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国中西部主要大豆作物区遭遇了25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虽然播种面积出现增加,但是单产情况可能会比较糟糕,推动价格大幅上涨,6月下旬至今,外盘大豆累计上涨近200美分,目前11月合约价格在1530美分附近展开震荡;国内现货价格跟随外盘出现飙涨,目前华南地区豆粕价格集中在3840-3900元/吨,较上月中旬上涨超过300元,接下来行情可能如何,简要分析如下:
11日USDA(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中对大豆数据的最大调整是对单产的预期,仅有40.5蒲式耳/英亩,远低于6月预期的43.9和市场平均预期的42.3,单产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调整,足以证实炎热干燥的天气对作物构成的影响,新作产量供应预期持续阴霾。另一方面,因为价格的高涨,USDA同样下调了美豆的压榨和出口需求,新作结转库存1.3亿蒲。单说本次报告的话,因为单产的大幅调整,数据是非常的利多,但是反应的盘面上虽然出现一定的涨幅,终因获利平仓的影响而收跌,另一方面,或者是市场更为关心的是本次单产如此大幅调整之后,后续的调整空间是不是再有?这也是促使部分资金获利平仓的主要原因。单产是否还存在调整的空间?或者说是否能继续被下调,目前还无法定论,因为单就眼下的季节来说,天气对单产的影响还停留在预期下降上,一场有效的降雨足以缓解这些问题。 国内供需比较稳定,6、7月份大豆到港量较大,截止到6月底进口大豆库存能在700万吨附近,供应量充足,7月预计大豆到港量约540万吨,而最近几个月国内进口大豆压榨量在510万吨附近。下游需求保持稳定,生猪价格弱势盘整,其他养殖产品行情也比较稳定,饲料销量各有增减,表现突出的水产料,目前处于水产养殖旺季,但对豆粕需求来说,影响不大。国内供需矛盾可能会出现在9、10月份,因为根据笔者跟踪的数据显示,后面几个月大豆到港量急剧下降,8、9月份合计约在900万吨,而彼时需求相信不会更差! 对于国内豆粕现货而言,建议市场谨慎操作,饲料企业及养殖户最好能有20天左右的库存,如果不足,目前也不建议大量追涨,完全可以随买随用,贸易环节这时也不再建议大量做多,主要是基于对上行高度的不确认,不妨看盘面如何震荡,再做更多打算。(中国饲料在线 李树昆)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