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产饲料过度膨化不科学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6

听众

35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31
精华
11
经验
355 点
金币
306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7:20: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嘉兴宇晟机电有限公司 徐钟良

水产前沿网


    人们研发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初衷是要使饲料能在水中漂浮,不沉不散,便于鱼类摄取,便于直接观察到鱼类的摄食状态,提高其水中稳定性,减轻水质由养殖引发的污染,同时使淀粉等营养成份体外预消化,杀灭饲料中的致病菌,藉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验表明,只要控制饲料颗粒的膨化度大于等于1.4(膨化颗粒料粒径与出料模孔直径之比值),就能达到在水中不沉不散的一般要求。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步入水产养殖大国,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发展很快,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某些饲料生产企业并不注重提高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内在质量和养殖的最终效果,而偏重于表观形状,要求颗粒饲料的膨化度达到甚至超过1.8,那样的颗料饲料表面看象一个个膨松的小面包。殊不知要做到这样膨松形状,势必须提高膨化机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其方法是在膨化机中增加磨擦发热元件和阻尼装置,将膨化机锁得很紧,加剧膨化腔内饲料与磨擦发热元件和阻尼装置、饲料与饲料间的相互剪切和磨擦。磨擦局部产生的瞬间料温高达200℃,这样将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产生很多不利的负面因素。初步分析主要有:
    1、组成水产饲料的物质绝大多数是有机物,其中蛋白质占有很高的比例。当环境温度超过195℃时,蛋白质或氨基酸会发生相变(由固相变为液相),并瞬间分解。蛋白质与脂肪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美拉德反应(黑变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各种热敏性营养成份也随之丧失殆尽。有很多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还会分解,并合成新的物质,其中某些物质有害有毒。
    2、2009年6月8日发布实施的农业部第1218号公告,“将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的三聚氰胺限量值定为2.5㎎/㎏,高于2.5㎎/㎏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三聚氰胺的工业生产通常是由尿素在氨气介质中和硅化物催化下(380-400℃)分解、缩合生成;也可由双氰胺与氨缩合,或由氨基氰等氨化缩合而成三聚氰胺。水产饲料大量使用鱼粉、饼粕类等组成复杂的原料成份,难免含有微量的尿素、组胺和硅化物。经验显明,原料中的尿素、氨或者胺盐在挤压膨化过程中温度压力愈高愈有产生三聚氰胺增量的趋势,而且产生三聚氰胺的增量与膨化过程的温度和压力呈正相关。额外提升三聚氰胺背景残留值,势必潜伏了饲料产品三聚氰胺限量超标而不得销售的风险。
    3、颗粒的膨化度增大以后,饲料粉粒体之间的间距拉大,颗粒表面乃至内部孔隙增多,致使同样配方、同样的粘结剂,其粘结性能下降,因而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4、膨化机的磨擦发热元件增加,而且机器被锁得很紧,使膨化腔内的磨擦加剧,缩短了各类磨擦元件的使用寿命。再则由于机器被锁紧后物料流动不畅,生产能力会明显下降。能耗加大,导致浪费。
    过度强调膨化颗粒饲料的膨化度,无论从饲料产品的安全和营养角度上分析,还是从水产养殖生产和饲料企业生产的管理以及经济效果上看,皆无好处。
    应该让广大养殖户明了,识别判定膨化颗粒料的优劣,应注重产品内在的质量指标和最终的养殖效果,不能仅凭颗粒的表面形态而误选饲料商品。
    应该尽快走出水产饲料过度膨化的误区,改变水产饲料过度膨化的生产工艺。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水调歌头 + 1

总评分: 经验 + 1   查看全部评分

海鸟跟鱼相爱了~~

949

主题

148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5-6-5 08:56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23
    精华
    107
    经验
    22978 点
    金币
    203372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0-6-4 15:39:21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水产饲料过度膨化不科学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0-6-7 18:41 编辑

