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94|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昌福教授言论

  [复制链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1:28: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氧化氯片剂在兽药中没有获得批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所谓二氧化氯片剂作为兽药是非法的!未获得批准的原因有主要两个,一是生产时很不安全,二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消毒效果!我自己也试验过,与二氧化氯制剂相比,片剂的消毒效果很差,用于池塘水体的消毒时几乎是没有效果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10 + 15 辛苦楼主总结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9 21:31:1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看到陈教授的言论,我真的不敢相信,居然市面上的二氧化氯片剂无效?但我相信陈教授!陈教授是最脚踏实地的人。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9 21:43:56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我不推荐二元的二氧化氯。我觉得一元的更好一些,不仅使用方便,也很安全。我们做药敏试验是原料药,制剂难以做的。正确的添加方法是在确定药物的用量后,将全部的药物家在平时投饲量的1/2用量的饲料中投喂,即可,注意一天只投喂一次。

——陈昌福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4
发表于 2011-10-19 21:47:45 |只看该作者
您是在网箱内饲养鲢吗?用不用饲料?如果是鱼体没有寄生虫的话,就不要使用杀虫药。对水体消毒是必要的,挂篓的方法可能是难以凑效的,可以采用定期在网箱周边泼洒消毒剂的方法进行。另外,不知道您是否投喂饲料?如果是投喂的话,最好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连续投喂4~5天,这种疾病时可以控制的。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5
发表于 2011-10-19 21:50:13 |只看该作者
关于罗非鱼的链球菌病,我也到过一些养殖现场看过疾病,在部分场合也说过一些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一种已经比较明了的疾病,而且只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为什么现在会弄成这样的状态,的确是值得业界进行反思了!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有道理,说在这里,供网友批评指正。
      由于在我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对教授和研究员水平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以发表文章的数量和档次确定的,掌控的科研经费和发表文章的数量直接关系到职称的晋升和新的科研经费获得以及各种荣誉的获得与否。所以,这些人忙于做高深的理论研究,发表高水平的文章,利用各种关系获取更多研究经费等,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我们总不能要求他们不听党(可能说决策部门更合适些?)的话,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吧?总不能希望他们申请不到科研经费,获得不了更高的荣誉吧?总不希望他们失去争当院士的雄心壮志吧?
      当科学研究人员在确定罗非鱼的链球菌病是是由于链球菌引起的以后,他们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他们关心的了。因为后面的治疗问题无非是一个选择药物和使用药物的问题了,即使做好了也发表不了高层次的文章,而且费时费力还可能落不了任何好评。所以,他们不涉足这部分内容的工作,不愿意花时间在吃力不落好的事情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们没有选择药物和使用好药物的知识和条件,他们饲养的鱼类一旦发生疾病后,就只能“病急乱投医”,听从一些企业“技术服务人员(在此仅指没有资质的不良者,真正为养殖业者服务的技术服务人员不在此列)”忽悠,这种药物不行就采用哪一种,或者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谁来帮助他们完成正确地选择药物和使用好药物的工作?
      我们还要感谢科学研究人员义务完成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协助水产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一些水产动物的防疫措施。最近几年来,与水产养殖相关的一些法规已经相继颁布,如《动物防疫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等,如果真正按照这些法规中的要求去做了,控制疾病流行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问题是: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们没有能力完成这些法规中的相关内容,他们甚至不知道有些什么相关法规及其相关规定......!谁来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法规内容和实施其中的相关规定?
     其实,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投入巨资“武装”县、市级的水产动物防疫相关的实验室了,至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设了500个以上的实验室,提供了足够开展工作的仪器设备和“采样车”.......。遗憾的是,就我所知这些仪器在大多数地方任然在包装箱内睡觉,而“车样车”确实快累死了!
     总之,我们不要再责备那些听党的话、积极要求上进、千方百计申请科研经费、大量地撰写高水平文章(大多是洋文的,大多数养殖业者是难以知其所以的)的科学研究者了,因为他们也实在是不容易的!而在这个方面如果需要做点改变的话,也只是需要相关部门改变评价体系中的部分内容而已。
     我们也不要再责备水产养殖业者不懂科学技术,滥用药物而造成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了,因为她们实在是不容易的!她们需要知道哪些药物对控制他们饲养的水产动物发生的疾病是有效的,在他们池塘中存在的致病菌对各种药物的抗药性有什么变化等,他们需要执业兽医为他们饲养的水产动物诊断、治疗疾病,因为按照我国已经出台的《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规定,如果他们自己决定买药物或者治疗疾病都是不合法的。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6
发表于 2011-10-19 21:55:51 |只看该作者
黄颡鱼的红头病是由迟缓爱德华菌引起的!是从食物中来的,可以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7
发表于 2011-10-19 21:58:11 |只看该作者
一元二氧化氯与片剂不是一个概念,二元二氧化氯说的含量达到40%以上只是一个概念性错误而已!不可能有这样的二氧化氯产品。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因为环境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科学评价,专家层面没有批准其作为渔药使用。可能要被禁用了。这种药物的确是很容易导致抗药性的生成。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8
发表于 2011-10-19 22:00:57 |只看该作者
您说的出血病,我不知道是指的什么鱼的疾病?因为通常说的“出血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而由细菌引起的“出血病”(也成为“细菌性败血症”),是可以感染很多种鱼类的。前者只能预防,包括采用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真正发病以后,药物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后者是可以治疗的,采用池塘水体消毒,同时内服对致病菌具有良好效果的抗生素就能控制这种出血病了。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9
发表于 2011-10-19 22:03:53 |只看该作者
陈老师,您好,您说海水小瓜虫的处理方案上,能说下硫酸铜的使用浓度和浸泡时间吗?
——浓度0.6毫克/升,时间依鱼体状况而定。看见鱼受不了时就“解放”他们,不要直盯手表不看鱼哦。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0
发表于 2011-10-19 22:06:25 |只看该作者
关于硫酸铜的使用:
不仅是无鳞鱼,其实,其他的鱼也是一样的。这是因为硫酸铜中的酮离子可能导致鱼类鳃组织“棍棒化(不好意思,这是日本人的说法)”,从而影响到鱼类的呼吸效率。严重是可能导致鱼类抗病力下降或者因为缺氧而死亡。因此,建议在一个水体中最好不要多次使用硫酸铜。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1
发表于 2011-10-19 22:08:45 |只看该作者
我在实习的时候,师父告诉我用药的2个基本原则:不伤水为原则,不伤鱼吃食为原则。
——您的师傅说的有道理。但是,“不伤水、不影响鱼吃食”,这样的药物可能是比较少的。因为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的特殊性,我们治疗疾病往往是以改变水体理化特性,达到间接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目的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对水是会有影响的,同时也会对水体中的微生物等产生影响。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2
发表于 2011-10-19 22:10:33 |只看该作者
陈老师,想问下草鱼从夏季以来较为明显的赤皮病现象,每天一两尾鱼的死亡,很烦心,该怎么办?
——如果您养殖的草鱼很多,死亡数量占养殖群体数量的比例比较小的话(0.2%一下),建议您暂时别用药物治疗。只是将池水消毒就可以,如果养殖的数量本来就少,死亡数量超过了0.2%,建议您选择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药物(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投喂一个疗程,应该是可以将死鱼的现象控制下来的!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3
发表于 2011-10-19 22:12:34 |只看该作者
请您注意: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时,我们都是按照鱼体重计算用药量的,即每公斤鱼用多少毫克药物,而不是按照您说的每吨饲料中加多少药物。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温度不同吃食量是具有很大差异的。
      孢子虫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是肯定的。
      我做过盐酸氯苯胍治疗鲫孢子虫的试验,获得了很好的试验结果。我没有做过中草药杀灭孢子虫的试验,因此,不便说中草药是否具有治疗孢子虫的作用,很抱歉!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4
发表于 2011-10-19 22:13:47 |只看该作者
对水产养殖动物而言,应激性刺激因子实在是很多的!
      如:温度变化,水质变化、饲料营养成分变化,等等,均可能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应激性刺激,从而使水产养殖动物发生“应激反应”。
      当水产养殖对这些应激因子产生的反应超过一定阈值,机体就会出现异常症状,这就是病症了!
      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吧!某日因为气温突然下降,对人体而言,突然降温就是一种应激因子,一些身体抵抗力差一点的人们就可能因此感冒,感冒就是受不了这种应激性刺激发生的,感冒后发烧就是感冒的症状之一,也就是温度突然变化,引起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
      我们学习养殖技术,其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实质就是为了减少对养殖动物的应激性刺激。因为这种应激性刺激越小,就对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越是有利。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5
发表于 2011-10-19 22:15:25 |只看该作者
养殖黄鳝的饲料蛋白含量很高,养殖水质容易变坏是正常的。我建议您经常采用二氧化氯泼洒为宜。因为二氧化氯是良好的消毒剂,而且对黄鳝的刺激性小,还有除臭的功能。
      微生态制剂是由活的微生物制备的,其微生物种类很多,功能各异,选择对了对治理水质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随便抓来一种就往水体中泼洒,这样就只能是“撞大运”了!用好了是偶然的,使用效果不好则是必然的了。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6
发表于 2011-10-19 22:16:26 |只看该作者
将5毫克/升浓度的二氧化氯直接泼洒在蓝藻形成的“水华”层上,可以杀死大部分蓝藻。您可以在网上查一下,二氧化氯在作为自来水的消毒剂时的主要功能就是杀藻(主要是蓝藻)。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17
发表于 2011-10-19 22:18: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渔华佗

