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片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上积雨云”分享“水产见闻录”

    [复制链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1
    发表于 2015-11-29 12:00:47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39(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选择饲料?>>随记)
        以前卖过一个福建的名牌饲料(具体名字就避嫌了,接触过的应该能猜到)。有一年提升加工工艺,据说是国内唯一一家从德国进口的生产线。德国人很坑爹只卖设备,不卖技术,要技术简单,几百万年薪一个工程师过来指导一年。饲料厂算算不值,有了机器咱还能玩不转?于是决定自学成才。可惜德国这套设备还真是麻烦,整整两三年时间,硬生生就还真的没学出来,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制粒技术,不含粘合剂的哦,理论上就是个大亮点。不料技术不过关,导致整个好几年该饲料厂生产的饲料质地偏硬。别人的料泡水四小时散,他们倒好,真正12小时不散,后来调整了下进步很多,也要八小时才散。饲料太硬,直接导致虾吃料减慢,自然也就生长变缓了,刚好那几年饲料竞争激烈,虽然这个饲料由于吃得慢,污染也变得最小,不易坏水。但毕竟养殖户是看吃料速度与生长速度来评定饲料好坏的。慢慢的就没多少人要这个饲料了。几年后我与之前那个店的老板聊起,他也慢慢没主推这个料了。而据我所知这个曾经的著名品牌就从那时开始慢慢淡出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2
    发表于 2015-11-29 12:01:1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水产见闻录-140(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选择饲料?>>随记)
        一年跑市场时到了一个陌生村子,业务员说这里的养殖情况有点奇怪,老是亚硝酸很容易偏高。不管水调得如何,亚硝酸总是比其他地方来得早,来得快,来得猛。走访半天发现原来是当地人认为饲料蛋白越高越好,并且越是苗期的饲料质量越好。于是几乎整个村子没一个人会用到二号料。据说有几个高手最多用到一号就把虾养出来了。大部分人则是少量的用点二号破碎(那时还没有二号小颗粒,若有,估计是那里人的最爱)。经过了解,原来那个村流行养快虾,顾名思义就是让虾拼命的生长,长得越快越好,自然饲料就是拼命的喂,能吃才能长嘛。所以早期不仅是饲料选最好的,添加的营养药物也复杂繁多。这种养法一旦掌握关键技术养殖风险会非常小,但不会调水的人也同时会很快出现氨氮、亚硝酸超标,毕竟喂得多自然污染也就偏大些喽。当地的几个养殖高手基本都是非常会调水的人,但氨氮尤其是亚硝酸的超标也同样不可避免,他们几个往往就是亚硝酸高到死虾就马上卖掉,反正一般这个时候虾都超过60条了。钱是稳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走访过很多地方,都像那个村一样(当然,很少那么极端的),很多养殖户选择饲料单单看配方列表上的粗蛋白含量,似乎粗蛋白高一个点半个点就是质量好。但这个粗蛋白并不能代表饲料真正的质量好坏。其实从养殖整体而言,恰恰是同样料比的饲料蛋白越低质量越好,毕竟蛋白越低污染就越小嘛。饲料拼的应该是营养吸收,而非营养高低。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3
    发表于 2015-11-29 12:01:44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水产见闻录-141(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选择饲料?>>随记)
