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52461
- 积分
- 2669
- 主题
- 475
- 帖子
- 2176
- 精华
- 5
- 经验
- 2669 点
- 金币
- 19084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13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 帖子
- 2176
- 精华
- 5
- 经验
- 2669 点
- 金币
- 19084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13
|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池塘中氨氮过高的问题,在高密度精养池塘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给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下面,我们就池塘中氨氮的形成、氨氮的危害、氨氮的消除途径以及氨氮的控制方法一一加以阐述。
一、池塘中氨氮的形成
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即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和被微生物菌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腺向水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中毒。水生动物的粪便及动植物尸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
二、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1.氨氮的中毒机理 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NH3),又叫非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有毒,极易溶于水。另一种是铵(NH4+),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无毒。当氨(NH3)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时,会直接增加水生生物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pH随之相应上升,水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水中氨浓度高也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2.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氨氮过高会增加鳃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繁殖。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三、氨氮的消除途径
1.硝化和脱氮 铵(NH3)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亚硝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溶氧浓度低于1~2毫 克/升时硝化作用速度明显降低。在水中溶氧缺乏的情况下,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还原为亚硝酸、次硝酸、羟胺或氮时,这种过程称为硝酸还原,当形成的气态氮作为代谢物释放并从系统中流失时,就称之为脱氮作用。
2.藻类和植物的吸收 因为藻类和水生植物能利用铵(NH4+)合成氨基酸,所以藻类对氨氮的吸收是池塘中氨氮去除的主要方法,冬天藻类的减少和死亡会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明显上升。
3.挥发及底泥吸收 在池塘中氨氮浓度高、高pH值、采取增氧措施、有风浪、搅动水流等情况下,都会有利于氨氮的挥发。底泥土壤中的阴离子可以结合铵离予(NH4+),在拉网或发生类似的引起底部搅动的操作时,池底沉积物会暂时悬浮在水中,铵离子(NH4+)就会被释放出来。
4.矿化及回到生物体内 所谓矿化,即部分氨氮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池底土壤中,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后又回到水中,分解速度依赖于温度、pH、溶氧以及有机物质的数量和质量。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即当水中氨氮浓度高时,氨(NH3而不是NH4+)能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
有些客户反映即使长期用微生物菌剂,都照样出现亚硝酸盐、氨氮升高,控制不了的情况,微生物菌剂没用!这其实是因为饲料中蛋白含量都在40%以上,长期投加饲料的池塘,氮营养源会明显偏高,而大部分的微生物产品,只能适应100:5的碳氮比,也就是吸收100个碳,只能消耗5个氮,所以当水体氮偏多失衡后,这些普通产品就无效了,没法清除底部淤积。而碧沃丰BZT对碳氮的吸收是100:20,整整提高了4-5倍,可以完全分解掉底泥各种污染源,让氨氮、亚硝酸盐没有积累的机会,所以长期使用碧沃丰BZT的池塘是绝对不会出现亚硝酸盐升高的问题。
即使是养殖初期没有用过微生物制剂的池塘,没有控制好氨氮和亚盐的,只要养殖后期坚持使用碧沃丰BZT微生物制剂,也可以彻底消除氨氮和亚硝酸盐。
与化学试剂处理法相比,微生物处理法不伤害鱼虾,不造成体弱虾死亡。一般化学处理法是用絮凝剂将悬浮物压在池塘底部,这就违背了养水必净底的宗旨。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不足之处,虽然污染源暂时被压制住了,但是当池塘被打破原有平衡或者受到暴雨袭击的时候,池底就被搅动了,被压制在底泥中淤积的有机物又会转化为氨氮和亚盐,所以无法彻底消除污染源,就会导致反弹。而且化学试剂在处理的过程中会对水体造成破坏性影响,伤害鱼虾,体弱的虾会大量死亡,影响了整个生长过程,延迟收成期。而池塘老化放养密度大有害杂藻太多,水质浑浊的池塘,养殖池水最容易引起氨氮、亚硝酸盐超高,从而诱发海参疾病,轻者海参不落池底,生长速度缓慢,导致海参肿嘴、吐肠、化皮等疾病。重者会使海参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使海参呼吸困难,甚至中毒,窒息而死亡。而碧沃丰BZT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有益菌消化吸收残余有机物,彻底消除污染源,让系统实现自净的目的,对系统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而且有益菌可以在池底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爆发,长期使用可以增强鱼虾蟹等的抵抗力预防疾病。
亚硝酸盐升高的源头就在于池底残饵,排泄物和生物残骸,所以要彻底降解亚硝酸盐就必须配合降解底泥的微生物菌种,吸收氮素。亚硝酸盐浓度小于0.5㎎/L时,应每亩投加30克BZT硝氨,配合20克BZT清污,可立即缓解氨氮,亚硝酸盐的毒害作用,将亚硝酸盐浓度降低到0.05mg/L以下。
亚硝酸盐在0.5mg/L以上时,先换水15-20公分,每亩投加40克BZT硝氨,配合20克BZT清污,4天内就有至少80%的去除率,建议4天后再追加1次,则效果更佳、更彻底。
初步控制亚硝酸盐毒性后,应定期每4天交替投加1次BZT碧水和BZT清污,不仅能消除氨氮、亚硝酸盐,而且能净化水体分解底泥污染源,避免其再次累积。维护期BZT碧水及BZT清污的投加量见BZT产品说明,由于情况恶化所以使用周期缩短为4天。每次只投加一种产品,不要同时投加两种产品,应交替间隔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