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61804
- 积分
- 12
- 主题
- 1
- 帖子
- 11
- 精华
- 0
- 经验
- 12 点
- 金币
- 131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2-23

TA的每日心情 | 加油 2015-1-21 17:08 |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帖子
- 11
- 精华
- 0
- 经验
- 12 点
- 金币
- 131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2-23
|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新人报道,在此向各路大神致敬!本人从事水产病害防治工作三年多,是在有师傅引路下因缘际会进入了这行,并爱上了这行。论坛是思想交流之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从事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直面一个个具体的养殖户,我们就像在最前线战斗的士兵,每天既要与各种突发的水产病害近身肉搏,又要时刻关注“指挥官”(水产届各路大牛)最新批示,以期能掌握最新战场情报,在与水产病害的搏斗中取得胜利,为养殖户保驾护航。我们都知道,养殖户是水产行业的根本,没了养殖户,行业无从谈起。作为战士,就必须有战士的觉悟。我们是在为人民在战斗啊!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对于水产病害的控制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我结合自己在实际水产病害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想,分享自己总结的临床应对水产病害的三个方法论。[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一)科学方法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在面对病害发生时,从采样就必须要求规范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病鱼样本要求最好是濒死状态,外表症状明显并具有代表性。目检到镜检,同时辅以以往病历、防治措施、用药记录和发病池塘中养殖动物的活动情况来作为诊断的参考。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对其病原的鉴定比较困难。单靠光学显微镜检查,病毒粒子无法看到,要用免疫和核酸的方法做出诊断。而细菌要确定它是否为病原时,需要用微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人工感染等一系列试验,然后再做药敏测试才最终开出处方。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谁都知道现代水产养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是严谨的,同时也是费时费力的。如果用一整套规范的科学方法去帮每一个养殖户做病害防治工作,在现实上是行不通的。姑且不说这病害诊断工作的成本是否能让人接受,最重要的是养殖户很多时候等不起,现实中很多池塘从开始发病,到无法挽回的损失的时候也就几天时间。因此,现实条件下,科学方法只能作为“战略性武器”使用。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二)临床方法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临床方法可以说是科学方法的简缩免费版,以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辅以经验来确定病因,用已有验证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处理。首先做水质检测,排除一些有可能的非病害影响因素,然后解剖采样做镜检,基本上由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用肉眼观察时多数没有明显的特殊症状,根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原,多数能做出确诊。细菌在160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数量多时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按基本的形态特征、运动方式和其他特征,再结合水产动物发病特征和区域季节发病规律,大多数还是能确定病因的。这里简缩的是做细菌分离培养等一系列试验,而直接按临床经验用已检验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这套工作方法足以让我们很好应对日常常规的大部分病害防治工作。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三)模糊方法
[backcolor=rgba(255, 255, 255, 0)] 模糊方法只能算是一种折衷的办法。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养殖户送来检验的病鱼样本很不“规范”。有的是还活蹦乱跳,病症不明显;有的是已经死亡时间过久,出现腐败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影响检验的准确性。比如已经出现腐败的病鱼样本,如果是寄生虫感染,但寄生虫有可能已死亡化解,镜检发现不了;如果是细菌感染,但已腐败的病鱼会滋生大量杂菌影响判断。这种时候更多是根据发病池塘中养殖动物的症状表现情况和症状描述来初步判断病因。还有一种情况是,病鱼样本通过检测发现既有大量寄生虫也有大量致病细菌,但不能确定哪个才是主因,哪个才是诱发,所以在处理上只能把寄生虫和细菌一起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