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125
- 积分
- 5324
- 主题
- 904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
江苏省盱眙县,是中国的小龙虾之乡,而王龙友能被盱眙人称为龙虾大王,是因为他的龙虾养殖基地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开车到山顶上去,才能看到他养殖基地全貌的三分之一。
王龙友:“这一块一眼望不到边的,都是我们的养殖基地。这个基地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总共是3300亩。”
记者:“现在看到的这个整个能看到的面积就是三千亩是吗?”
王龙友:“对。能看到的面积就是3000亩,像这样的基地我们有三座。整个三个基地都走完,估计一天都走不完。”
人们纷纷猜测,这几年小龙虾市场价格年年蹿升,就按普通农户每亩1800元的利润计算,王龙友的万亩园区,六千亩的养殖面积,起码每年能有一千多万的利润。可只有王龙友一个人知道,养龙虾这两年来他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财富的过山车。
2007年,万亩规模亩产比普通农户多一倍,可每亩净利润400元,不到普通龙虾养殖户收益四分之一,甚至不如普通农民种稻子,短短半年之后,让他陷入绝望的万亩规模,总收入却能翻三倍,这小小的龙虾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其实,王龙友曾经是在南京商界的一个知名人物,他和朋友创办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省排名第一。
王龙友的朋友:“当时全国的事务总共是有4000多家了,我们在全国排名排在二十三位,全省我们当时已经排到了第一名。”
2005年,因为在业内的业绩十分出色,王龙友被猎头公司相中,在一家知名的电器总公司担任副总裁,每年的年薪一百多万。可2007年的4月,王龙友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书。人人纷纷猜测,他是不是又要跳槽到更大的公司,升更高的职位了?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王龙友辞职只是为了去养殖小龙虾。
江苏省盱眙县,距离南京100公里的一个小县城。十三香小龙虾让很多人认识了盱眙这两个有些生僻的汉字。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森:“在没有举办盱眙龙虾节之前,好多人会把盱眙念成盱眙,但是随着龙虾的名气越来越大,喜欢龙虾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再也不会有人把盱眙念成于台了。”
盱眙龙虾因为生长在洪泽湖、淮河等活水里,肉质干净,再加上独特的十三香调料,让盱眙小龙虾美名在外。从2000年就开始举办的盱眙龙虾节,每年在10万平方米的山地广场举办的万人龙虾宴,都为盱眙小龙虾积攒不少人气。王龙友随一个朋友组织的澳洲考察团到乡下去散心,看到盱眙的龙虾产业发展的红红火火,他也是非常羡慕。可就在考察的最后一天,王龙友却惊喜的发现龙虾产业居然还存在着一块短板,而这里蕴藏的就是无限的商机。
按行程安排,考察团去参观一个小龙虾养殖示范户。王龙友没有在池塘边听介绍,而是直接走到了里面的池塘,想看看这个示范大户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王龙友:“我听到一半介绍以后,看他里面很深,我就一直走进到最里面。然后这个最好看完了以后,我感觉也就说大概几十亩吧,回来问他一下,他说大概就四十几亩。”
40亩的池塘面积,还是在盱眙这个小龙虾之乡,就能算得上是养殖大户吗?王龙友又去找了几个养殖户,发现最大的养殖面积也只就是两百亩。他又到盱眙和南京的小龙虾交易市场去调查,发现龙虾供应量是严重不足。仅南京一个城市,小龙虾的日消费量就能达到60吨。王龙友来到消费最火的江苏、安徽、湖北等地考察,看到小龙虾主要依靠天然捕捞,还有些农户把野生小龙虾和鱼蟹、水稻一起混合养殖,并没有大型企业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的养殖。多方求证,王龙友惊喜的发现,小龙虾的养殖是一个竞争很小的产业。
王龙友:“我相信我自己能筹到一定量的资金,再加上借助盱眙龙虾这个市场的这种品牌,我想我肯定能将这个产业在两到三年之内,把这个产业做成全国最大的一个龙虾养殖企业。”
一个月后,王龙友辞掉职位,带着2000万的资金,从南京来到了盱眙。选定了两块依山靠水的低洼地,再加上一个三千多平方米的池塘,一共是一万两千亩。就在王龙友信心十足准备开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一万多亩的龙虾养殖是史无前例,到底池塘怎么设计,水利设施怎么修建,都没有参考的样例,连专家也感到很棘手。
专家:“当时我们这个能够套用的就是其他一些品种的经验,对于龙虾的这么大的规模,应该来讲当时他是一个先例尤其是这个小龙虾它是一个新的养殖品种,从这方面来讲,这么大的规模,我们当时还是有一定的担心。”
王龙友又想去求助当地养殖龙虾的土专家们,可他们也不看好。
村民:“看都没看过养这么多的,人家以前也有承包三十亩、二十亩的都有养的,这个面积太大了,当时都不放心。”
眼看技术问题成了挡在路上的绊脚石,无论是国内的水产专家还是土专家,都不能帮王龙友养龙虾,难道他只好放弃么?
