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好坏是养好 养殖动物等 水产品的关键,养殖动物池水质管理,直接影响养殖动物效益。如何进行水质调节呢? 定期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养殖动物塘中残饵、污物较多,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 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 以养草、鲤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养殖动物池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左右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夏季时养殖动物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天、气压低的天气不可搅动。 用增氧机增氧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要在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应在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1-3时开机增氧。
适当追肥 适当施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养殖动物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和氮磷等元素,形成物质循环,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 使用生物制剂 一些不清淤的池塘淤泥很厚,有害生物滋生,用一些生物底改产品,可以有效保持水质清新。可以使用大连升泰生物“底活活”,底活活是一款由升泰微生物专家用30年时间深度优化的改底活菌,底活活中的所有菌种能彼此协作共生,形成强大的微生态菌群,该菌群中的核心菌群能降解养殖水体底部的残饵和粪便,转化成生物絮团和其他营养蛋白供生物重新利用,让养殖中的底部修复不再成为难题。详情联系:18698628740 使用生石灰等化学药物 改良一些养养殖动物密度大,又不能经常换水的池塘,应定期施生石灰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毒害。 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千克,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养殖动物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毫升-0.5毫升。 套养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是水体中的“消费者”,适当移植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如套养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的几率。 移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养殖动物塘藻类等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养殖者可根据养殖动物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水体中合理引进移植轮叶黑藻、养殖动物腥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水质改善溶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