        提到虾料就会谈到鱼粉,很多饲料厂都吹嘘自己用的是进口鱼粉。这也是我卖饲料时曾多次引用的最有力的质量证明之一。可惜这个证明作为饲料销售的人并没有足够可信的事实依据,所以很多养殖户往往都不置可否。当时没觉得,还是一如既往用进口鱼粉作为一个产品卖点在宣传,直到12年时遇到一件事让我彻底改观。那是与一个朋友去拜访以前同一公司的一个前辈。据说是当地市场曾经的王牌饲料业务经理,已经转行做鱼粉了。等了好一阵,他才到,说是刚与当时我们的老板娘在谈鱼粉欠款问题。当时那个朋友不信,戏言他是在找迟到的借口,要他请客作为补偿,毕竟,当时我们公司宣传的正是用的进口鱼粉,自然不可能与他的鱼粉公司有什么交集。见我们不信,他马上从身旁办公桌的报表里找到我们公司与他们的采购明细表。还说除了你们公司,还有某大、某海等好几个知名饲料公司都与他们公司都有采购鱼粉,毕竟他们公司的鱼粉在国内还是排在前列的,单单你们公司就还欠近两个亿货款未付,而某大公司还欠1.5个亿未付呢。当时我们两个就傻眼了,那种被最相信的人卖掉还帮着数钱的感觉与吃了苍蝇确实没什么区别。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拿什么进口鱼粉说事了。但慢慢的我发现,鱼粉是否进口好像对于虾料而言也并非什么关键问题,现在前沿几大饲料厂的配方技术早已达到可以完全忽略鱼粉质量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在意鱼粉的进口与否呢?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4
    发表于 2015-11-29 12:02:13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2(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选择饲料?>>随记)
        以前饲料技术推广宣传都还做得不到位,市场竞争也不算太大,所以塘头检查饲料质量没有现在那么多条条框框作为依据,往往就是简单的把饲料拿水泡一泡看看滞水性即可。还别说,这么简单的一招往往就能让很多劣质饲料现出原形。记得一年夏秋交际时跑台山市场,帮一个业务员处理养殖户投诉,据说那段时间几乎九成虾塘爆发白便。养殖户什么原因都找了,甚至一些人怀疑到了苗种问题上面。跑了几天,处理了好几个养殖户的池塘,几天下来感觉不对,之前建议的用药也没看到什么效果。于是又去一趟,从头再做一番新的了解。闲聊中突然发现他们那片基本都用一个不知名厂家的料。一问,原来是塘主主推饲料。跑过台山的人应该都知道,那边很多大老板包租虾塘,饲料药品甚至苗种都得多多少少用塘主的。那个饲料拿来一看就知道不行,颜色偏黄,气味微淡。于是就现场用老办法:泡料。结果一入水,那饲料就析出白色悬浊物,随着饲料的化散,慢慢的一杯水就变为乳白色了,我还从没见过这种饲料泡水现象。于是叫养殖户换个饲料喂喂,毕竟塘主也有相对贵点的品牌料嘛。果然,一段了时间,业务员就说那片塘的白便基本都好转了,一分钱药都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5
    发表于 2015-12-3 16:53:53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3(编<<科环养虾百科-梅季有何注意事项?>>随记)
        每年梅季期间与之后,华东区域都会大面积发病。梅季的病害防控成了困扰华东江浙沪养殖区域的一个大问题,养殖户大都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更多是控多于防,主要还是因为养殖户确实不知道该防些什么,该如何防,防了也不知道有无效果。这也曾很长时间困扰过我。直到一年走访吴江市场,遇到一个据说在当地连年养殖成功的老虾农。非常困难的交流了大半天(语言不通,我们也只能连蒙带猜),大致了解了一些他的梅季管理思路,当然当时只能了解个大概,毕竟很多地方没太听得懂。他的手法说起来比较简单:降低蛋白,多改底。他是梅季一来就减料一半,然后用玉米(打成小碎粒)替代减掉的那一半饲料,拌喂少量营养与活菌即可。梅季期间主要工作就是每两三天一次的改底。整个管理操作既减轻消化符合,又降低了粪便污染,既保证了池底干净,又预防了病菌侵袭。关键还节约了不少的梅季用药成本。当然他的处理还有无遗漏我不太清楚,毕竟时间太少,沟通不畅。但我后来叫长三角另外的养殖户照这个方法做,效果也非常好。至少说明一点,这个管理操作有它的可取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6
