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77
- 积分
- 355
- 主题
- 125
- 帖子
- 131
- 精华
- 11
- 经验
- 355 点
- 金币
- 30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31
- 精华
- 11
- 经验
- 355 点
- 金币
- 30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本帖最后由 珊瑚海 于 2010-6-12 11:32 编辑
声音
“现在国际上与水产有关的标准很混乱,有GAA的标准,有FAO的标准,还有世界野生动物组织的标准,及其它发达国家的标准,如此多的认证会让人产生混乱。究竟哪一个好,我们不敢下结论。我们生产国是不是应该讨论下,该认可哪些认证。”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在与泰国、印尼、印度等对虾生产国相关行业组织讨论时如是说。
“二代苗质量还可大幅度提高!”
——4月19日,在湛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粤海集团董事长郑石轩指出,随着大企业的加入,一代苗逐渐走俏,但中国还没有形成对虾良种繁育体系,没有进行有效选育,现在单从美国SIS公司一家引进亲虾的情况很危险。
“养殖户卖鱼,往往不是在高价时卖,而是在鱼价开始跌时才心急出鱼。”
——珠海粤海某业务员如此说道,有部分养殖户往往在鱼价往上升时,惜售以期望更高鱼价,这样到最后往往卖不到一个好价钱。建议养殖户选择合理高价位时应理性出鱼,不应以赌博心态等待一个最高价位卖鱼。
关键词
鳗鲡全人工育苗成功
3月27日,日本研究人员从人工养殖的亲鳗体内人工采集25万个鱼卵,其中有75%孵化成鳗鲡幼苗,开发了以鲨鱼卵原料制作的开口饲料,改进饲养方法,在世界上第一次全人工培育鳗苗成功。人类开展鳗鲡人工育苗研究有40多年历史,但由于开口饲料等问题人工育苗迟迟未成功,鳗鲡全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对养鳗业有重要作用,为实现鳗鲡育苗产业化打下基础。但也有专家认为,第二代鳗鲡全人工孵化成功仅仅是在实验室阶段,由于成本、存活率、养殖周期、饲料等问题,要实现规模生产还需要10年左右。
罗非苗烂尾症
3月底开始,海南文昌和珠海平沙地区投放的罗非鱼苗出现大面积发病情况,有些鱼塘的罗非鱼苗排塘率高达百分之百。从外观来看,此次发病的罗非鱼苗多为7-8朝苗,发病症状以烂身烂尾、白嘴、烂鳃、黑身、大肚为主。目前华南其余地区罗非鱼苗也有发病报告,但尚未出现规模化发病局面。
数字
1.7亿元
——国内对虾饲料产能近年每年扩大超过10万吨,产业内整合加剧。最近,又传出消息,由恒兴集团与通威股份共同持股的珠海大海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湛江粤华水产饲料有限公司评估价值1.7亿元,通威股份将以近1亿元人民币收购恒兴集团所持两公司股份。如交易完成,中国四大虾饲料集团将各自为政,总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500万元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4月2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举行。据统计,这台募捐晚会共募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节目现场,水产饲料行业龙头之一广东恒兴集团捐款500万元,是迄今为止为玉树灾区捐款最多的水产企业。
400元/万尾
——受今年“倒春寒”影响,罗氏沼虾虾苗培育出现困难,湖州、吴江等地的沼虾苗种供应基地均出现“苗荒”现象,虾苗价格大幅上涨,最高涨至400元/万尾,达到15年来的最高价。
编者的话
水产种苗业的反思
种苗业是当今中国水产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这其中,对虾与罗非鱼育种业无疑又是最热闹的。以草鱼为代表的四大家鱼育种规模庞大,但由于选育周期长,需要参与者有更多的耐心。在对虾与罗非鱼种苗业,由于大企业及国外育种公司日益深入地参与,整个行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最近一个月,笔者走了不少地方,碰巧很多都与种苗业有关,我们遇到了世界顶尖的鱼虾育种专家,并有机会与国内的一些育种专家、企业、产业体系交谈。
对虾种业,今年基本除了正大、环球等自主选育的外资企业,“黄海2号”这样的中国对虾选育成果,国内的主流育苗企业都选择引进美国SIS公司的南美白对虾亲虾。这对中国对虾产业而言,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正如一家大型对虾饲料集团董事长所言,“SIS的要价从20美元/尾,一路涨到30、45美元/尾,也许明年是50美元/尾。而且,随着销售量的急剧扩大,品质问题也随之而来。运气好的,弄到了好的种虾,不好的,可能拿到的是商品代的种”。种虾引进的过度集中,也给国内二代苗的生产商带来很大的风险,他们选种的范围窄了。一家专注二代苗的大企业说,“我们现在一般选‘正大+SIS’的组合,因为他们都是传统选育,近亲的问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公司的子一代来解决。但如果他们其中一家出现问题,我们就没有更多选择了。”
据国家虾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的数字,中国一年的虾苗产量可能高达5000亿尾之巨,如果按一组亲虾繁育100万尾虾苗计,则需50万组亲虾,按当下的进口亲虾价格,中国整个种虾产业的产值达4500万美元。今年据说中国进口SIS的亲虾就超过5万组,产值超过450万美元。这也就是说,即便不依靠国家的力量,依靠种虾业本身,中国的自主选育公司也有存在的空间与价值,条件是你必须超过SIS。业者都认为,建立南美白对虾自主选育体系是中国对虾产业的方向,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由于引进亲虾生产一代苗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一线种苗企业乐此不疲,谁又愿意去干这种脏活、累活?
在罗非鱼领域,一些大场对今年的市场大失所望。受天气、糟糕的商品鱼价格与病害的影响,他们预计,整个种苗市场的旺季将要推迟1个月,且要与大量的山寨场血拼价格。
大量山寨场得以生存与发展,与吉富品系的推广有很大关系。由于吉富的出现,现在中国罗非鱼育种业似乎正在走向对虾业6年前的老路:山寨场大量出现,苗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最终整个产业陷入低价恶性竞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对虾业在正大虾苗取得巨大成功的带动下,大的饲料与加工企业不断加入,并通过不断引进国外亲虾实现了华丽转身。罗非鱼业有没有这样的救世主呢?
最近,我们观察到,很多大企业都在悄悄进入罗非鱼苗业。比如正大,就在海南文昌悄悄建立起了自己的罗非鱼苗基地。与对虾业不同的是,世界上基本没有专门提供亲本的商业育种公司,国内大企业进入,都要自主建立选育体系,这无疑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时间。如果出现类似SIS的专业育种公司,按中国罗非鱼120万吨的产量,大约需要40亿尾的水花。折算成吉富亲鱼是100万组,如果按30元/尾,大约产值是4000万元人民币,养得起专业育种公司了。
参考对虾业的模式,由专门的育种公司提供亲鱼,专业的育苗公司繁育水花。不用每家场都选育、留种。我相信,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式。然而,谁会有机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