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份以来,国际大豆在创出新高之后出现一波获利了结行情,11月合约从高点的1789美分回落至1700美分,沿海豆粕现货价格从4490-4760元/吨回落至4330-4520元/吨,下游企业部分补充库存,但更多依旧是随买随用。9月12日,USDA公布最新月度供需报告。 先说本次报告中对大豆部分数据的调整,单产预计是在35.3蒲式耳/英亩,同市场之前预期基本相当,产量26.34亿蒲,调整比较大的部分是对旧作库存的修正,8月份对2011/12年度结转库存的预估是1.45亿蒲,本次调整至1.3亿蒲,新作结转库存维持1.15亿蒲,这个数高于市场预期的1.06亿蒲。当晚美豆收盘上涨44.25美分,11月合约收于1745.75美分,市场评论认为USDA下调产量预估,投资者解除多玉米空大豆的套利操作,支撑大豆行情,而突破20日均线之后的技术性买盘加速。 外盘到底是要怎么走?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从个人角度而言,相对比较倾向前者,主要的原因是笔者暂时没有发现支撑美豆再创新高的条件和因素,那么有没有可能说高价的大豆抑制了需求,美新豆即将上市,市场炒作题材匮乏以及南美预期播种更多的情况下,触发更多的获利了结,从而使得行情大跌? 首先从对近几个月的大豆到港预期统计来看,九十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预计两个月大豆合计到港超过820万吨,来自中国的采购量依然庞大,市场并未因为美豆达到新高而出现明显的需求下降。整个九月接下来的时间依然要重点关注美豆收割的情况,南美大豆的播种即将展开,关注是否会出现较为极端的天气情况,而厄尔尼诺似乎也没了迹象,最新30天SOI均值回升至+0.8的中性数值上来。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走访了不少华东地区的水产料企业,本身豆粕添加量比较有限,整体豆粕采购就是随买随用,而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豆粕价格已经这么高了,应该要跌了,与其说这是观点,不如说是一种期盼。笔者认为美豆大量上市或许是一次机遇,空间上不会太大,大概在100美分左右,眼下仍然是建议饲料企业随买随用,如果现货出现300元以上的回调,不妨做一些库存,第四季度是豆粕需求比较旺的季节,并且供应没有实质增加的情况下,仍不建议过分看空。(中国饲料在线 李树昆)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