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125
- 积分
- 5324
- 主题
- 904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
本帖最后由 kook 于 2011-10-8 13:27 编辑
今年看到新闻报道,海南国庆期间两场台风把临高的深水网箱打坏了不少,今年年初金鲳养殖大增,大家对于上市的高峰期鱼价的走势还是比较担心的,而十月份正是金鲳大量上市的时候。这时候这些网箱被打垮,而且海丰、思远,都是当地网箱数量数一数二的公司!估计海南的金鲳没了一大半了!海南的加工厂还收不收鱼,去年就有听说海南的加工厂有往广东甚至广西收鱼,如果这时候加工厂为了完成订单收鱼,只有来广东、广西抢货了!养金鲳的又乐了!
看来预测一整年抵不过台风这么一吹明了啊!!!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更严重的是,临高的这些网箱很多还是依靠国家的项目扶持资金做起来的。据之前的了解,海南对这方面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网箱的费用基本依靠政府资金,而这次的台风过后,损失严重的业者怎么补充网箱,恢复生产,确实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从水产前沿去年的报道也大概知道,因为是项目经费支持建设的网箱,在分配网箱上,就曾有过一些的质疑,一些没有投入生产的人也浑水摸鱼的拿到网箱。这些闲置的网箱的主子都是上面有关系的,到了补偿环节未免也要捞一笔,这种现象谈如何杜绝未免显得有点天真了,只能说是同情真正受到损失的养殖户们!!!
纳沙尼格双重打击 临高深海网箱养殖全军覆没
临高近年辛苦培育的深海网箱养殖业惨遭“纳沙”、“尼格”两场台风接连打击,整个产业几近崩溃,目前急需资金扶助,补充网箱、恢复生产作业。
网箱漂至海边遭哄抢
10月3日傍晚,潮水正在退去,海南日报记者在临高新盈港看到,被台风“纳沙”从十多海里外吹来的100多口深海网箱,搁浅在后水湾各处,临高海丰养殖公司的100多名员工正在将连接网箱的粗木锯断,将网箱收回到拖船上,死去的金鲳鱼一片片漂浮在海面上。
海丰公司员工符亚五告诉记者,9月30日早4时许,公司员工发现后水湾有上百口海丰公司的深海网箱出现,网箱成几个集群,分别向湾内各处靠拢,其中有的网箱已撞上湾内的渔排。
海丰公司迅速安排人员抢救网箱。就在海丰公司人员抢救网箱时,漂至临高和儋州海边的100多口网箱,遭到海边各村村民哄抢。初步估算,被村民哄抢的金鲳鱼价值达千万元之多。
据了解,相关派出所曾出动民警维持治安,避免哄抢。
遭此台风前,海丰公司的268口网箱养满了金鲳鱼和少许军曹鱼,其中240口周长40米的网箱,每口箱中养有约2万斤金鲳鱼,28口周长60米网箱,每口箱约养有5万斤金鲳鱼。海丰公司已分别与三亚远眺公司和海南通威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预订交鱼日期是10月15日。谁料离交鱼日仅15天许,海丰公司即遭此劫难。
“纳沙”离去仅一天多,“尼格”又来,风雨给公司抢救仅存的网箱造成巨大困难。
两次台风,海丰公司有182口网箱被吹走和损毁,其中几十口网箱被吹往越南境内,踪影难觅。全部损失估计在6000万元左右。
多口网箱漂往公海
与海丰公司相仿,临高海鲟深海养殖公司同样因两次台风遭受灭顶之灾。
该公司经理王造延向海南日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共投放深海网箱214口,所有网箱均养有金鲳鱼,10月4日,该公司就要按订单交付已长成的金鲳鱼200多万斤,台风来前,这200多万斤鱼的货款已打到公司账上。
台风“纳沙”将该公司120口40米周长网箱损毁,30口80米周长网箱悉数损毁。公司不仅要退还货款,还要支付欠下的饲料钱1000万元左右。公司估算此次仅鱼的损失就达4000多万元。
海鲟公司损毁的网箱同样有100多口漂往公海,吹到临高和儋州海岸附近的近30口。目前公司120名员工也在全力抢救网箱。
“公司一条鱼都没收回来”
临高目前深海网箱规模最大的养殖联盟是临高思远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自有、公司加合作社、加养殖户的形式,投放有深海网箱和淡水网箱共计3900口(包括已办理产权证和未办证网箱),其中企业自有网箱2060口,合作社加养殖户800口,淡水网箱1037口,均为周长40米的深水箱,海水网箱主要养殖金鲳鱼,淡水网箱主养罗非鱼。
受两次台风影响,思远公司目前深海网箱中的50%被风浪卷入外海丢失,其他网箱冲回到岸边损毁,而淡水网箱全部损坏。2万吨金鲳鱼归于大海,就要收获的1万吨罗非鱼全部跑进水库。
比海丰公司和海鲟公司更悲惨,该公司订单收鱼期是10月1日,遭遇台风时,鱼刚好已到上市日期,公司正准备收鱼。初步估算,两次台风让思远公司鱼产品和网箱设施损失不少于9亿元。
思远公司总经理郑立刚痛苦地告诉记者:“公司一条鱼都没收回来。”
走出资金困境成最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到今年6月,临高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当月网箱数达1172口。因为产业前景好,收益可观,临高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非常高,网箱投放数量每日俱增。而深水网箱养殖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比在港湾内传统网箱(渔排)养殖的农户收入高出20%左右,每户渔民年均纯收入约15万元,深水网箱养鱼基地已成为临高渔民的“水上银行”。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台风“纳沙”强度超过深海网箱技术承受的12级风力,达14级和15级,虽有提前预报,但要想在三五天内转移数量如此之巨的网箱确是人力所不能为。几家公司都在接到台风预报后,对网箱实行了加盖处理,但效果甚微。
此外,目前网箱在海上多以打桩方式固定,如果换成抛锚的方式固定,损失会少许多。但是,因为网箱投入成本已经很高,抛锚固定成本又高出打桩成本更多,早期投资(后撤资)的海南中油深海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部采用了打桩固定,而后来者也学着前者的方式固定网箱。
目前深海网箱养殖业恢复生产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因银行此前不做此类产业抵押贷款,临高民间资本遭此一劫也很难在短期恢复元气,如何走出资金困境成为最大难题 |
-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