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紧急清查人造假鱼翅
华商报5月25日渭南讯(记者 薛望 杨托)昨日,本报报道“11吨有毒假鱼翅卖到西安渭南等地”后,记者走访渭南城区部分蔬菜市场及干货店,发现部分干货店销售合成翅丝,经查验为不合格产品。渭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从即日起,在全 市范围内开展紧急清查人造假鱼翅的行动。 记者调查部分干货店售合成翅丝 昨日上午,在渭南市胜利大街多家干货店,当记者询问是否有鱼翅售卖时,店主均表示“没有”。而一家干菜批发店的男性工作人员刚回答“有”,另一名女工作人员给他摆手,他立即改口“从未卖过”。 “有两种,一种是高级翅丝,一种泡出来四五厘米长,跟真的一样。”该路段一水产门市部售货员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搬下一个箱子,里面大约有10多包同品牌“鱼翅”。记者从该包装袋上看到品名为“高级合成翅丝”,配料为胶原蛋白、有机活性钙,并注明“本品以天然产物为原料,经人工合成精细加工而成……和天然鱼翅相比,营养含量相同,同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记者用8元钱购买了一袋“高级合成翅丝”。 随后,售货员又取出另外一种“鱼翅”,“这个泡出来跟真的一样,叫真丝。”售货员称,一袋四五十元。“是不是人造,真的假的我们也说不清。” 食药委即日起开展紧急清查行动 昨日,在查看记者提供的“高级合成翅丝”后,渭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记者所购的翅丝产品包装上没有食品市场准入标识(即QS标识),也没有厂址、联系电话,还冒用其他产品的标准代号,可以认定是不合格产品。该工作人员表示,辨别鱼翅真假时,一般有4种方法。“泡”,不论是生熟鱼翅,只要放到水里不会收缩,肯定是假的;“看”,即观察鱼翅的色泽及透明度,真鱼翅色泽自然,层次丰富,而假鱼翅颜色偏白,无层次感,水泡过之后显得特别通透,看起来像塑料;“闻”,假鱼翅使用了药水发泡或双氧水漂白,会残留有药味;“尝”,真鱼翅吃起来口感细腻,丝丝分明,软中带有嚼劲,但合成鱼翅吃起来像粉丝。 昨日,渭南市食药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清查人造假鱼翅,各县(市、区)对辖区内的干菜店、经营鱼翅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地毯式清查,严防假鱼翅流上餐桌。清查中要重点检查鱼翅的进货渠道和索证索票情况,对来源不明、标识不全、索证索票不全的鱼翅立即下架封存,依法进行查处,同时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巡查力度,严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 关键词:假鱼翅 明胶 水产网 甲醛 渭南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