
- 0
- 经验
- 1408 点
- 金币
- 1304 元
- 注册时间
- 2018-10-9
|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是河蟹的第一次脱壳期,我们都知道第一次脱壳直接影响了河蟹的成活率,那该时期我们要做好哪些管理工作来保证河蟹的成活率问题呢?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
一、脱壳前准备
1. 放苗后消毒
蟹苗在放入池塘3-5天后,适应了水体环境,应进行一次消毒工作,消毒是杀灭河蟹体表以及水体里面的有害病原微生物,防止河蟹由于有害菌造成的黑腮、烂腮、甲壳溃疡、磨爪等病症。
 [color=rgba(51, 51, 51, 0.45)]
2.肥水
前期要特别注意肥水,肥水对整个池塘水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肥水有利于维持水体的菌相藻相平衡,培养藻类增加池塘的溶解氧;肥水可以控制青苔的生长,水瘦时池塘有益藻类较少,阳光直射池底很容易造成青苔大量生长,影响河蟹的生长,也不利于水草生长。水肥起来也不能不管了,要定期的追肥,把肥度稳定下来形成水体肥、活、嫩、爽的一个状态。
 [color=rgba(51, 51, 51, 0.45)]
3.控制青苔
早期青苔的生长比较快,因为早期水体肥水较困难,水体就显得清瘦,青苔很容易爆发。早期一旦有青苔爆发,建议及时的处理青苔,待青苔处理干净后要及时的进行肥水,防止阳光直射池底造成青苔再一次生长。
4. 早投喂,强化营养
蟹苗刚放入池塘中,环境还未完全适应,大多数养殖户认为温度低河蟹是不吃食的,温度低如果温差小的话河蟹是吃食的,早一天投喂,河蟹就早一天获得营养,可以大大提成一壳的成活率。
刚放的蟹苗适应环境能力弱,容易受环境影响,以及有害菌的侵袭,抗病能力弱,建议在饲料中拌一些保肝护肝的产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以上是脱壳前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管理工作做好了对河蟹顺利脱壳作用很大。
 [color=rgba(51, 51, 51, 0.45)]
二、脱壳期管理
三月底、四月初河蟹就陆陆续续开始脱壳了,一般母蟹先脱然后公蟹再脱,河蟹脱壳相当于经历了一场生死离别,稍有不慎会因为外界环境导致脱壳死亡。
1. 脱壳前期
脱壳前期是少量脱壳的时候,这时候会看到有壳子在水草上或水边,前期壳子较少,这个时候要注意:
(1)注重稳水
可以使用抗应激的药品泼洒,为河蟹脱壳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也可以用EM菌进行调水,促进菌相藻相平衡;
 [color=rgba(51, 51, 51, 0.45)]
(2)补充营养
使用活力多进行补钙,因为河蟹脱壳需要大量的可吸收的钙质来进行脱壳以及硬壳,活动多是小分子有机钙,钙含量高且易吸。
2. 脱壳高峰期
壳子多的时候就是河蟹大量脱壳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注意:
(1)一般脱壳需要补充两次钙,刚脱壳时和脱壳高峰期;
(2)大量脱壳时不要进太多的外河水,以免水流大造成应激;
(3)禁止使用消杀类等刺激性的药品,如杀虫、杀青苔药。
 [color=rgba(51, 51, 51, 0.45)]
3. 脱壳后期
(1)脱壳期食量减少,脱壳后回猛吃食,在加大投喂量的同事要加强内服,拌一些胆汁酸来保护河蟹肝胰腺健康,以防吃食量大造成消化系统负担;
(2)脱壳后要注重调节水质,适当肥水,以防水浑。
要想保证前期成活率,河蟹第一壳一定要管理好,一壳前后按照上述要点去管理成活率基本不是问题,希望各位养殖户2021年都能赚到钱。
文章来源于龙昌动保官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