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内豆粕价格经历了去年12月份小幅调整后,受外部CBOT大豆价格走高影响,再度抬起上扬的脚步。立于当前的市场我们仍然认为在春节前后,国内豆粕价格还将创出新的高位。 成本支撑,国内豆粕有补涨需求 从目前国内的需求市场观察,进入寒冬季节,饲料与豆粕的消费需求相比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初会有所下降,这也是豆粕季节消费的特点,由此可能出现豆粕现货压力相较会有所增加,理论上豆粕价格缺乏了较强的消费需求支撑。不过从当前豆粕期现价格的运行情况观察,豆粕价格仍是处于较强的格局运行。 我们认为豆粕之所以能在当前走强更大的支撑是来自于国际市场。对比当前CBOT大豆及国产大豆的价格,1月11日,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为4100元/吨左右,较国产大豆高出100-200元/吨,大豆进口成本也是持续攀升。南美大豆5月船期到中国港口的完税成本在4381元/吨左右,而美国大豆9月船期到中国港口的完税成本在4606元/吨左右。国内外豆价是倒挂的,而远期进口大豆成本仍在推升,油厂压榨成本提高,意味豆粕价格有补涨的可能。 南美天气问题仍将困扰大豆市场 当前全球大豆贸易市场中,关注重点分两方面: 1、关注正处于销售阶段的美国大豆市场。一是美国大豆出口销售状况及美国本土的大豆需求情况,二就是美国大豆市场库存情况。从近几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大豆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美国大豆的库存消耗比下降,意味着美国大豆供应极有可能走向偏紧,这有利于CBOT大豆价格继续攀高。 2、关注正处于生长期南美大豆市场。巴西、阿根廷是全球两大大豆生产出口大国,南美当前的天气状况对远期南美销售年度构成了很大影响。以阿根廷为例,此前阿根廷由于遭受干旱天气影响,阻碍了阿根廷的大豆种植进度,同时持续的干旱天气也对大豆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最近美国气象预测中心表示,拉尼娜现象已经接近峰值,可能持续到北半球春季。而澳大利亚气象局最新报告也显示,目前热带太平洋地区拉尼娜现象依然强劲,大多数长期模型显示今年一季度拉尼娜现象还将持续。如若干旱天气持续下去,对阿根廷大豆产量构成较大的压力,也将预示国际大豆价格将走高。 综合以上分析,由于中国大量的大豆是依靠国际市场供给,外部市场的影响在当前将起到重要性的推动作用,豆粕等豆类价格易涨难跌格局仍难改变,思路上建议逢低买入为主。(珠江期货 黄兵)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