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24271
- 积分
- 2086
- 主题
- 1042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叉尾鮰鱼养殖过程中,像爱德华氏菌感染、肠炎、烂尾等细菌感染问题是比较多发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用抗生素治疗,这是没错的,但也带来了很多隐患。
明确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损失
有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在治疗细菌病的时候,死鱼并不能很快的止住,有时候确实会减少,然后很多朋友就放下心来,让鱼慢慢调理,其实这类似于“温水煮青蛙”。
持续的损鱼带来的损失去细算,也是很大的!
抗生素带来的风险隐患
(1)抗药性问题
抗生素在使用上都会推荐交替使用,就是为了避免抗药性的问题,对细菌性疾病,如果你从小鱼就用抗生素,或者说用抗生素做预防,那么等鱼大了,抗生素的药效会大大降低,治疗周期增加,损失风险大!
(2)对鱼体造成损伤
抗生素也会伤肝伤鱼,尤其是长期使用过程中,细菌感染是没了,鱼也被折腾的差不多了,虽说叉尾鮰这条鱼比较“抗造”,但在发病期体质是弱的,容易出现严重的肝脏鱼体损伤。从结果上看,依旧是损鱼。
不要单用抗生素了
其实还是建议平时做好疾病预防,如果出现细菌性疾病问题,在治疗的同时,做好肝脏保健,减少抗生素对鱼体的伤害,鱼体质好也有助于恢复。
还是那句话不要但用抗生素了,风险隐患你要认识到!
本文转自水产抗虫联盟微信公众号,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关注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