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广东龟鳖资源摸底调研报告

2012-9-4 08:31| 发布者: 水宝宝| 查看: 56637|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全省龟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摸底调查是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管理处下达给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的项目。2012年8月,笔者深入龟鳖养殖主产区,先后到达东莞、惠州、茂名、湛江和阳江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全省龟鳖资源及其开发利 ...
广东龟鳖资源摸底调研报告(上)

 

文/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钟小庆  

 


  全省龟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摸底调查是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管理处下达给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的项目。为保证该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龟鳖行业协会已经下文要求全省各地级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龟鳖养殖主产区开展龟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摸底调查工作。根据其报送的材料和填报的统计表,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决定深入龟鳖养殖主产区尤其是生产第一线,通过调研,作进一步的查证和修正,以便全面、准确掌握全省龟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就此,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会长蔡雪芹率领协会通讯特约编辑、记者钟小庆于2012年8月14日至15日到东莞、惠州作专题调研。
  
  调研采用集中座谈、现场参观和填报统计表三种形式进行。
  
  一、基本情况
  
  1、东莞市。时间是2012年8月14日上午。省龟鳖养殖协会调研组一行驱车到达东莞虎门,在此见到了市龟协会会长何友抗、常务副会长卢惠潮以及会员袁金标,并与之举行座谈。
  
  该市是龟鳖养殖主产区。
  
  一是该市是高档龟类像金钱龟、石金钱龟、广东草龟和黄缘额龟集中养殖和消费地区。根据何友抗会长介绍,东莞市从事金钱龟养殖的约有250户,但是很多人未领证,年平均孵化繁育苗种2000—3500只,从事石金钱龟养殖的有400—500户,和金钱龟养殖一样,绝大多数养殖户未领证,年平均孵化繁育苗种30万只。近年,黄缘额龟成为热点,市场流通总量达5万只。在东莞调研时,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调研组一行人实地参观了何友抗会长家庭式金钱龟养殖场,其中包括亲本种龟池和保温育苗室。
  
  二是该市拥有绿卡实业有限公司这样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龟鳖养殖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还是国家级中华鳖和中华草龟良种场,拥有800万只中华鳖苗种、300万只中华草龟苗种和60万中华花龟苗种能力,年产无公害商品龟鳖400吨。
  
  2、惠州市。时间是2012年8月14日下午。省龟鳖养殖协会调研组一行首先驱车到达惠州市博罗县杨桥镇,在此见到了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惠州李艺金钱龟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艺。李艺是广东乃至全国金钱龟养殖大户。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调研组一行听取了李艺的工作汇报。根据掌握情况,他指出全国金钱龟总量约有60万只,广东约有20—30万只,其中亲本种龟3万只,年育苗4万只,以博罗县为例,年产金钱龟苗种1万只;按照种群规模,拥有500只以上亲本种龟就是大户了,全省不超过5户,拥有亲本种龟200—500只,全省约有15户,绝大多数都是散户、小户,而且不论是大户还是小户大家都不愿公开。随后,调研组抵达惠城区马安镇横河村,见到了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刘财灵,听取了他就惠州市中华鳖养殖业作的情况汇报,惠州市是全省中华鳖养殖主产区,主要养殖生产高档优质大规格生态中华鳖,全市中华鳖养殖面积6500亩,年育苗300万只,像他的财兴实业有限公司,拥有养殖面积3700亩,2011年共繁育中华鳖苗130万只,生产普通商品中华鳖300吨,优质大规格雄性中华鳖426吨;培育鳗鱼苗800万尾,生产商品鳗315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045亿元。其中注册商标为“惠绿源”牌中华鳖全程按照无公害绿色健康养殖标准生产,从2005年起,连续多年被国家绿检中心检验鉴定全部合格,2011年被评为惠州市名优产品。
  
  2012年8月15日上午,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协会会员杨宗韬的惠山水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并在其陪同下,在惠城区平潭镇示范农场参观考察了协会会员杨华德、杨鹏父子的三华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中华鳖养殖基地,听取了他们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开展高档优质大规格中华鳖养殖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二、问题及建议
  
  1、高档优质天然野生龟类资源已枯竭。根据东莞、惠州两地金钱龟养殖和经营大户反映,目前,像金钱龟、广东草龟和石金钱龟等高档优质天然野生龟类资源已经枯竭甚至绝灭,表现在近年在广东省野外已经没有发现该类龟类的踪迹,由于不断损耗,即便被成功驯化人工养殖的野生亲本种龟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亲本种龟、苗种和商品龟都是人工选育、繁育和养殖生产出来的。该基本态势说明,龟鳖类已基本脱离自然环境,在人工营造的仿生态或工厂化环境中生长、发育、繁衍,和家禽家畜一样,成为人们养殖的普通经济动物。该态势还决定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就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政策措施。
  
  2、保护资源促开发,发展养殖促保护。首先是政府主管通过实施专项资金补助,制定标准和要求,分类分级建立健全高档优质珍稀龟鳖原良种保护和繁育体系,这是实现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其次是鼓励龟鳖养殖企业和大户,按照标准组织养殖生产,争取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产地认定、产品和质量管理认证,注册商标,参加评比和展览,打造品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入现代经济的内容和要素,实现该行业转型升级;再次是扶持龟鳖养殖企业和大户组织实施一条鱼工程,按照公司+农户该产业化模式,以苗种为载体,通过开展养殖技术推广,辐射带动普通家庭和农户发展龟鳖养殖生产,脱贫致富,造福社会。
  
  结语
  
  全省龟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摸底调查属基础性工作,随着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将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将更有利于指导该行业实现健康发展。
  
  

12下一页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