    发表于 2015-12-3 16:54:27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4(编<<科环养虾百科-梅季有何注意事项?>>随记)
        一次在梅季之后与市场人员跑市场,他说某个村整片市场就一个老养殖户没发病了,于是只得去那个老虾农那里坐坐,顺便套一些成功的经验。聊了半天,原来老虾农就一招:撒石灰。他说他天天测pH,只要不到8.4他就泼石灰,低得不多就泼少点,低得厉害就泼多点,甚至干撒。同时虾一有应激啊,软壳等各种异常反应,他就晚上把生石灰敲成碎粒干撒。这样一直保证稳定的pH,不仅池底好,水质好,还不缺钙,这样自然就做到了很好的疾病预防。在长三角的梅季发病高峰期细菌病与缺钙综合病症都会比较常见。原因就是长三角基本都是纯淡水养殖(除了如东小冬棚抽的地下盐水以外),盐度硬度都偏低,梅季长时间的阴雨很容易导致对虾蜕壳障碍。蜕壳一出问题,对虾体质低下遇到池底恶化时自然就容易染病。这个老农用一个最简单的手法就把最常见的梅季两大病害给预防了。所以养殖有时的预防用药其实也非常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7
    发表于 2015-12-3 16:55: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5-12-9 11:35 编辑

    水产见闻录-145(编<<科环养虾百科-梅季有何注意事项?>>随记)
        华东梅季最危险的时期不是开始阶段也不是梅季阴雨期间,而是出现在梅季之后艳阳高照的日子里面。其实道理很简单。连续阴雨,藻类死亡,污染积累,池底恶化,到了天气晴好,水温回升,自然会滋生大量病菌。梅季一过,养殖户一看天气转好,对虾吃料增多,自然而然的会忽略很多疾病防控的操作。以前在北厍遇到一个第一年养虾的客户,那时梅季刚过,整个区域近七成发病。很多养虾高手都出问题了,居然他一个新手还养得稳稳当当的?当时业务员感到非常奇怪,带我去了解一下,顺便分析一下有没有可借鉴可操作的地方。到了一聊,居然是想象不到的简单:单单改底而已。原来他还没养虾前有个养殖高手跟他说养虾最重要的底质,所以有问题时拼命改底即可保命。本来那个高手讲了很多的注意,他当时没搞过养殖,一片茫然,一觉醒来忘得七七八八。唯一记住的也就这一点。那高手又很骄傲,因怕高手怀疑没认真听讲又不好意思再次询问,只得按影响中这唯一的一招先试来看看。没想到效果还不错,至少一直以来不像别人池塘问题多多,吃料也正常,再看其他人的池塘,发病的发病,减料的减料,更加坚信这个操作没问题,于是更加频繁改底,最后整个梅季都没出事,安安全全把虾养出来了。附近没人相信一个第一年养虾的人居然就这样执着的靠着一个改底操作就把虾养成功了,都说他是运气好。但每次遇到这类“走运的人”我最后都会反思一个问题:虾真的有那么难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8
    发表于 2015-12-9 11:34:43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6(编<<科环养虾百科-为何前期用中药效果不好?>>随记)
        一次一个客户说喂了某某药很久,结果本来说是治疗肠炎的药品却很长时间都没治好。遂与业务员去了解,原来那是一个养鱼多年刚转养虾的客户。以往养鱼习惯用三黄散防控肠炎,于是咨询了业务员对虾能否用这个药,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放心大胆的用了很多。我问了一下用量,有点吓人:一斤三黄散他只喂了两包料。关键的是这还是养殖前期,再又看了看他用的厂家,算是质量不错的公司,应该这个三黄散含量不会低,而他是加了两倍剂量在用。他还说以前养鱼他都是加五倍剂量使用效果很好,在考虑到对虾可能比较脆弱,所以还不敢用太多,遂减了一半以前的剂量。这样一天只喂一餐就这样持续喂下去。不料,最后还是出问题了。一看还是肠炎,严重缩肠,还带有一点肝脏发白,估计是药物毒副效应。遂跟他分析:三黄粉里的大黄虽能处理肠炎,但使用频繁或用量过大就会出现下泻效果。短时间有较强的排毒效果,但长时间下泻,对虾体质也会慢慢低下,肠道缩水,肝脏萎缩。自然到了后面也就出现他池塘那种症状了喽。处理倒是简单。停用即可,喂了段时间的活菌与营养产品吃料便恢复了。但经过前期的折腾,他的虾后来还是出现了零星的偷死啊,白便啊之类的麻烦问题。所以后来我遇到喜欢用中药的朋友都会友情提示一句,早期慎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89
