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14610
- 积分
- 109
- 主题
- 3
- 帖子
- 92
- 精华
- 0
- 经验
- 109 点
- 金币
- 74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9-16
 
TA的每日心情 | 加油 2017-4-11 10:06 |
---|
签到天数: 33 天 [LV.5]常住居民I - 帖子
- 92
- 精华
- 0
- 经验
- 109 点
- 金币
- 74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9-16
|
春节刚过,新一轮的“倒春寒”如约到来。针对2016年早期的“掉苗”现象,我们交了不少的学费。有人放多次苗,最后还是密度不高,现做初步的总结,以期警示。
一般养殖户遇到1周内“掉苗”现象,均会找苗种方面的原因。在这只能说一半一半,苗场方面,相对信
任品牌苗场的质量;而放苗的准备工作依照如今的对虾养殖技术,相信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十分谨慎的,水质、
底质处理都相当完善了。
2016年遇到的“掉苗”现象,经过5-6月的现场实地调查,发现主要问题有:
1、体色发白,分节;
2、蜕壳不遂或双壳;
3、体色透明、肝胰腺及肠道不浅析或消失如玻璃虾;
对此,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连续月余的低温阴雨天,导致肥水不好水体的缓冲抗应激能力极差,水质不稳定,虾苗易造成连续性、应
激性蜕壳,出现双壳、软壳或蜕壳不遂等现象;
2、在低温阴雨条件下,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以及池塘底质向水体的释放速率较慢,造成
提供给虾苗和藻类吸收量相应减少,不能有效缓解虾苗连续蜕壳和生长的需要;
3、气候不好,投喂量不且虾苗采食量不多,导致虾体自身营养免疫力低下,造成“掉苗”;微量元素含量及
吸收障碍方面出现问题所形成。
若要从根本上要解决这样的状况,只能进行养殖模式的创新。所幸,2016年,北方沿海养殖区(天津、辽
宁、山东、浙江等)均有成功案例,实现早期小棚标苗模式(前期小棚标苗至外塘水温足够且天气稳定再放出
去养成),成功率达8-9成以上,且在7月前出虾60头以上,价格好、效益高。这样可以在小苗(3-5cm)避
免低温雨水的影响,保持水体的稳定性,营养及微量元素的供应充足,则确保在水温和藻类丰富的水体中,虾
苗体质健壮抗应激能力强,分苗成数高。
为此,厦门市科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在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后,及时给出合理处置方案,取得
较好的成果,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
1、增强营养,提高虾苗抗寒及抗病免疫力--“β-康泰(免疫多糖)、生命初元(虾青素)”
2、补充多种中、微量元素,辅助调理优良藻相,防治软壳、双壳--“生命微元(微量元素)、钙黄金(中
量元素)”
3、改良池塘土壤,促进底质中吸附络合的各种营养元素的释放--“底安、活性铁甲、生物解毒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