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MPT及DMT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其一、最近在和用户的交流过程中,有些朋友反映从其他渠道获得的DMPT(二甲基丙酸噻亭)存在热稳定性问题,在80℃下出现分解,而一般水产料制粒过程中瞬时高温可以达到120℃,需要测试其稳定性。 经实验证实, DMPT在105℃干燥温度下加热1小时,产品稳定,损失量小于1%。125℃下加热半小时,也不存在热稳定性问题,但当温度高于128℃时,产品开始熔化并有分解现象。 结论:DMPT不存在热稳定性问题,能够满足水产颗粒饲料的加工工艺要求。我们怀疑朋友拿到的样品不是真正的DMPT,欢迎对此有怀疑的朋友和我们交流,我们可以提供相关的鉴定。 其二、你知道DMT的甲基供体功能吗?
目前,大家关注的只是DMT在水产领域的诱食功能、蜕壳促生长功能,很少有人去关注它的甲基供体功能。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由于前期蛋氨酸价格20多元/Kg的时候,而目前市场上的DMPT(应该说是DMT)的价格在30多元/Kg,强调DMT的甲基供体功能替代蛋氨酸显然没有经济意义。但目前的状况是蛋氨酸价格达到40元左右/Kg,而DMT只有30多元/Kg,且其诱食效果是甜菜碱的5倍以上,用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就不如用DMT替代。
DMT和DMPT的区别释疑如下:
| 区 别 | DMPT | DMT | 1 | 名 称 | 2,2-二甲基-β-丙酸噻亭(Dimethylpropiothetin) | 2,2-二甲基乙酸噻(Dimethylthetin)、硫代甜菜碱(Sulfobetaine) | 2 | 简 称 | DMPT、DMSP | DMT、DMSA | 3 | 分子式 | C5H11ClO2S | C4H9ClO2S | 4 | 结构式 | | | 5 | 外 观 | 白色粉末状固体 | 白色针状晶体 | 6 | 气 味 | 淡淡的海洋气息 | 稍有些臭味 | 7 | 存在形式 | 自然界广泛存在,特别是藻类—软体动物—磷虾—鱼类食物链中 | 自然界很少存在,仅极少数的几种藻类中 | 8 | 所养殖的产品风味 | 带有典型的海产品风味,肉质鲜美 | 稍带不愉快的气味 | 9 | 产品生产成本 | 高 | 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