    发表于 2015-12-9 11:35:41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7(编<<科环养虾百科-为何前期用中药效果不好?>>随记)
        现在养殖户大多用中药也就喂个三天,很多时候还遇到不少人要跟我讨价还价:一天拌一餐行不行?开什么玩笑,一天拌三餐都不一定出得来效果,何况还要打三折!不得已,就只能妥协一下叫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喂到两餐,不然就别喂了。从前有个高手专业研究虾类病害,花费了无数的资源(这里面当然是国家与企业傻傻的资助呗),足足花了三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得出一个稍稍有用的成果:中药对对虾病毒效果不错,而且药效峰值出现在第四天与第五天时。说句实话,虽然那高手牛逼轰轰,但一线经验一点不会(据说一个养殖户曾问他如何处理自己一塘100条以内的虾患的白斑,他直言死亡率太高,只能排塘,结果被养殖户拿竹竿赶出虾塘。结果是养殖户没出大问题,最后还赚了钱;而他也再不敢跑塘了----唉,虾还是蛮复杂的啊!),但这家伙研究出来的这个成果我还是非常认可的(当然我不知道这个成果是否真的出自此人亲手),并且经常运用。后来更是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来运用。事实使用效果也确实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我在处理很多病害时使用中药,效果确实是第四天到第五天上缓解病症最多,而且不管剂量多少基本都差不多。所以使用中药必须要有耐心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0
    发表于 2015-12-9 11:36:05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8(编<<科环养虾百科-为何前期用中药效果不好?>>随记)
        市面上的中药为何大多数效果不好?很早以前我以为是中药吸收慢,或者配方对症与否的问题,后来偶然认识一个朋友是做中西药原料供应的,他与我深聊很久,我才知道原来大部分中药产品也是一样经过稀释了的,甚至很多中药原料本身就是假的。如三黄粉,很多搞假的供应商会用树根树叶粉碎后冒充,或者直接用大黄提取液浸泡木屑来做。我看过他给我的真正的中药原粉与市场上的成品中药所使用的原料一对比,虽气味略有不同,但差异却非常之小,不是沉浸中药十年以上的人估计都无法识别。一开始,我还有些怀疑,但后来让几个养殖户按常规方剂去大参林自己抓中药与几个知名品牌的中药产品对比使用了之后,效果确实有明显的差距。自那之后,我就基本没有推介过市场上那些厂家的成品中药了。即使不得已要用也只能加大很多剂量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1
    发表于 2015-12-9 11:36:35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49(编<<科环养虾百科-为何前期用中药效果不好?>>随记)
        大多数高密度养殖的人都不太相信中药,主要的原因估计就是中药药效来得太慢,感觉很难见效。我一直比较崇信中药,毕竟是源自世界历史最为古老且健全的医药体系。但很早以前我就发现中药的药效缓慢,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养殖户不比稍懂技术的药店,很多问题都是严重到死虾了才发现,那么正常情况对虾发病已经是三四天前的事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用药,且不论有无对症,药效快慢,就是药物到达病灶,缓解死亡也起码需要个三五天。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老虾农悄悄的把他泡的药酒(米酒泡的中药)倒进虾料盆里,之前我就听说这老头儿的药酒不仅好喝,效果还不错。看他偷偷摸摸的样子应该是在用什么独门绝招。但与他不熟,加上他那个样子就是挑明撞见,他也不会坦白。于是我找到他的一个与我交好的老友,让他旁敲侧击的问一下他这个用法。过了不短一段时间那客户才套出话来,原来他按照他泡制药酒的方法来泡一些对虾常用的中药,比如三黄散,龙胆泻肝散之类的。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效果都非常好。又过了段时间那老友又套来一招:用陈醋泡中药效果也不错,关键是刺激性比米酒小很多,用来拌喂最为合适。照着这些手法我拿一些成品药来试了试,确实效果不错,很多原本出不来效果的中药产品居然就靠这简简单单的一个浸泡招数就能见效。由此可见,高手在民间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2
