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黑水处理案例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冯铺湖口村一四大家鱼 养殖池塘,塘主:林勇,联系电话: 13545291409 水面:12亩,平均水深1.2米,。 2014年冬季未干塘清淤,底泥厚约30厘米,目前没有安装增氧机。 2015年3月份开始投喂少量黑麦草和油菜。水质一般,水色轻度发黑。这段时间天气变化较大,气温不稳定。 3月15日,天气多云,水温约15℃。林师傅用尿素和磷肥肥水。 3月16日,天气晴,水温约20℃。 3月18日,天气雨,水温约14℃。 3月20日,天气多云,水温16℃,林师傅的池塘水色发生较大变化,镜检观察有大量鞭毛藻类,池塘周边浮游动物大量聚集。鱼出现轻微暗浮头。 根据林师傅的池塘情况,肥水情况,最近天气状况,给出如下处理方案: 1、底居乐+底合氧改底;
2、3月20日上午“水精灵”解毒,2小时后使用“杀虫1号”+“伊克”全池泼洒。 3、3月21日上午10点使用“急症一泼停”全池消毒。 4、3月23日,“藻激活”+过磷酸钙化水全池泼洒进行肥水。 5、3月25号,去林师傅池塘回访情况,水色已经逐渐好转。
湖北早春易出现黑水原因:
1、开春后鱼吃食增加,投喂量也增加。尤其是种草养鱼的朋友会大量投喂青草,但此时天气变化大,气温较低,粪便、残饵分解慢,池塘自净作用不强。经过一段时间后水质很容易发黑、变脏。接着会造成养殖鱼类摄食不稳定(如草鱼不吃草或吃草较少)。 2、使用利用率较低的颗粒性有机肥(如鸡粪、生物肥),过量施肥或不当施肥,造成池塘的底质污染。 3、常年不清淤的池塘,由于池底富集了大量的有机质,易使底泥发黑、发臭。 4、 经常大剂量、盲目、超量使用消毒、杀虫药物的池塘。抑制了水体的自净系统(藻类、原生动物、细菌)从而影响底部有机物、废物转化最终造成底部发黑(正常安全消毒、杀虫对池塘环境有积极影响)。 5、黑水并不是水发黑,只是水体的藻相发生了改变,鞭毛藻类在池塘水体大量繁殖,因此水呈现黑色;冬季长时间的光照不足和低水温导致硅绿藻大量死亡,而对光照要求不高的鞭毛藻类迅速生长占据主导地位,水色也随之改变,加上冬季鱼塘因为光照不足会导致溶氧不足,此时养殖户一般忽视开增氧机,鱼塘底部氧债区缺氧严重,早春投喂的青料未吃完在池底腐败,为浮游动物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养分,进一步造成水质恶化,加之去年的暖冬,许多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提早繁殖,导致鱼塘水不好肥,水色转变不过来。
案例解析:
大量的浮游动物使新生藻类一长出就被其摄食,无法大量繁殖,因而水肥不起来,因此必须选择杀灭一部分才行。“杀虫1号”+“伊克”的组合可以有效兼顾杀灭部分浮游动物、藻类和车轮虫,三效合一,可同时作为传统的两虫一菌的预防工作来进行,有效的为养殖户节省时间、成本和劳动强度;消毒使用“急症一泼停”在杀死细菌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水霉和鳃霉的发生或治疗,同样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注意事项:显微镜检测没有多少浮游动物的可直接改底调水即可,底质偏瘦的鱼塘可加入尿素1亩5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