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22147
- 积分
- 38
- 主题
- 9
- 帖子
- 29
- 精华
- 0
- 经验
- 38 点
- 金币
- 58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0-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29
- 精华
- 0
- 经验
- 38 点
- 金币
- 58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0-24
|
草鱼的市场价格持续稳定,特别是2008年鲤鱼养殖成本增高,市场价格偏低,而且产品滞销,一些饲料企业积极宣传和引导养鱼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加大草鱼放养比例或向精养方向发展,养鱼户想养草鱼而不敢养,因成活率低而得不偿失。
草鱼在人工精养条件下发病率极高,防与治未成规范,一旦发病养鱼户一般采取减少投喂量或停食的办法来控制死亡,既影响饲料的销售进度,又延误上市时间,甚至影响当年收益。若自养二龄以上的草鱼种,会延长养殖周期,或购买二龄草鱼种饲养商品鱼,规格大、份量重、投资大,增长倍数低,要考虑购种价格与商品鱼上市价格的市场风险。
如何提高一龄草鱼饲养商品鱼阶段的成活率,笔者将2001年至2008年推广草鱼免疫防病技术的经验,总结成“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操作方法和体会”,可供饲料推销员、技术服务员和养鱼朋友分享和参考。
一、养殖前景
中国农业全搜索网讯 近几年北方地区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地区间商品鱼外调平衡关系减缓,传统的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消费市场需要,草鱼在淡水常规饲养鱼类中,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养殖前景看好。
1、水产品在餐饮原料市场,流行菜式占统治地位。而餐饮市场是食品消费市场的重要战场、前卫战场。任何水产品想在中国食品市场占一席之地,首先必须敲开餐饮业的大门,只有当你的养殖产品被一种流行菜式选中,你的产品才有足够宽广的市场。以草鱼为上等原料的水煮鱼、酸菜鱼、火锅鱼等菜式风行餐饮业。尽管近几年淡水鱼价走势低迷,但草鱼价位走势持续平稳,没有像鲤、鲫鱼价格大起大落,产品滞销。
2、节粮型养殖,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的大国,人与饲养动物争粮的矛盾仍然突出,倡导发展节粮型养殖业是方向,草食性鱼类是其中之一。
3、中国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国,饲料的动物性蛋白源目前主要是鱼粉,而鱼粉受资源量影响,价格将居高不下,增加了饲料成本,也使养殖成本增高,草鱼的饲料动物性蛋白源要求低,只要做到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就能满足生长需要。饲养草鱼会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动物性蛋白源,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养殖项目。
4、受国际能源、粮食危机和极端季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产品的价格将成持续上升趋势,饲料原料也将保持高价位运行,养殖成本难以降低。饲养草鱼饲料来源广,可以采集、种植青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减轻市场风险。
5、北方地区以鲤鱼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调整养殖品种结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有优势条件的养殖区域,应发展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推广无公害养殖,并通过产地认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养殖业。
6、草鱼抗病能力弱,发病率高难以有效防治,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只要掌握发病规律,敢于运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合理安排上市时间,财富的大门才会想你敞开。
二、发病规律
掌握和了解草鱼的防病规律、危害和防病现状,为选择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1、病害种类:草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极容易患病毒性鱼病和细菌性鱼病,这些疾病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养殖水体、患病鱼体、死鱼和生产用具传播。
(1)病毒性鱼病,由呼肠孤病毒,草鱼出血病毒引起,称草鱼出血病,是饲养草鱼从鱼苗下塘到成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疾病,死亡率可达70%以上。
(2)细菌性鱼病,主要有烂鳃、肠炎、赤皮病,其病原体有报道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卢克氏耶尔森氏菌致病引起;也有报道由柱状屈尧杆菌、粘球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引起,由于致病菌种类多,数病并发,治疗难度大。
(3)低温阶段容易引起水霉病,高温阶段由于水质恶化引起鳃霉病,死亡率很大。
(4)因用药和饲料选择及投喂不当引起的代谢机能疾病(肝胆综合症)。
(5)寄生虫病:有车轮虫和千毛虫病,三代虫和指环虫病,绦虫和锚头蚤病。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可引起大量死亡;成鱼饲养阶段影响吃食和生长,并诱发烂鳃和肠炎病;商品鱼阶段,锚头蚤影响商品外观。
2、流行情况:
(1)流行季节: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底,10月上旬仍有流行,8月份为流行高峰季节。因各地气候差异南方一般在麦黄李熟,北方一般在杨絮飘落季节开始流行,至白露节前后结束。
(2)环境条件: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浅水塘、高密度精养塘发病为急性型,来势凶猛,发病后3-5天内即出现大批的死亡,10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期。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和套养草鱼比例小的成鱼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尾到十几尾,死亡高峰请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可持续到10月份,如遇恶劣季候、水质恶化可转为急性型。
(3)饲养阶段:最容易患病毒性出血病并造成大量死亡的是当年10厘米左右的草鱼种,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近年来也有报道草鱼寸片下塘时发生此病,几乎全军覆没。商品鱼饲养阶段以100-500克左右的鱼种尤为突出,其中以500克左右死亡率最高。二足龄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也患病,但发病率低,发出血病的几率很少。
3、防治现状:草鱼的鱼病防治,提倡“防重于治”,尽管采取了定期或不定期的预防措施,往往事与愿违,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阴雨绵绵、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率高。就目前而言,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几乎是无特效药可治,往往是“老三病、出血病和肝胆综合症并发,治疗效果甚微,一种方法在这口鱼塘得到治疗,采取同一种方法在另一口鱼塘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减轻,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免疫是目前防治老三病、尤其是病毒性出血病唯一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食用鱼的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界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据报道在日本未经免疫的养殖鱼类,不得发放养殖生产许可证。笔者从2001年以来,在天津、唐山、北京、任邱等地推广免疫防病技术,饲养草鱼商品鱼成活率一般可达85%以上,有的可达95%以上,部分地方的养鱼户已养成注射免疫的习惯。2008年受北京市通州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的邀请,在永乐店镇召开现场演示会,推广无公害养殖,减少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并在区电视台新闻节目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