    发表于 2015-12-9 11:37:04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0(编<<科环养虾百科-为何前期用活菌效果不好?>>随记)
        活菌产品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产品系列。不乏有人会说这个东西坑人太多:无非就是卖水卖麸皮或石粉嘛。成本低价位高,还不容易看到效果。所以虽然现在活菌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市场上还难免能遇到一些完全不用菌的养殖户。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以前用了没见效呗。以前有个客户非常喜欢用漂白粉,隔三差五总会拿点来泼泼意思一下,我总笑话他三天不消毒磨皮搽痒不自在。一次他塘里有点轻度转水,正好有个药店的技术员到他塘里,一番望闻问切后发现池塘pH不降反升了,于是建议他连续补些乳酸菌控制一下。按说技术员这样处理没错,方向确实对路,而且说话还留了余地:不是说用一次就好,而是说的“连续用几次”。这个处理换作其他人的塘估计都能搞的定,但这个悲催的技术员遇到的这家伙,而且也忘了问这个客户平时的用药情况与习惯,他经常性用的漂白粉直接就让乳酸菌出不来效果了。他还比较听话,连用了两次,但硬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最后我正好见到那技术员最后一次到客户塘里检查药品为何没出效果。他还比较厉害,找了很多理由解释效果不行的原因。我当然暗暗好笑。等他走了我才笑那客户,自己频繁用漂白粉,按照药残来算,后面用的活菌不死才怪,不跟别人说也就罢了,还怪人家的活菌没效果,这就太不厚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3
    发表于 2015-12-9 11:37:24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1(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很多人都有放苗好多天不喂料的习惯。尤其是一些低密度土塘和习惯肥水养虾的地区都会在放苗之后很长时间看不到投料。这个操作对于普通苗的养殖无可厚非,毕竟食量较小且良莠不齐,用控料的手法来优胜劣汰确实会让后面剩下的虾比较好养。但现在大多数苗厂用的都是一代幼体,这个手法就会适得其反了。记得以前刚开始推广一代苗时,一个朋友放了点试着养一塘。放苗之后就追追肥就没管了,等他按照以往的习惯四天之后去看看苗的成数时,却见到很多苗在透明度附近快速游塘。他以为是水质不好,拿去检测,没发现问题。又以为是底质问题,把底泥搅起来看,也没问题。这下就以为是苗种的问题。我去看时,水已清澈见底,虾还在游,这家伙估计这塘虾没戏了,正唉声叹气呢。叫他撒点粉料看看虾的情况,居然他连料都还没买!遂叫他去买包开口粉料试试。到了晚上他电话来说料一撒虾就沉下去没游了。还问这塘能不能再养。这不是废话么?于是叫他开始慢慢加料补肥。那塘最后不仅没问题,还出了700斤的亩产。自那之后那条村才慢慢有很多人开始试着养一代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4
