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013
 - 积分
 - 3639
 - 主题
 - 1628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 
    温度对冬棚虾的影响:南美白对虾适应温度为18~35℃;生长温度为22~32℃;最适应生长温度是28~32℃;水温低于16℃时停止摄食,且长时间水温低于15℃时会出现昏迷,而致死水温为9℃。 
 
  白对虾冬棚养殖环境:较为封闭、光线弱、水体空气交换能力差、水温低、藻类生长繁殖缓慢、肥水难,养殖期间对虾生长慢、周期长等。因此在冬棚养殖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温性能、藻类的生长状况、水体与空气的交换能力、底层溶氧等。经多年在一线走访及与众多成功的养殖户交流中,总结出如下养殖技术要点: 
 
一.完善的保温设施 
   
  首先要选择口碑较好的专业搭棚队及优质的塑料膜,厚度应在0.7~0.8mm左右,这样能够避免在日后养殖过程中出现破损等麻烦,也能提高保温效果,并能抵抗5~6级左右的风力。    
 
二.选择口碑较好的优质虾苗 
  
  温棚内光线较弱,水温较低、水质不容易调控、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较长,所以选择口碑较好的优质虾苗是养殖成功的必要条件。经实践证明:选择口碑较好的品牌优质虾苗,不但具有摄食能力强、摄食速度快、减少饲料污染、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当水温在16℃左右时仍能摄食,这是一般虾苗所不具备的。   
 
三.水质和底质管理 
 
  “养虾先养水、培藻是基础、护底是关键”,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提倡的“水理”理念。 
 
  培藻环节:经众多养殖户多年来的经验证实:长期保持丰富鲜活的有益藻类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同时也能生产大量的溶解氧,使水质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在温棚养殖的肥水环节中,由于棚内光线较弱、水温低等特点,导致肥水相当困难,所以应选择抗低温、抗阴雨的肥水产品。如:坚持每7天使用一次能维持良好的水色。 
  养底环节:我们都知道池底是对虾生长的生活区和摄食区,也是高污染、高排泄集中区域,所以如何改善底部环境相当重要。由于冬天温度低、光照弱,加上薄膜折射掉一部分的光线使棚内藻类光合作用差,易造成水中溶氧不足和底部缺氧,一旦池底缺氧对虾就容易发病、偷死等,防控。  
 
四.投料及日常管理 
   
  合理的投喂应该是少量多餐;同时还要看天气的变化、冷空气强度、风向变化、水质及溶氧变化、虾体生理状况及病害等方面综合考虑。前期每天投喂2~3餐,中后期每天投喂3~4餐,总之要根据当天的天气、水温、水质、虾的密度以及实际摄食量等因素及时调整投喂量,坚持“少量多餐、日少夜多,水质好、水温高多投,反之少投,均匀投喂”的原则;如棚内气温过高则将两侧或四周塑料薄膜掀起,以确保棚内空气流通,并达到降温目的;如持续低温或冷空气来袭,则要将大棚封盖严密,以延缓水温的下降。另外,冷空气来袭时要加注地下水,因为地下水温度高且较稳定,可以提高养殖池水温度防止白对虾冻伤。换水时也要根据摄食量、风向变化、养殖密度及藻类情况等合理换水,切不可盲目大排大灌,一般每次换水不要大于50cm。  
 
  总之,决定冬棚养虾成败的重要因素为:水温、苗种、水质变化、底氧以及疾病预防等,所以重点是主抓“细节管理”和坚持“养护为本,以防为主”的方针。 
 
  
 
转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