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013
 - 积分
 - 3639
 - 主题
 - 1628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 
病原 
 
流行性溃疡综合症,又称红点病和霉菌性肉芽肿,由各种丝囊霉菌引起的一种体表溃疡为特征的流行性真菌性疾病。有报道称,弹状病毒也和该疾病有关,并且该疾病发生时也常伴有革兰氏阴性菌的继发性感染,造成了感染鱼体的进一步损伤。 
 
流行病学 
 
该病于1971年首次在日本养殖的香鱼中流行,目前在日本、澳大利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等地流行。该病是野生及养殖的淡水和半咸水鱼类季节性流行病,往往在低温和大降雨之后易发生。 
 
症状 
 
患病鱼早期不吃食,鱼体发黑,漂浮在水面上,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在体表往往出现一些区域扩大的溃疡灶,继而导致大量死亡。对于特别敏感的鱼如乌鳢,损伤会逐渐加深,以致达到身体较深的部位,或者造成盖骨坏死,使脑暴露。 
 
病理变化 
 
有典型的肉芽肿和入侵的菌丝。早期的损伤是红斑性皮炎并且看不到明显的霉菌入侵,当损伤由慢性皮炎发展到布局区域严重的坏死性肉芽肿皮炎并使肌肉变成絮状时,可以在骨骼肌中看到菌丝生长,霉菌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并在长入肌肉的菌丝周围形成肉芽肿。 
 
诊断 
 
将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结合流行病学与症状诊断,确诊需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防治 
 
对于该病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加强检疫制度,不引入带病鱼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若在小水体和封闭水体中爆发,通过消除病鱼,用生石灰消毒池水,改善水质等办法,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