    发表于 2015-12-17 09:07:12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2(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以前有个雷州的朋友电话问我,为何小虾从放苗开始就是隔几天游一次塘。虽然每次游塘用点解毒抗应激的药物都能不同程度的缓解掉,且两次游塘的间隔时间也越来越长,但这时不时的游塘搅得他食不甘味睡不安寝,总是感觉会出什么大问题。这情况对于当时的我来讲还真的没见过。也就只能仔细问了一下他各方面水质土质以及日常管理情况,但这些都没找到什么大问题与纰漏(可能还是当时经验不足罢),于是只得安慰他注意调水防病即可。没想到电话没一个月就听到他虾出事的消息,据说是突然大量死亡,用药完全止不住。接下来我就更不好意思去拜访和电话了。但这件事却从不曾被淡忘,因为每年总会遇到或被问到好几个这类情况。从一开始的缓解还是死掉,到后来开始有点眉目与方向,慢慢的跑得多了,见得多了,才发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水质或底质有某些因子令虾苗不适,虽能用药缓解,但慢性影响或慢性中毒会令虾苗体质日益偏弱,抗病力也会日益下降。平时看不到是虾有一定的抵抗力能承受,而到了褪壳期体质下降时虾就会明显感到受不了,所以才会出现大群体的游塘。这种游塘也就蜕壳期偏后几天出现,所以随着蜕壳周期变长,两次游塘间隔时间也会慢慢变长,这就给了养殖户以为是好转的假象。这样慢慢到了某天环境突然恶化,虾自然顶不住就会出现大量死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5
    发表于 2015-12-17 09:07:36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3(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很多人都会认为放苗最重要的是氨氮、亚硝酸、重金属这类会引发虾苗中毒的水化指标,常会认为把这些水化调整正常后就可以放苗了。却往往忽视了盐度,水温这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殊不知对于虾苗来说,盐度与水温才是影响放苗存活率最主要的两个关键因素。在珠三角时遇到一个老虾农。据说他放什么苗都能养成功。很多苗厂都上赶着送他苗,等他放好了好做活广告。除了他调水经验丰富以外,据他自己说,关键在于放苗的盐度一定要与苗厂一致。由于地下盐水确实不太好调,所以他都是用一个塑料膜围一个小池(大致不大一百方)来放苗,暂养三五天再慢慢放出去。他说他从小池水一调好就密切关注苗厂盐度。每天都会把自己的池水拿去确定的那几个苗厂去检测一次。氨氮亚硝酸有些许差别没关系。但盐度一定要做到三天以上完全一致。做到这点他就放心了。一旦水色起来同时苗厂苗足够规格了就马上放苗。用他的话说,很多放苗游塘都是由于盐度有差异造成的。不仅是与苗厂有差异,上下水层的盐度差也会影响虾苗成活率。一旦盐度有差异苗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游塘,严重的甚至直接白苗死亡。他的养殖成功率在当地非常高,附近很多苗厂甚至业务员药店都按照这种管理方式在建议自己的客户模仿他操作,但由于这个操作相对比较考究经验、细心与耐心,也不是太多人能完全按此进行。但盐度的重要性却渐渐被他附近的很多人所接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6
    发表于 2015-12-17 09:08:09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4(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放苗对水温的严格要求我几乎年年都会跟客户提及。但每年总会有人在这方面出问题。其实也不能全怪养殖户。年年都有养殖新人,以前没搞养殖谁会去留意每年早春还有个寒流啊。而很多新手都会因想早点上市博个头彩而吃了倒春寒的亏。今年见到一个客户就是这样,不知被谁给忽悠的,提前放了苗。结果放苗没几天就来了场寒流,水温直接降到18度。泼了好几次维c啊,葡萄糖之类的。寒流一结束,天气晴朗,水温回升得飞快。不到两天水温就回升到原来的22、3度。养殖户那客户当然就以为没什么大问题了。没想到的是,水温升回来不到两天就看到苗开始零星游塘了。一开始是少量,后来越来越多,到了第二天边上出现死苗,也有发白的在水面打转了。去某某药店看了,说是气泡病。遂用了不少处理该病的药物。无效!等业务员带我去看时,基本没救了,边上死虾一团一团的,也就两三天的功夫估计死了九成。客户还算是个比较开通的人,虾苗死了不要紧,关键是想搞清楚死亡的原因,以便以后提前规避。于是才跟他解释,水温降低升高,会影响虾苗肌体渗透压的变化。毕竟虾苗肌体脆弱,渗透功能不可能跟得上环境变化,所以短时间水温的升降过快就会导致虾苗渗透障碍,这也就是药店所说的气泡病的由来。这种情况的处理无非是增强虾苗肌体恢复功能,其实泼点盐、小苏打、生姜、多维、虾青素以及一些解毒药物即可。但处理的效果完全是看水温变化程度,若变化幅度太快太大的也同样不一定就能挽救。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提前泼洒预防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7
