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3689
- 积分
- 311
- 主题
- 38
- 帖子
- 88
- 精华
- 1
- 经验
- 311 点
- 金币
- 3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1-5-3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88
- 精华
- 1
- 经验
- 311 点
- 金币
- 3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1-5-30
|
在此先聲明一下下了,請不要再要求我拿什麼證據,拿什麼實例,拿什麼案例來了,文章對你有用你就揀去用,沒用看看批判一下也無紡,這是言論自由的地方,每人都有權發言的。相信也好不相信懷疑也罷!
發文者不用依依的要告知。
功課是自已要去做的,不是別人都必須幫你做出來的,有疑問要自子想辦法去查證,有不懂之處自已想辦法去搞懂。網路能通世界(最少在台灣是這樣)任何問題,問何東西都有辦法查得到的。
這是台南成功大學的教授所研發的,跟先前虹彩病毒的研究單位是不相同的單位,所以在下在發首文之前,就以誇張的口語道出,台灣的農魚畜牧業,醫療產業,不是大陸短時間內能勝過的,也不是有錢了就可以追過的。至於好像有人在質疑疫苗的使用方式,內文有輕輕說明了一下,精實的使用內容,可能有涉及到他的專利問題在裡面。
要知道得更仔細就上成功大學查一下他的mail或電話聯繫一下,看看他願不願意指導一下就知道了。
PS:此疫苗不是虹彩疫苗或是神經壞死疫苗,千萬不要搞錯了,這是集好幾種一般的病毒病菌的疫苗,所以在台灣養殖一般都很少在使用藥物的,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沒辦法台灣地方小,魚出魚池前要檢驗,到拍賣市場要檢驗,流通到市面還是要在檢驗,你只要一使用禁藥,馬上就被檢測出來跑都跑不掉,一被檢驗出你馬上變成養殖業者的公敵,因為報章媒體馬上就報導出來,此產品馬上爆跌沒人要。
成大生科所教授 楊惠郎 石斑魚口服疫苗,上看百億產值成大教授楊惠郎曾為台灣水產養殖找到出路,
現在他還要到紅海養石斑,屆時產值至少上看新台幣100億。 |
|
|
| | |
從台南鬧區的成功大學出發,半小時車程就能來到僻靜的安南校區。這裡有一座200坪的實驗場,正悄悄進行一場水產養殖革命。這裡是台灣唯一沒有病毒的魚類養殖場,更是世界少有。走進這座不對外開放的基地,牆上的白板記載十多項監控指標,從水溫、水質到燈光照射強度都一一記錄,大水桶裡養著兩萬多條如米粒的魚苗,100多條長達幾十公分的大石斑、大海鱺在池中悠游。「我們使用口服疫苗,不用抗生素,魚吃了便不易生病,」頭髮花白的生科所特聘教授楊惠郎解釋。
紅海養石斑 產值10倍台灣楊惠郎曾在國際《水產養殖》期刊(Aquaculture)發表魚用口服疫苗,是世界第一件有效預防魚病的案例,擁有台、美專利,可以改變養殖戶使用抗生素的習慣,引起了國際廠商注意,和他簽約獲取技術,也為台灣校園寫下跨國產學合作的一頁歷史。去年深秋,沙烏地阿拉伯創投公司DevCorp總裁詹姆斯.葛林伯格(James Greenberg)率領數名主管,和成大簽下合約。這家資本額約3000萬美元的公司在沙國南部養蝦,未來要在紅海飼養石斑、海鱺,其中2萬5000公頃的海域,相當於1∕3嘉南平原的面積,希望與成大團隊及台灣廠商開發。在實驗場內接待訪客,楊惠郎熱心地講解他的研究遠景:研發魚用口服疫苗,讓養殖魚類不再使用抗生素,就能確保人類飲食安全。「台灣有優良的水產養殖技術,成大生產的口服疫苗為水產業帶來希望!」葛林伯格就對楊惠郎表達高度肯定。楊惠郎表示,紅海緯度、水溫和台灣相近,適合國內養殖業者前往投資,以石斑為例,只要克服疾病,產值可從現在的10億台幣最少提高十倍。
克服產業瓶頸 吃餌就免疫就像人類一樣,病毒、細菌、寄生蟲是魚類最大威脅,影響了養殖業發展。20年前,台灣是草蝦王國,後來爆發白點病,王國之名在1990年代褪色。如今,肉質鮮美的石斑也面臨疾病問題,需要解決。台灣是石斑魚苗主要生產國,在國際間曾經占有八成市場,雖然經濟價值高,需求量大,卻不易飼養。一度鑽研人類傳染病防治的楊惠郎,過去就曾因為研究C型肝炎檢驗試劑,得過行政院傑出科技獎,跨入水產動物界後,能夠領先國際,發明魚用口服疫苗,就是源自他的創新精神。「人可以使用疫苗,抵抗疾病,為什麼魚類不能?」楊惠郎在20年前就這麼想。但是0.2公分的石斑魚苗,只有芝蔴點大,如何拿著針筒注射疫苗?楊惠郎進一步發揮想像:何不改為口服?於是查詢文獻,都找不到類似實證,只好自己動手嘗試。1998年,他找了共同就讀台大獸醫所博士班、研究豬結紮疫苗的林翰佑合作。然而,石斑魚苗養殖困難重重,連養殖戶都無法年年收成,楊惠郎連連失敗,每天都懷疑能不能成功。有一回,楊惠郎在海鮮餐廳吃飯,看到石斑能一口吃下硬殼蝦子,驚訝它們的消化能力,便聯想自己的口服疫苗必須做得精密,才能延長在魚腸道的停留時間,因而著手調整疫苗配方。也因為這分堅持,讓楊惠郎做出能防治好幾種病的多價型疫苗,吃了疫苗的魚苗不需使用抗生素,安南校區的石斑也愈養愈多,孵化率增加到15%,締造出台灣最高的紀錄。
科學腦企業心 立產學典範看到楊惠郎願意和業界分享研究成果,信大水泥便和他展開合作,跨足農業生技,投資上億元,在台南縣七股興建兩公頃的養殖場,複製安南校區的養殖模式,準備要販賣魚苗。信大董事長楊忠雄很信任楊惠郎,直說,「只有他能克服石斑疾病,拿到國際專利,很不容易。」「他和一般學者不同,能夠把技術應用在產業上,」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所特聘研究員吳金洌也看到楊惠郎的長處。十多年前,吳金洌覺得魚蝦疾病日益嚴重,又發現楊惠郎的疫苗研究十分傑出,鼓勵他進入水產疫苗,果然闖出一片天。推動民生產業的工業局研究員蕭亞玲和楊惠郎合作超過十年,她說,楊惠郎能以學術研究建立生技業的經營模式,是學術界的奇葩。楊惠郎64歲,還沒規劃未來的退休生活,他正計畫寫下產學合作的自身經驗,留給學生參考。與成大同事閒聊時,楊惠郎多次提及學生日後的出路,甚至鼓勵自己的畢業生離開台灣,到紅海去養石斑,愛護學生的心情流露無遺,看來他很希望開創的產學合作之路能後繼有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