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宁德9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3日),《新闻纵横》报道了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到水口镇一带的闽江水面发生大规模死鱼现象,造成闽江江水腐臭不堪。而关于死鱼的原因,事故发生一个星期了,有关部门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山东郯城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
昨天,福建省有关部门对死鱼事件进行了会商。详细情况,马上连线一直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梁卫浩。
多部门专家会商无果 或于近日公布事件原因
主播:昨天的会商有什么结果,死鱼的原因是不是已经查明?
记者:昨天上午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厅以及宁德市相关专家一起会商,并没有拿出最终的结果向公众公开。从我们采访得到的信息来看,应该会在未来一两天内,由省相关部门公布。
昨天下午,由福建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带领的福建省调查组来到水口镇,研究对策。包括由省海洋与渔业厅牵头,负责迅速查明网箱鱼死亡的原因;认真倾听群众的合理诉求,尽量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为防止死鱼影响环境,影响闽江水质,当地政府连夜组织开展死鱼的打捞与无害化处理工作。
数千万尾鱼基本死光 损失惨重约两亿元左右
主播:目前,死鱼的趋势是否已经得到控制?你在现场采访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怎样的?
记者:黄田镇下游30多公里处的水口镇也出现了大规模鱼死亡事件,到昨天,数千万尾鱼基本全死光了,漂在闽江上,发出阵阵恶臭。这里养殖淡水鱼的规模比黄田镇大好几倍,损失也惨重得多,约在两亿左右。
负债累累的村民非常彷徨。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口镇的下游雄江镇,昨天也出现死鱼现象,跟黄田、水口两镇的情况非常类似。我们将密切关注。很多渔民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们现在最希望政府做的就是尽快的拿出水质和鱼体的检测报告,公布死亡的原因,让他们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闽江流域福建水口库区出现大面积死鱼(组图)
新华网福州9月3日电(记者 郑良)9月1日,闽江流域古田县黄田、水口水域开始出现大面积死鱼现象。经初步统计,截至9月3日,该江面区域网箱养殖鱼死亡涉及9000多箱,其中水口镇有8000多箱、黄田镇有1000多箱。目前,网箱养殖鱼的死因不明,省市县镇海洋渔业、环境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组织力量全力以赴调查原因。
古田县政府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据统计,此次死鱼主要是网箱养殖的草鱼、鲢鱼、白刀鱼等,位于闽江流域古田县黄田、水口水域。事件发生后,省市县镇和相关村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查死鱼原因、安抚受灾群众和组织死鱼的打捞掩埋等。
水口镇渔民林国伟、丁义华等人告诉记者,9月1日起,当地出现大面积死鱼,养殖的草鱼出现嘴唇突出,全身发白现象,不到2天时间,网箱的鱼就死光了。
湾口村渔民黄德兴说,自家养了2万尾草鱼,1日开始,网箱里的鱼大面积死亡,到3日已经全部死掉。在黄德兴的渔排上,记者看到,10个网箱里堆积着死鱼,恶臭熏人。
古田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事件发生后,福建省市县镇各级高度重视,省海洋与渔业厅、环保厅等相关部门于3日下午赶赴古田县水口镇一线与群众对话,并及时作出应急处理意见。市、县环保、水产、水利、农办等相关部门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生产自救和做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
据介绍,福建有关部门在充分了解灾情和群众的诉求后做出工作安排:省海洋与渔业厅牵头,由省环保厅、宁德市政府、古田县政府等部门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负责迅速查明网箱鱼死亡的原因;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倾听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制定灾后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的各项措施,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养鱼。
为防止死鱼影响环境,当地政府已组织100多人、船只20多只、挖掘机3部、车辆8辆、编织袋5000只和足够的生石灰,开展死鱼的打捞与无害化处理工作,并做好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