    发表于 2015-12-17 09:08:33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5(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以前在中山遇到一个客户养虾非常谨慎。每次放苗前总要把方方面面都调整到没有问题才会放苗。一次他一口新租的塘又是按他习惯流程操作:试水,检测各方面都基本没大问题。藻类也正常,操作也没问题了。这下那个客户才放心的去拿了苗回来放下。确实看来没问题,苗很快就沉底不见了。又泼了两斤一亩的维c,这才放心的回家吃饭。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电话叫我去看看。到了一看,边上很多苗,有少数都已经发白了。他是当地的养虾高手,每次放苗前期工作做得又足,个人有非常自信,所以常常放苗算得非常准,往往拿苗数目精确到万。所以一看白了那么多苗我毫不犹豫的说即使就回来成数也不可能够了,没法再养了。他也点头承认,但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苗出事的原因。于是我就先检测一下水化。氨氮超标!也不算太高,也就0.6而已。他说之前测过两次,一次药店一次自己测都没检查到有氨氮,非常诧异这么高的氨氮从哪里来的。我也感觉很奇怪,按说这个数值的氨氮虽说不好,但还不至于造成这样严重的问题,毕竟他的苗还算不错,而pH也不算高。过了大半年我遇到好几个这种相同的情况之后我才想通:原来这个氨氮是在池底淤泥里面的。活力好的虾苗在好的水质里很快就能适应沉底了,在晚上活动一加剧,慢慢就把底泥里的很多有毒物质给搅出来了。像氨氮就会在很短时间内突升0.4ppm以上。这个突升幅度是苗受不了的,所以就会出现中毒死亡。随着遇到这类情况渐渐增多,我后来发现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单单试水是不够的,还得试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8
    发表于 2015-12-17 09:08:59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6(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第一次遇到这个案例还真是头大。本来一个客户好不容易把水肥好,自己与客户都非常满意,试苗也没问题,于是马上放了苗。结果第二天透明度就开始变大了。知道不妙于是让客户追了肥,但还是止不住的水变清。这下客户慌了,刚刚放苗,正是关键时期,水可不能出事啊。于是拼了命的肥水,几乎是一天一套肥水产品的各种试啊,中间怕他水太清苗应激过大,还不止一次的用过腐植酸钠与一些抗应激产品。这样折腾了好几天水也没肥起来。那时的我也就只能给他打打预防针,解释早期掉清非常难再肥起来,无法想到太多后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差不多一周左右时,一天水突然就浓起来了,而且那个变浓的速度非常之快。第二天透明度就从原来的基本见底到了20多公分。他一见水肥起来了,正高兴呢,没想到第二天下午居然看到虾苗游塘了。一查水化,pH都超过9.0了。这下我才恍然:短短两天pH就升了上来,还超了标,苗当然受不了。赶紧叫他用有机酸维C连续泼,直到晚上八点过游塘才缓解。这个案例来来回回诸多细节许多状况,当时确实搞得头大,连续几天都睡不好,总是担心会出什么意外,毕竟当时没经验嘛。事过多年,每次遇到类似情况我总会回想起第一次的遭遇,然后再一次的分析细节,这样花了不止三四年时间才慢慢的理清楚整个过程大致的脉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199
