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8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对虾消费量或超过自产量

  [复制链接]

443

主题

25

听众

6889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749
精华
25
经验
6889 点
金币
544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5:4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蔓延 于 2011-6-13 15:47 编辑

2010年,中国对虾总产量134.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73.3万吨,淡水养殖61.5吨。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认为,单从国内产量与消费量来看,销量超过产量可能在2014年,但是加上进口量,消费量超过自产量可能发生在2012年


  “未来,对虾的内销主导地位,将越来越明显;进口的增速高于出口的趋势,继续延续;受利益的驱动,出口与进口长期并存。”2011年4月8日,在湛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认为,单从国内产量与消费量来看,销量超过产量可能在2014年,但是加上进口量,消费量超过自产量可能发生在2012年,而国际上的一些机构预测是2011年,我国成为净进口国。
  来自中国、美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对虾产销大国的专家、企业高管、主管对虾的政府要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人员约400多人。


对虾进口不再局限亚洲
  崔和介绍,去年全球对虾产量350万吨,较09年增长显著,其中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泰国、印尼的产量增长最为显著。虽然产量上涨,虾价并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不少。
  2010年,中国对虾总产量134.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73.3万吨,淡水养殖61.5吨。而去年海水对虾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早期的低温影响,部分苗种的质量问题和养殖期间病害的困扰,而淡水养殖对虾增产,尤其在珠三角、福建、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一带。
  他进一步介绍,中国早已开始大虾进口对虾,而且采购已经不局限于亚洲,10月份开始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虾采购对虾,直接和美国的采购商竞争。中国对虾进口量从2009年明显上升,从东盟进口量在2010年上升更加明显。
  美国皇冠海洋际公司董事长谢新中表示,对虾是美国第一大消费的海产品,年消费量在55万吨左右,95%依靠进口。连壳虾、熟虾等是当地主流市场消费品种,面包虾是非主流市场消费品种。而连壳虾是任何一个餐馆都在使用,有高价格、高利润的特点。尽管如此,我国对虾的主要消费市场还是集中在国内,2010年中国国内消费对虾产品折合原料约115吨(不含其他虾类),占总产量的85%,仅有不足15%出口。
  崔和说,2010年中国海水养殖对虾,由于气候原因,病害问题导致减产;淡水养殖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对虾产量增加。泰国产量增长明显,印尼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没有超过2008年产量。越南、厄瓜多尔、印度比较稳定。目前我国养殖面积不可能再增加,尤其是沿海面积在缩小;集约化养殖程度提高;选种、防病技术提高;人工、饲料、种源上涨,增加成本;虾价继续高位运行。
  2010年全球对虾供求关系发生明显转变,主要进口国美国、日本、欧盟的进口量均有增加;中国的进口量也增加,2010年进口5.7万吨,比2009年进口的4.3万吨,增加32.5%;


泰国:对虾产量增长14%
  泰国对虾产销协会主席宋萨•帕尼塔亚赛介绍,泰国对虾2010年年产量比2009年上升了14%。作为重要的对虾出口国,他表示,欧盟将成为泰国对虾产品未来重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量可达到70万吨,而美国为50万吨,日本约30万吨。对于泰国虾来说,高质量的虾苗、饲料,可以降低虾病发生,减少药残,对出口更加有利,“今年或将保持零增长”。
  根据2011年泰国对虾生产趋势,“我对我们的总理说,我们需要政府的帮助,现在,他们已经调动了很多力量来帮助我们的协会,希望能够控制住病害,保护我们的对虾”。宋萨不仅担心对虾的成本问题,对于质量和可持续生产也很关心。“养殖对虾的成本增加了,但是我们希望能在未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在内销方面,他坦言,泰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但在当地消费只有10%,希望今年能提高到20%,“但是因为有季风气候,所以难度也很大”。


印尼:鱼虾混养应对IM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
  印尼对虾产品委员会会长班邦•伟迪托先生表示,印尼的虾产量在慢慢回升。2010年印尼虾产量34.8万吨。
  “我们通过减少放养虾苗的密度,用SPF虾苗,鱼虾混养等方法来对付IMNV。”他在报告中介绍,最近几年,印尼的对虾养殖都在和病毒作斗争,由于IM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的影响,2009年,对虾产量严重下降,2010年的产量依然没有回升到2008年的水平。“这个病毒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他认为,最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鱼虾混养来控制虾病,而也正因如此,印尼虾产量才慢慢回升。

印度:国内白对虾市场有待开拓
  印度对虾养殖者联盟主席巴拉•苏波拉梅捏先生介绍,去年印度斑节对虾产量8.5万吨,南美白对虾3.5万吨,罗氏沼虾1.2万吨。在养殖方面,印度缺少高质量苗种,也影响了虾农的积极性,增长率比较低。
  “因为反倾销问题,我们失去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国内市场正在培育。”印度主要靠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巴拉指出,斑节对虾可以养到条重25克,因此希望保持住斑节对虾的市场之后,再开拓南美白对虾市场,去年因为高质量亲虾和虾苗供应不上,导致养殖跟不上。而国内市场的开拓也面临着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收益较小等问题。

(原创帖子,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调歌头 + 10 + 10 原创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江湖水蔓延  水产的天下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1-6-13 16:19:06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最近有消息说,越南今年虾发病的问题也很大,这样下去,全世界都要缺虾了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20

听众

5038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50
精华
16
经验
5038 点
金币
602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荣誉贵宾

板凳
发表于 2011-6-19 11:16:58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粤西今年早造虾的产量很多业者在担扰,今年产量能否再上新台阶就未知了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听众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1
精华
0
经验
45 点
金币
72 元
注册时间
2011-5-28
4
发表于 2011-6-19 17:40:38 |只看该作者
好啊,至少虾一直不愁卖,最好再涨涨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5
发表于 2011-6-19 22:27:19 |只看该作者
今年虾价应该不是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基本在减产。去年泰国的产量有增加,但有消息说,今年泰国的产量也会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16 点
金币
26 元
注册时间
2011-4-11
6
发表于 2011-6-22 11:52:36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这两年虾实在是太难养了,哪有什么产量呀,以后吃虾就没那么便宜了,要吃趁早吃吧
做好水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

听众

657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59
精华
4
经验
657 点
金币
774 元
注册时间
2010-6-7
7
发表于 2011-6-22 12:56: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 于 2011-6-22 15:13 编辑

我不同意!
现在不光是中国养虾难,泰国、越南养虾也难啊,再加上通胀,国际市场上的虾价肯定高,国内的虾价相比也就不算什么了,哪有那么多虾让你进口啊
江湖,那不就是水产的地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
精华
0
经验
18 点
金币
26 元
注册时间
2011-7-5
8
发表于 2011-7-5 00:56:37 |只看该作者
确实虾越来越难了,苦了农户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5 + 5 新手鼓励!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