片剂这件事,在业内好像争议很大,楼主这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8
发表于 2011-10-19 22:20:16 |只看该作者
这位技术服务人员说的“养殖南美白对虾一定要多肥水,明天卖虾,今天还要肥水”,可能是为了维持养殖水质的稳定性,减少因为水质变化对养殖对虾的应激性刺激。我认为这个方法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也具有合理性的。但是,“他说养殖虾,是不需要消毒的”,这种说法就不一定了,如果水质调节的很好,不消毒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水质恶化,水体微生态结构紊乱,不利于对虾生长了,就需要消毒的啊!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9
发表于 2011-10-19 22:21:17 |只看该作者
采用杀虫药杀灭鱼体外的寄生虫一般不存在连续用药几天的问题,通常是一次就够的。
    只是对于锚头鳋这类甲壳类寄生虫,它们具有比较特殊的生活史,如果要对它们“斩草除根”的话,一般需要间隔5天作用用一次药物,并且连续使用三次,以分别杀灭它们在不同生活史时期内(老虫、壮虫和童虫)产下的卵孵化出来的幼虫(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6

听众

15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5
精华
5
经验
1526 点
金币
1790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20
发表于 2011-10-19 22:22:02 |只看该作者
微生态制剂是好东西,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类制剂的适用面会越来越多的!
    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将来的某个时期,现在的抗生素及其各种药物、肥料、食物与饲料、环保制品等,均可以用微生态制剂取代!因为微生物的能量和能力是无穷的啊!
——陈昌福答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