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6-17 12:51 编辑
现状:南美白对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以来,以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并且也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随着人工养殖时间的不断增长,一系列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种质退化、水质恶化,病害多样化。尤其是对虾病害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对虾养殖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对虾红体白斑、空肠空胃、”偷死“病,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且发病急,来势猛,很多虾塘都是在几天的时间内全军覆没。那么其发病的根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病毒也有的说是水质问题,还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同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弧菌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近年对发病池塘水质和病虾检测得出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发病池塘中检测的弧菌数都严重超标,那么如何有效的去检测和控制弧菌将是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中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介绍一种比较简单快捷测定水中弧菌的一个方法。TCBS培养基为特殊选择性培养基,用来监测养虾池水体弧菌效果显著。
原 理:TCBS弧菌显色培养基只适合弧菌属菌类生长。定量被测水样均匀涂抹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单个弧菌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计算出每毫升水体中弧菌的总量。
具体操作方法:
1.取水样:专用采水器取底部水样儿。
2.接菌种:打开培养皿盖子,用一次性滴管吸取水样至刻度后滴加到培养基中央,用一次性L涂菌棒将水样均匀涂在培养基表面至刚刚干(将涂菌棒顺时钟轻轻刮动,同时将培养皿逆时钟转动转动数圈即可);盖上盖子,倒置在室内背光处(室温控制在25-30℃)。
3.数菌落数:室温培养(室温25~37℃培养1天,20~25℃培养1.5天)后取出培养皿,可见平板上出现颜色和直径有区别的菌落(菌种及菌落特征如下表,直径1mm大小的菌落属于杂菌,不用点数)。数菌落数乘以10,得出每1毫升该养殖水体(水样)所含的弧菌数量。
4.指标和建议:
在对虾养殖水体生长的四种弧菌中,以副溶血弧菌的危害最大。副溶血弧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菌毒素致对虾中毒和肝胰脏萎缩呈现空肠空胃偷死症。一般养殖水体中副溶血弧菌数量超过300株/毫升(即在培养基平板上看到直径3-5mm的蓝绿色菌落数量超过30个),养殖对虾就会出现趴边、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等症状。副溶血弧菌呈蓝绿色,直径3-5毫米;溶藻弧菌黄色,直径3-5毫米。其他的直径不足1毫米的不用点数,属于杂菌。
数出的菌落数要乘以10,得出1毫升水样中的弧菌总数,如果超过1000个说明问题很严重了,最好控制在500个以下。根据我们的研究得出,弧菌总数500个/ml到1000个/ml,只需要2到3天的时能间,所以我们控制最好是弧菌菌落数在500个/ml 以下或是更低时进行,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对虾偷死病。
我们建议在对虾养殖过程每5-7天检测一次弧菌数,因为我们要做长期跟综,根据弧菌数的变化量和多少做到提前防治。一般来讲当我们检测到虾池中弧菌数在不太高的范围内通过一些治疗措施是可以做到控制的。对整个对虾养殖过程中,我们对几个虾池做了长期的跟踪检测,一般是做到半月一次检测弧菌,在七八月份一星期检测一次,并且根据所检测到的弧菌数来提前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通过今年我们的长期跟踪,这几个虾池在弧菌防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 功,并且今年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益。
我列举一个案例天津宁河养殖户刘老板,虾池面积12亩,水深1.5米,5月22号放的虾苗,6月8号看的对虾出现红须红尾扇,吃食不好,镜检水质质标正常,用过两遍抗应激的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后来取水样儿做了下弧菌培养,发现弧菌菌数400个/ml,弧菌还是有些超标,6月10号弧菌天敌7瓶,6月13号弧菌天敌7瓶再一遍。三天后看对虾体色明显好转,红须和红尾扇现象消失,对虾吃食也好转,我们又对水质进行弧菌培养,发现弧菌数也降到200-300个/ml.
用药前
用药后
所以说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说明,我们做的弧菌检测虽然说没有在实验室那个精确,但也是受到条件的限制。不过我们还是通过弧菌培养技术 ,来对弧菌检测能做到一个量化过程,通过长期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将来对对虾病害检测还是起到一个非常的作用。那么既然我们可以有条件对弧菌进行检测,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如何去控制弧菌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具体措施如下: 1.消毒 近些年在对虾养殖户出现这样一些观点,所谓的纯生态养殖,就是单纯从调水改水着手而忽略对消毒药的使用,结果对虾还是出现了大面积的“偷死”症状。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定期消毒。在放苗的一星期后就开始使用一些蛭弧菌的生物抗生素,而后可以配合一些碘制剂的消毒,包括高聚碘、蛋氨酸碘对弧菌的杀灭都有不错的作用。我们建议10到15天水体消毒一次,另外我们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弧菌数的变化数做进一步的调整。
2、定期改底 合理投喂 我们通过对养殖水中弧菌的垂直分布进行检测,结果说明:大部分弧菌都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物、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对虾吃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一些胃肠道养病同,有时候当我们给发病池塘停料后,对虾发病程度减少。所以合理投喂,并且定期使用一些氧化分解性的底改,改善底质分解有机物为对虾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3、定期使用专业渔肥 对虾养殖过程减少有机肥的使用,改用一些大公司的专业渔肥。给水中定期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减少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控制养虾水体指标在一个正常水平,保持水体活度,弧菌喜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所以后期更要注意水质的调控。
4、内服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弧菌都是些条件致病菌,它们在水里都是长期存在的,只是当养殖动物体质虚弱,或是水环境突然恶化时才会大面积爆发,所以前面几个方面我们都是从水环境方面进行改善。而养殖动物本身的营养需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所们要求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全程使用肝胆泰乐+生命元,喂五天停五天。通过改善肠道,保护肝脏,增强对虾体质,使养殖动物 能更好的来抵御病害的侵袭。
就目前来说,因为受一些硬件设施的限制,我们做的弧菌检测可能还是有些粗糙,不过对于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这无疑也是一种比较快捷的弧菌检测方法,通过一长期和定期的检测来反应出水中弧菌数量的变化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相信弧菌培养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更多的应用于对虾养殖中去,更多的造福养殖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