一趟盱眙之行,商界精英决心辞职养殖小龙虾。一万两千亩面积,全部精养小龙虾,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专家、养殖户全都心有余悸。一个农业上的外行,谁能助他一臂之力?
就在王龙友焦急万分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远在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他就是王龙友在澳洲考察团中认识的威廉姆斯格瑞格。
格瑞格威廉姆斯:“人们常说的澳洲龙虾,指的是澳洲的海水龙虾,我们叫它Lobster,和小龙虾相比,要大得多。而我在澳洲养殖的是淡水的小龙虾,我们当地人叫做Yabby,和中国的小龙虾是非常相似的。
威廉姆斯格瑞格在澳洲也有一个60多亩的家庭小农场,专门养殖澳洲小龙虾。澳洲近十年来大旱,他的池塘早就干涸了。王龙友看中的是格瑞格在龙虾养殖和繁育上近十年的经验,想请他来做技术总监。不过格瑞格提出的薪水要求是公司总经理薪水的五倍,还提出必须赠送公司股份给他。这么高的要求,可王龙友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因为格瑞格告诉了王龙友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还带着小数点。
王龙友:“格瑞格告诉我,就是说他能够做到亩产724.5斤,我说我们国内的这个专家都告诉我说亩产是400斤到500斤,一般的小养殖户都是亩产200斤,300斤左右,我说他能做这么精确,那我认为在这个上面,他技术应该讲是已经做到极致了。”
王龙友以前做财务,专和数字打交道,他相信,能把亩产量计算的如此精确,格瑞格的专业水准肯定值得信任。而当格瑞格提出了塘口的建设方案要求之后,员工们开始议论,这重金请来的专家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呐?因为格瑞格的设计和传统的龙虾池塘差别很大。
格瑞格威廉姆斯:“我要求塘口的坡面必须是非常倾斜的,还有就是修建成长条形的塘口,这样可以增加龙虾的活动空间,以往的正方形塘口中间的空间其实都是浪费的。”
国内养龙虾的池塘和普通的养鱼池塘差不多,或者就是在水稻田里。格瑞格研究龙虾的习性,发现龙虾喜欢在池塘的边缘爬行,长条形的塘口和增大池塘的坡度,就增加了龙虾的爬行的坡面面积,能给龙虾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和繁殖环境。格瑞格的设计听着很有道理,可毕竟没人做过,不知道效果如何。却先让建设施工的成本增加了30%,而王龙友没有犹豫就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资金,凑足了2800万的建设款。
王龙友:“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应该讲已经把自己后路给断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这个项目我能给获得成功。”
经过一个冬天建设,王龙友的养殖园在2008年清明投产了。王龙友和高档酒店一联系,立刻就达成了长期供货合同。
酒店经理:“他的价格略微比市场高一点。他这个品质,我们作为大酒店的话,主要是注重品质。这个价位现在来说不是重要的,我们一只龙虾最高的可以卖到18元钱。”
王龙友的龙虾价格比盱眙市场上的价格每斤还要多3元,可盱眙龙虾美名盛传,又能保证长期供货,饭店还是都抢着要,王龙友每天要做的事就是让经理在前一天晚上,按照第二天的供货量提前下好捕捞龙虾用的地笼。
副总经理陆伟:“地笼的结构,这个外面是笼子,里面有一个倒八字型的入口,那么龙虾进去,它就出不来了。钻进去以后,还要顺着再往里走找出路,往前下,从中间的各个部分拱进去以后,最后他还爬到最顶部,爬到最顶部的时候,然后一收一倒就可以收上来了。”
那个时候最旺季的时候,大约要持续四个月,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最短的不会低于12个小时。就这样连续的工作,我们大家也不怎么开会,不怎么去动员,大家就根据市场的这种需要,就停不下来,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一样,不觉得累。
小龙虾的亩产量轻松达到了预期的每亩400公斤,整个夏季,所有的员工一起忙着捕虾卖虾,一共销售了40万斤龙虾,总收入了668万元。所有人都士气大涨。10月,龙虾的生产旺季过去之后,王龙友就只等着办庆功宴了。可就当他收到一张报表之后,他对小龙虾投注的所有热情骤然间缩到了冰点。
王龙友设计的是最大的万亩养殖场;请来的是最专业的外国专家;建成的是最规范化的龙虾养殖池塘;销售的也是市场上的最高价格,当地小养殖户养殖龙虾的利润是30%,王龙友保守估计自己第一年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20%,预期三四年之后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还将成为小龙虾产业的养殖环节的绝对龙头。
2008年10月10日的上午十点,王龙友在南京总公司着急地打开了会计传来的效益报表,而出现在末尾的数字让他惊呆了。和数字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从没有一个数让他能感到这么可怕。他打电话和会计核对了所有原始数据,又花了一天一夜时间仔仔细细的重新计算,可出来的结果还是一样。王龙友惊呆了,一般农户的利润是30%,他预期自己第一年可以做到20%,可现在这个数字是7%。
王龙友:“我也感觉就是说,如果按照我们的方式做下去,我们可能还不如农民的这个收益,比一般的农户养殖效益要低,甚至还不如这个农民种稻谷来的收益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