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冷库|冷库建筑能耗评估方法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听众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
精华
0
经验
6 点
金币
32 元
注册时间
2015-12-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7:31: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几年,我国冷库建设持续升温,总量不断增长。2014年,全国冷库保有量达到3320万吨,相 比2013年( 2411万吨)增长了36.9%。伴随着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以及“互联 网+”这一“新引擎”的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服务 需求与服务能力正在不断提升,而冷库建筑作为冷链物流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库德制冷认为无论是在总量还是技术方面均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笔者对冷库建筑的能耗状况、能源消耗构成 和能耗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借鉴住宅和公共建筑能耗评估方面的成果,研究一些通用方法在冷库建筑中应用的前景和可行性。

现有冷库建筑能耗评估的研究工作以欧洲8 家单位联合开展的“ICE-E”计划最为突出,共统计 了21个国家的295座冷库信息,确定了平均能耗, 而且基于 simple和 simulation方法建立了能耗 标识。

1. Simple法
Simple法建立能耗标识是通过面积和运行时 间将统计总体中每座建筑的能耗标准化,得到每 座建筑的能耗强度(energy use intensity,EUI , kW·h/m2,库德制冷400-6480609),然后根据该值的大小进行排序,评价某一建筑能耗水平。如果日能耗数据信息已知,也可以利用系数将气候所带来的影响标准化,但是只限定于气候跨度较小的区域内的建筑之间的比较。 2002年IIR给出的冷库年平均能耗值为30-50 kW·h/m3,之后ICE-E调查的冷库年平均能 耗冷藏库为55.8 kW·h/m3,冷冻库为69.4 kW ·h/m3,混合库为65.1kW·h/m3。可以据此推 算欧洲冷库的平均EUI ,与某一冷库的实际能耗 进行比较。库德制冷认为,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得,但是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首先,大跨度气候区域建筑之间无法比较, 如寒冷地区和炎热地区的围护结构得热与制冷系统运行有较大区别,该值无法表征;其次,人员操 作、货物种类、建筑年代等因素未被考虑,所得到 的 EUI 值不具客观性。
2。 稳态simulation法
EVANSJ.A.等建立了一个预测冷库能耗的稳态模型,并根据“ICE-E”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从 A到 G 的7级能耗标识,A 级表示能源利用率 最高。
模型的基本假设如下:
1热负荷不随时间变化;
②冷库建筑结构为长方体,单层;
③只有1个库门,且密封完好;
④库外温度保持不变;
⑤光通量假设为一个统一值;
⑥只考虑货物的显热负荷;
⑦0℃以上的果蔬冷藏库考虑呼吸作用。
模型建立的流程如图2所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理论模型建立后,“ICE-E”对28座冷库进行 了能耗审计,审计内容包括热负荷、耗电量、制冷 系统分析和节能潜力,并根据审计结果定义了冷 藏和冷冻标准库,依据是平均能耗水平和节能潜力。然后根据某一地区的天气条件,对标准库进 行模拟,得到标准库的能耗为“ D”级,然后再依据 统计调查的冷库能耗数据划分出7级能耗标识。 此方法存在的缺陷是:采用稳态模型,不能对全年逐时能耗进行模拟,这使得非全年运行的冷 库能耗预测值偏大,而且没有考虑季节性因素对 能耗的影响,能耗预测不准确;没有考虑气候分区 对能耗的影响,使得不同气候分区的冷库之间的比较不具有客观性。广州库德制冷认为,综合上述2种方法来看,目前二者分别受限于 统计调查数据不全面和稳态模型局限性,都不能 得到客观评价冷库的能耗标识。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要开发 或借鉴其他的能耗标识系统,建立并完善冷库的 能耗标识体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