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饲料厂降价内幕

[复制链接]

48

主题

5

听众

23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绝对不打你
    2017-2-13 09:20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帖子
    183
    精华
    0
    经验
    232 点
    金币
    58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5:4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中国的人工饲料养殖业从80年代初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成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估计小平万万没想到的是,先富的富了,然后一骑绝尘,后富的一直富不起来。物质上、精神上都富不起来,而且差距越拉越大,我们水产行业的终端养殖环节就是真实的写照。利润最少,投资回报率最低,风险最大,工作时间最长,劳动强度最大,社会地位最底,幸福指数最低。最后还经常被苗、料、药厂的业务员、技术员忽悠。比如,像在饲料厂的降价这个问题上,很多养殖户天真地以为饲料厂降个300元/吨,自己就能增加个300/吨的利润。包括还有送包等促销,都以为是白赚的、白捡的。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饲料厂降价的秘密,到底是哪些原因可能促成饲料厂的降价?

      1、原料价格下调

      最正常不过的,也是最顺理成章的,最为养殖户所习以为常的降价原因:原料价格下调。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饲料厂都会快速一致行动。

      2、加工费用降低

      销量上来了,规模化生产,各项加工费用降低,产生了降价的空间。

      3、发挥产能

      增加了新的生产线,需要通过扩大销量来尽快达到满产状态,就会产生单边的隐性降价,一般通过折扣或者送包体现出来。

      4、新入市场

      新厂投产或老厂推新品,为了能够快速切入市场,参与竞争,一般实际的销售底价会比市场主流品牌便宜100元/吨左右,特种料多些,禽畜料少点。这种降价会更加灵活,因为全新的东西,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更不用考虑原有经销商、养殖户的感受。

      5、第一集团军抢头枪

      为了争夺某品种或某区域的领导者地位,包括市场占有率,以及提升在销售渠道或者终端养殖户心中的影响力,也就是为争夺销量老大或者精神老大,主动带头降价,往往是处在第一集团军里面,第二或者第三所为较多,目的是敲锣打鼓,告诉大家:“号外,号外!大家快来看啊,我一降价,全行业都降了,那证明这个行业是我说了算,我是新的老大了。”

      其实,如果某一细分领域,NO.1的市场占有率不能领先第二名15个百分点以上,作为第一集团军里的任何一员降价,都足以引爆全行业。

      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还是模糊、混沌、摇摆不定的。

      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信息是用秒来传递的,行业资讯越来越透明、具体、真实、快速,企业降价的速度和幅度,也会越来越趋于统一。不管你是大集团还是小作坊,由不得你跟还是不跟,养殖户、经销商会倒逼。

      6、NO.1带头

      ① 因为原料价格变动,产生了更多的利润空间。短期内,料企会提升质量,回馈于民。持续时间长了,或者幅度大了,自然就会降价。

      ② 因有新的、强劲的竞争对手进入,为了阻止其快速发展,提升竞争门槛,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所以需要降低价格,保持原有的、稳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③ 为了行业规范,淘汰一些中小型落后产能、作坊式工厂以及代加工品牌,暂时降低利润,让部分“老弱病残”知难而退。

      ④ 为了打击或者兼并某个主要竞争对手,针对性降价,迫使其无利可图,难以为继。进而达到合其产能或吞其市场的目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某个行业的第1把第3或者第4、第5兼并了,也许、可能早已阴谋在先。

      ⑤ 为了不断提升占有率,甩开对手。建立起让行业仰视的、一统江湖的垄断地位,价格战虽暴力、血腥,但是,最简单、直接、有效。

      7、几大巨头联合

      一般发生在行业竞争的早期、温和期,一旦进入白日化,刺刀见红的红海,主要竞争对手就很难能够一起,真心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合作了。因为这个时期,谁也不相信谁。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惨烈竞争后,肯定会有人倒下,谁也不愿意做那个倒下的人。

      恒兴、粤海、海大自从三年前闹翻后,就没有再坐在一起过了。当然,行业一旦规范后,主要竞争者的座次排定了,短期内,谁也吃不掉谁了,占有率也相对稳定了,巨头联合又出现了,这时合作大于竞争,行业需要更多的竞合。蛋糕做大点,好吃点,比分多点更重要。

      8、针对品种或者区域

      综合性饲料厂家的降价,一般情况下,是全区域、全品种的全局策略。

      尤其是区域上,一般不会分区域差异化调整,除非是,可以明显间隔、区分的游离市场,比如不同国家。

      所以,一旦出现指定区域的调整,那就肯定不会是料企高唱的所谓良心工程、惠民济世的菩萨慈悲。而是,为了达成对特定品种,或者指定区域的强攻,快速提升该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这种降价手段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针对敌强我弱的市场,目的就是强已弱敌。

      最差的打算----不能强己,也要弱敌,调虎离山,争取我方主战场的主动权。

      9、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江湖地位逐步在衰退的厂家,也可能偶尔通过抢个降价的头枪,吸引行业关注,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影响。

      10、抢钱

      资金紧张的时候,降价促收,缓解现金流压力。

      比如,在原料价格预期即将大幅上扬前,为了抢一批低价的原料现货或者期货,忍痛降价。

      11、负面新闻

      出现负面新闻影响的时候,出个降价通知,用利好来冲冲喜,挽回点行业声誉。比如前两个月,有养殖户因罗非鱼料质量问题,围攻茂名某个厂家,还有海南养殖户因罗非鱼价低围攻某冷冻厂,很快这两个厂都作出了饲料降价的决定。

      12、锁定客户

      年初为了稳定经销商,锁定第一茬养殖饲料的销量,而降价、抢客、收钱,几乎年年都会发生,包括每茬养殖的投苗高峰期。

      13、冲量

      年底为了完成全年既定的销售目标,也就是冲量,个别厂家也可能会在第四季度宣布降价,尤其是上市饲料公司或者年度KPI考核严格的公司。

      14、退市产品

      不单是重点推广的品种最可能降价,有极个别的黑心厂家,会将准备退市的品种拿来降质、降价。一方面,扰乱市场,冲击对手;一方面,且战且退,名声臭完了,就彻底退出该品种或者该区域,或者注册一个新的品牌,又重新杀回来。当然,正规的大厂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15、公司易主

      一些准备出售易主的公司,也是把降质、降价作为最后一招,来达成一己私利最大化的目的。既可以提升销量,有一个好报表;又可以大幅提升现金利润。因为降质的节省远远大于降价的成本,单位利润增加了;再乘以销售收入的提升,产生的效益可能相当于以往同期的3、4倍,但却严重透支了公司未来3、4年的品牌。接手的企业苦不堪言,养殖户哭诉无门。

      所以,广大养殖户朋友千万不要迷信地认为,饲料厂降价了300元/吨,就是好消息,养殖成本就会降低300元/吨。其实,大企业的利润控制都是相对稳定的。配方会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原料价格波动而微调。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同时,也理解一下饲料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不叫企业,叫公益。企业必须盈利,才能生存、发展,才能为行业和社会服务、贡献。所以,请大家对饲料企业的每一次降价行为,淡然处之。

      (来源:农牧头条)

    相关帖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