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放苗最担心的事就是熟身病,一不小心就让自己的投入付诸东流,成本压力增加,其实很多时候苗期的病都是喂出来的,包括熟身病,有时会出现越喂死的越多的情况。 科研人员在对有熟身的病鱼做检测发现,患病的鱼一般能检测出弹状病毒、虹彩病毒、柱状黄杆菌等,也有人认为幼苗肠道受损,是熟身病发病的主因,而病毒病是导致防御体系崩溃,继而熟身病发作。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熟身病前期的表现症状会出现肠炎、拖便,这也就意味着肠道黏膜已经脱落,上皮细胞已经被损坏,屏障功能遭到破坏,这个时候细菌和病毒就会无障碍的在肠道内和血液之间交换穿行。 熟身病的成因是肠道受损后没有及时修复,导致体质、免疫力下降,出现多种病变,那么肠道损失是怎么造成的?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1、水蛛的投喂:冰水蛛以及成年水蛛的枝角部分,对水花肠道有划伤的风险,而现在肠道发育不完成,无法及时修复损伤,会引发鱼苗群快速感染,导致发病。 2、饲料优质氧化问题:饲料原材料没有得到严格把控,含有组胺、过量黄曲霉素、脂肪酸氧化酸败产物,导致肠道受损。 3、刮网、天气水温突变,以及鱼类应激导致肠道功能失衡,出现的肠道问题。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肠道功能失衡,食物残留在肠道中,加上肠道菌群不是健全,食物中带有的多种细菌在应激时期快速繁殖,食物在肠道内腐败,就会导致鱼苗的批量死亡。 所以对于熟身病,我们要在环境和自身体质上下功夫,做好保健措施,避免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1、养鱼先养水是硬道理,好的养殖环境,溶氧充足,底质清洁,更有利于鱼苗生活,饵料转化率也会更高。建议定期改底、调水、补菌,为鱼苗营造好的养殖环境,而且水质良好、底质清洁也会有利于有益菌、藻的繁殖,降低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繁殖速度。 2、使用胆汁酸+幸福100+益生菌进行防控,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强体质,抗应激,抗病毒,只有体质强了,才不容易被病原感染。 文章转自“加州鲈鱼前沿”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