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休闲垂钓鱼池的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介绍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09:13: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垂钓的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但根据笔者在日常科技入户指导工作中的观察和总结,休闲垂钓鱼池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表现在发病急、频率高、染病品种多、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等诸多方面。为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将发病原因和处置办法和大家探讨如下。

      一、发病原因

      1、养殖密度大,养殖户为增加钓捕率,一都采用增加池塘成鱼密度的方法,平均亩屯成鱼1500-2000斤,高的可达3000斤/亩,为保证密度,还不定期的增补,大大超过了池塘应有的载鱼量,由于密度大,活动空间减少,耗氧增加,池塘经常会发生浮头现象,体质和免疫力显著降低,病虫害感染机率上升。

      2、水质调控难度大。由于垂钓业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不可能一年一度清塘,所有塘口长期不清塘,导致淤泥逐年增多堆积,部分池塘淤泥深度甚至超过1米,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和拒绝,加之日常投喂产生的粪便、水系不配套等多种因素导致水质环境污染恶化,病菌、病毒、寄生虫大量滋生繁殖,导致发病。

      3、进货渠道污染。养殖户为保证成鱼密度和钓捕率,不定期地从外地调进成鱼,在进货地拉网操作过程中,受伤的成鱼放入池塘后极易感染病虫害,有的货源本身在异地池塘中就带有病菌,进塘后相互交叉感染传播。

      4、投饵不当。一般池塘载鱼量过大,养殖户为节约成本,日常投喂量严重不足。据日常调查,普遍日投喂量不足1%,不能保证鱼类正常生存需求,导致体质免疫率下降,加之水环境恶化,发病频率、死亡率高。

      二、应对措施

      1、降低放养密度,每亩不超过1500斤,勤钓勤补,增加增氧机的数量,10亩左右的池塘至少要配备4台增氧机。

      2、改善池塘环境。①定期清整池塘,建议2-3年清塘一次,淤泥深度控制在20cm以下,同时用药物清塘,杀灭有害生物和致病菌。

      ②不定期使用生石灰,尤其在高温季节,亩用量20~25斤,消毒杀菌,调节PH值。

      ③合理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高温季节每月使用2~3次,其它季节看水使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改善水环境。

      ④有条件的池塘可使用微孔增氧技术。

      3、抓好病害防治,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4、严控进货源头成鱼质量。①异地进货(鱼)时,拉网操作要小心规范,减少鱼体伤害,以防入塘后感染病虫害。

      ②不购进带病菌、病害和寄生虫的成鱼。

      5、饵料投喂要充足,高温季节日投喂量不得低于5%,同时实行“四定”投铒,提高成鱼体质和免疫率。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0

    主题

    1

    听众

    253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52
    精华
    0
    经验
    253 点
    金币
    400 元
    注册时间
    2015-3-13
    沙发
    发表于 2015-4-25 10:53:4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