    偏重表观形状,过度强调膨化颗粒料的膨化度,可能导致饲料产品的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营养成分丧失殆尽,加大三聚氰胺残留风险,降低饲料品质及不必要的生产浪费。识别判定膨化颗粒料的优劣,应注重产品内在的质量指标和最终的养殖效果,不能仅凭颗粒的表面形态而误选饲料商品

    □文/嘉兴宇晟机电有限公司 徐钟良
        人们研发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初衷是要使饲料能在水中漂浮,不沉不散,便于鱼类摄取,便于直接观察到鱼类的摄食状态,提高其水中稳定性,减轻水质由养殖引发的污染,同时使淀粉等营养成份体外预消化,杀灭饲料中的致病菌,藉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验表明,只要控制饲料颗粒的膨化度大于等于1.4(膨化颗粒料粒径与出料模孔直径之比值),就能达到在水中不沉不散的一般要求。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步入水产养殖大国,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发展很快,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某些饲料生产企业并不注重提高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内在质量和养殖的最终效果,而偏重于表观形状,要求颗粒饲料的膨化度达到甚至超过1.8,那样的颗料饲料表面看象一个个膨松的小面包。殊不知要做到这样膨松形状,势必须提高膨化机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其方法是在膨化机中增加磨擦发热元件和阻尼装置,将膨化机锁得很紧,加剧膨化腔内饲料与磨擦发热元件和阻尼装置、饲料与饲料间的相互剪切和磨擦。磨擦局部产生的瞬间料温高达200℃,这样将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产生很多不利的负面因素。初步分析主要有:
        1、组成水产饲料的物质绝大多数是有机物,其中蛋白质占有很高的比例。当环境温度超过195℃时,蛋白质或氨基酸会发生相变(由固相变为液相),并瞬间分解。蛋白质与脂肪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美拉德反应(黑变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各种热敏性营养成份也随之丧失殆尽。有很多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还会分解,并合成新的物质,其中某些物质有害有毒。
        2、2009年6月8日发布实施的农业部第1218号公告,“将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的三聚氰胺限量值定为2.5㎎/㎏,高于2.5㎎/㎏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三聚氰胺的工业生产通常是由尿素在氨气介质中和硅化物催化下(380-400℃)分解、缩合生成;也可由双氰胺与氨缩合,或由氨基氰等氨化缩合而成三聚氰胺。水产饲料大量使用鱼粉、饼粕类等组成复杂的原料成份,难免含有微量的尿素、组胺和硅化物。经验显明,原料中的尿素、氨或者胺盐在挤压膨化过程中温度压力愈高愈有产生三聚氰胺增量的趋势,而且产生三聚氰胺的增量与膨化过程的温度和压力呈正相关。额外提升三聚氰胺背景残留值,势必潜伏了饲料产品三聚氰胺限量超标而不得销售的风险。
        3、颗粒的膨化度增大以后,饲料粉粒体之间的间距拉大,颗粒表面乃至内部孔隙增多,致使同样配方、同样的粘结剂,其粘结性能下降,因而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4、膨化机的磨擦发热元件增加,而且机器被锁得很紧,使膨化腔内的磨擦加剧,缩短了各类磨擦元件的使用寿命。再则由于机器被锁紧后物料流动不畅,生产能力会明显下降。能耗加大,导致浪费。
        过度强调膨化颗粒饲料的膨化度,无论从饲料产品的安全和营养角度上分析,还是从水产养殖生产和饲料企业生产的管理以及经济效果上看,皆无好处。
        应该让广大养殖户明了,识别判定膨化颗粒料的优劣,应注重产品内在的质量指标和最终的养殖效果,不能仅凭颗粒的表面形态而误选饲料商品。
        应该尽快走出水产饲料过度膨化的误区,改变水产饲料过度膨化的生产工艺。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6
    精华
    0
    经验
    9 点
    金币
    13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板凳
    发表于 2010-6-8 14:48:07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不加评论,但我认为还看养殖什么品种用什么饲料,我的都是用的膨化颗粒料,但我单位不是的
    石义付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