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935
- 积分
- 20185
- 主题
- 1143
- 帖子
- 5112
- 精华
- 21
- 经验
- 20185 点
- 金币
- 1482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7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10-22 08:04 |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帖子
- 5112
- 精华
- 21
- 经验
- 20185 点
- 金币
- 1482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7
|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6-23 14:33 编辑
从实践中来看,如果把今年的虾病发生原因,全部纳入弧菌的范围,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我们可能冤枉了弧菌,或是说,我们高估了弧菌的能力。
在生产一线中,我们可能看到,一些严格消毒的池塘,在放苗不到三天里,也出现了大量死亡;同时,一些业主在发现偷死刚出现(才出现一两支啊)的时候,开始使用高浓度不同品种的消毒剂连续几天里进行消毒,也无法控制死亡的继续出现;抗生素有作用也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是弧菌的感染,好像说不过去。
如果是鱼类感染弧菌,只要确诊,抗生素是立杆见影的,作用非常明显。可是虾无效??
何况,虾病后期,都能发现白斑的踪迹。
个人认为,可能是对虾机体免疫系统全线退化的结果,一句话,可能是虾苗的抵抗能力直线下降的结果。
究其成因,那就是亲本的先天不足或是做苗过程对苗种已经构成了严重伤害,对虾机体免疫系统已经无法维持其正常抵抗能力----外界环境的变化,包括细菌数量变化都会造成对虾病害的发生,先是弧菌,最后是白斑。
说得不对,随便拍啊,别客气。拍拍才清醒才健康。
网友发言:
游客:楼主大哥真是厉害!!!终于有人想法跟我一样啦!免疫系统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跟砖家聊过,他们一直在认为是病害导致养殖失败,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虾自身的抵抗力一年比一年低,具我了解国外的亲虾选育是很严格的,以次充好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排除没有,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亲虾的后代免疫力如此不堪一击呢?!问题就在于这些亲虾回国后。由于一年比一年成本的提高,生怕会出事而滥用药,用药量一年比一年高,特别是育苗期,报下黑幕坛内育苗的朋友你们在P5前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熬过了这几天就可以出苗或搬池了,所以不惜代价用各种手段,压住,压住,过了就好(很普遍)殊不知小小的虾苗被你这么折腾,抵抗力没了,免疫没了,你也许会认为还活着呀,活奔乱跳着,其实还剩半条命了,到了外界恶劣环境,完全没了抵抗力。技术高超了,其实也违背了最初的本意
潮海:虾发病就怪苗种不全见得吧?!病毒是可亲本传染的,但不是感染了病毒就非得发病,应激缺氧等诱发因素也可以诱其发病。
养虾是门综合性的科学,水质调控,底质修复改良,营养免疫,载氧能力。。。每一个细节你都做到位了吗?当然还有天气。
很多养殖朋友反映,刚放苗才十来二十天就发病了,不是苗种的问题还能什么问题?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十来二十天发病就是虾自身带病毒了,你操作没有问题?我观察觉得在前期出问题的在操作上还有很多漏洞咧。水质不稳定是一个吧,至少它是个诱发因素。。。
这几年,神马一代苗,神马二代苗,神马PDF苗,说法一大堆,以前那听过这么多说法。按说法一代苗相对纯种,抵抗力好一点,我看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而我觉得一代苗的纯种,基因相对纯,不如土苗的杂交,所以抵抗力反而差。土苗杂虽杂,也是有好苗的,毕竟也是在养殖环境选育的出来亲本,怎么说也是大风大浪过来的十来头的虾啊。
防诱因最关键,至于怎么防就看个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的问题了。但不是说防好各种诱因就成功了,碰上天气不好,也是防不胜防啊,但各种细节都处理好了,至少成功率都提高不少吧!
游客:首先,要清楚现在爆发的虾病的特点:第一,空胃空肠病虾习惯性扒边(不是少数);第二,病虾的肝胰脏都严重萎缩;第三,发病池塘的pH值早上都是8.5以上;第四,发病急的池塘水的比重都是10以上;第五,发病的对虾大部分都是下塘20天左右。
其次,要明白对虾没有免疫系统。既然没有免疫系统,何来机体免疫系统全线退化?!
再次,“使用高浓度不同品种的消毒剂连续几天里进行消毒”,即使能把水体的弧菌杀灭,能把虾体内弧菌杀灭吗?体内的弧菌大量繁殖,大量的菌毒素不可以让虾致病?!
最后,下塘几天至十多天的虾,都还没上料,虾吃料少且慢,内服抗生素,能“服”进去吗?
不才认为,对时下虾病的防治,防重于治。“防”要从虾苗场开始,虾苗场供应的苗,应该是1公分以上的大苗,应该是无弧菌的健康虾苗!
转自网友:少数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