    发表于 2015-12-17 09:09:25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7(编<<科环养虾百科-如何处理一周内虾苗游塘?>>随记)
        众所周知苗期是整个养殖最关键的阶段。因为苗太小,症状难鉴别,很多问题都很难发现与确诊。所以很多时候出现苗期问题养殖户大多数都是直接放弃掉整塘虾苗,尤其出现带有死亡的游塘时十之八九养殖户都是排掉重放了,其实很多时候大可不必这样。一次一个朋友电话叫我陪他去看看他一个亲戚的塘。他亲戚在一个江中沙洲上养虾。由于那里几乎每年涨水必淹,我从没想过上面会有人养虾,所以自然也就不可能去过。到时满塘游水,是在透明度左右区域游,撒料不沉,水色正常偏清一点点,趁着叫养殖户去打瓶水,朋友跟我低声说了来的目的。原来朋友有做苗中,这塘苗就是他帮忙推介的。来之前已经了解过同一批的苗没人出现类似情况。所以才拉上我来找原因,看看是否要排掉重放。于是先验水,基本正常,就是有点点重金属。再看了一下苗,活力都很好,体表肝脏肠线都基本正常。又问了他亲戚一些常规问题。发现之前他有验过水,确定没有重金属,而且试水也很好。按照他所说与检查情况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是重金属轻微中毒而已,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这重金属从哪里来的?想了好一会,又详细问了一些细节才发现原来这批苗体质不错,一放苗就下沉了,水也就随之有些变清,而苗厂本来就有喂一些粉料,但养殖户却喂得不太够,加上前几天有点降雨引起水温偏低,这样苗自然就会搅底比较厉害,估计是苗搅底挖坑时把沙质里的重金属给搅了出来。重金属离子突然升高,虽不至于死亡,但也够苗喝一壶了,所以引起不适游塘。于是叫他放心,不用排塘,用点沸石粉加解毒剂连续干撒即可。养殖户半信半疑,最后朋友也一个劲的又劝又保证,最后才决定养着试试。中间处理情况如何想来是不错了,具体用什么我也懒得细问,反正最后听说是赚了大钱。因此还导致那沙洲上塘租涨价又是后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主题

    33

    听众

    38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9-9 08: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470
    精华
    37
    经验
    3854 点
    金币
    19487 元
    注册时间
    2015-7-17
    200
    发表于 2015-12-17 09:09:59 |只看该作者
    水产见闻录-158(编<<科环养虾百科-一周内虾苗大量死亡有哪些原因?>>随记)
        虾苗存活率低是近两三年一个困扰养殖户虾苗厂的一个大问题。基本九成以上的人都会把原因归罪到苗厂头上,其实在我看来,大多数时候苗厂是替别人背了黑锅。前年一个朋友放了一塘好苗。朋友个地方基本都放的是土炮,能放二代就算是舍得投资,那一代在当地人眼中自然就是最好的苗了。朋友这几年养得都很一般,我认为跟土炮退化有很大关系,所以建议他换好点的苗试试。朋友具体拿的是什么苗不清楚,但一代是肯定了,从他说的几方面基本可以确定:一,放苗后第二天水就感觉有点掉清;二,才四五天他就明显感觉苗大了一点点。三,苗老是到处串找吃的。四,撒点料在池边一下子就会有一大群苗冲过来,而且很快就抢光了。我听了遂叫他多喂点料。这样又过了近一个月,他又电话说怀疑成数不够。仔细问了一下情况,水没问题,底没问题,用药也没问题。聊了半天,唯一发现有问题的就是他料喂得太少。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那里的习惯就是放苗一周都不喂东西的。他能喂点料已经算是听我的话了。于是叫他多喂些,再养一段时间再看看。后来就没动静了,直到最后出虾果然成数不高,只得四成而已,好在整个一造平平安安没出什么大问题,估计也与苗成数偏低有关。最后给他分析了一下,成数低的原因应该是他们苗期不喂料的习惯造成的,苗期喂太少,苗又活力好,于是就出现了自残损耗。后来他又拿了两塘那个苗,按照第一次的经验,这两回都从一开始就足量的投喂,果然成数高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