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黑中介串通垄断市场压价,养殖户怎么样才能获得议价话语权?

2018-7-8 17:23|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48217| 评论: 0|原作者: 李钒|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报道,近日,国内持续的低虾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在讨论虾价为何低的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市场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前看似不起眼,但现在也恰恰说明了当前水产业的松散性。这一次,大家将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报道,近日,国内持续的低虾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请回顾文章《养殖户很受伤!虾价暴跌不只有走私的原因,还有这些重要原因!网友:7月1日后预计虾价会再次下滑》、《“八两秤”成潜规则,60头的虾成了80头,这里的虾农为何只有卖或“等着被卖”的选择?》。在讨论虾价为何低的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市场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前看似不起眼,但现在也恰恰说明了当前水产业的松散性。

  这一次,大家将矛头指向了中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中”或“虾中”。


  中介疑似集体垄断市场,联合压价

  据消息人士介绍,当前部分养殖区存在一种现象,比如广西当地有些虾中,以前互相竞争,现在都形成联盟了,有自己的群,统一定价,一个虾中看了这塘虾,整个圈子都知道,给不出好价格。他认为这种行为相当于集体垄断,市场失去了自由竞争,最终受伤害的是养殖户。

  这并不是一个人的说辞,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

  网友1:现在的九八佬(中介)吃差价不少于五元钱一斤,在合浦党江,九八佬结成团伙,一塘虾如果一个九八佬抛过了,叫其他九八佬抛也是同样头数,而且价格只低不高,这是九八佬的潜规则,虾农知道挨斩也无可奈何。

  网友2:现在收虾老板同区域虾中串通,一个虾中看过虾报价后其他虾中都报低价集体分钱,垄断经营。

  网友3:水产养殖品的致命弱点,如果你的虾有什么问题价钱不合适不卖的话那只有等死,所以就把价钱压得死死的。总讲到头来都是虾农担风险,虾难养,养到大虾,虾中在秤上做手脚,八两秤做一斤用,有的还不止是八两,还是七两呢!希望有人出来管管,还虾农一个公正,合理的秤。

  网友4: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灾:虾中垄断市场,这个虾还怎么养?

  网友5:希望当地有人出面组织有当地所有的虾中集中组成一个公司,虾中们要持有上岗证,才有权力到虾农那看虾,这样子就有人管他们了。秤不公道,虾农可以投诉他们公司,有关部门可以监督他们,就得像你开车,必须要有驾驶证。有人监督他们,虾农们不就可以看到透明价了!公平,公正!

  网友6: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市场环境不成熟,供大与求,否则还不是买家说了算吗?

  网友7:我自养自捉到市场卖,除开发病太急之外。上次1500斤60头的虾自己抓到市场卖居然多卖一万元,中间商太黑心了。

  网友8:希望当地对虾协会规范交易市场,提供相关协议保障,积极应对并维护养殖户切身利益,必要时公布黑虾中介名单。

  网友9:以前海南也出现这种情况,本地虾中联合起来,不让外地虾中进来,一手垄断市场,有的虾中想收虾也不敢过来收。还串通起来以各种理由不收虾,最后我只能以他们出的价格贱卖了。

  不单是对虾市场,在鱼市场同样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之前就发生过中介谎称养殖户所养的鱼药残超标,从而压价收鱼的事件,而该客户说自己根本没有喂过此类药品,怀疑是中介从中作梗,乘机压价获取暴利。

  可以说,销售和流通的不透明,已经成为水产品乃至农产品最致命的环节之一。

  注意,中介的惯用伎俩

  我们经常说,不但要养得好,还要卖得好,但是往往到最后销售的环节,却又是备受煎熬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对于新手或者外地人,他们往往栽在了“中介”这个游戏规则上。

  套路一:危言耸听,营造掉价氛围

  一般养殖户卖鱼(虾)就是卖涨不卖跌,预期很重要,所以中介就是希望营造市场行情不好的氛围,制造紧张的氛围,以此压价并促进成交。

  套路二:按兵不动,营造供大于求紧张气氛

  当行情一般的时候,中介可能会集体不出动,打电话怎么也不接,或者找理由推辞,营造一种供大于求的紧张气氛,最后养殖户只能苦苦相求,低价贱卖。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新手和外地人身上。

  套路三:卖鱼虾时无理压价

  这种情况很多养殖户可能都遇到过。在看鱼(虾)时以各种理由如卖相不好、数量少压价,最恶劣的是到卖鱼(虾)时,临时找出一系列理由压价,鱼(虾)已上塘,再回塘又是损失,养殖户只能选择割肉出售。交易风险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但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养殖户只能忍气吞声。

  套路四:弄虚作假,骗秤

  这种现象似乎很多地区都有,第一是在看鱼(虾)时在秤上做手脚,将鱼(虾)的规格拉低再出低价收购。更为恶劣的是,有收购商以换秤砣的方式缺斤少两,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套路五:中途停止交易

  比如说双方口头协议要卖3塘鱼(虾),但是卖了1塘以后,中介以各种理由不再收鱼(虾),或者本来说抓1万千,最后只抓了5000斤就收场,甚至不惜以不要订金的方式停止交易。但养殖户已经降低水位或撤了增氧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套路六:打样不公平

  中介在打样时专挑离料台远,鱼虾规格小的区域打样,造成鱼虾整体规格偏小,中介趁机压价。


  中介的作用不可否定,但市场亟需规范

  养殖户辛辛苦苦养殖几个月,都希望有个好收成,赚个盆满钵满,特别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更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顺利的流通过程,减少自己的损失,但最后被中介巧夺豪取的事近年来却时有发生。

  确实,水产流通中介的出现,对于我国松散的水产业来说的确为这个行业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不但衔接了生产与市场,实现了水产品的顺利流通,同时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他们从中赚取服务报酬无可厚非。中介在养殖户和收购商之间博弈,协调双方,达成协议。但生意总是要双赢甚至三赢才能长久,倘若中介要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牟利,那终究并不会长远。

  话说回来,对于中介这个报酬如何才算合理,这个市场如何才能规范,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回到开头这个问题,中介联合垄断是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吗?肯定不是,但如果这种情况普遍且恶劣,肯定会给局部市场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流通中介有没有操纵市场价格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水产养殖市场还是有一种浮躁的心态,流通中介只不过是做交易的人,他们并不是房价暴涨暴跌现象的根本原因,他们不过是通过买卖房屋来赚取差价或者说是佣金。中介也承担了部分市场风险,但讨论重点并不是“中介”,而是我们如何面对“联合垄断”造成市场不规范这件事。未来,养殖户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也会继续讨论如何规范水产品流通这个话题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关键字】:中介    水产    水产养殖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