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阳澄湖大闸蟹:2100吨的局,怎么破?

2013-8-27 09:49|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61373| 评论: 3|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说起大闸蟹,无人不知阳澄湖。阳澄湖因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湖水含钙量高,天然饵料丰富,出产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被誉为“蟹中之王”,自古受到国人钟爱。然而对于阳澄湖大闸蟹而言,有今天的品牌知 ...
    
      专题链接:阳澄湖大闸蟹的2013挑战
      
      提要:如今的阳澄湖大闸蟹,问题很多,机遇同样也很多。

      文/图 本刊撰稿人 郭金凤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说起大闸蟹,无人不知阳澄湖。阳澄湖因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湖水含钙量高,天然饵料丰富,出产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被誉为“蟹中之王”,自古受到国人钟爱。
  
  然而对于阳澄湖大闸蟹而言,有今天的品牌知名度并非易事。2000年左右,由于利益驱动,18万亩不到的阳澄湖水面有14.27万亩大闸蟹养殖水面,蟹农在无序竞争中亏本,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声也一落千丈。历经高密度养殖品质下降问题,凌乱的市场流通环节问题,阳澄湖大闸蟹在品牌危机中逐渐建立起一套品牌管理机制。
  
  2002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成立,对阳澄湖大闸蟹进行专门品牌管理及公关。在品牌认证方面,发展出以“蟹扣”认证的管理方法。养殖层面也不断改善,养殖区域被严格控制在3.2万亩围网养殖区和8万多亩的半封闭生态化养殖区范围内。就在2013年,苏州市政府投资46亿清理阳澄湖附近上游污染企业,保障阳澄湖水质。
  
  日趋完善的政策与管理使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向着健康发展,却并非一劳永逸。一个硬伤就是,阳澄湖的水面是固定的,在全国每年70万吨的蟹产量中,阳澄湖只占2100吨,市场需求却远不止于此,“洗澡蟹”等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泛滥;而且阳澄湖大闸蟹虽久负盛名,然而在阳澄湖周边超过1000家大闸蟹企业中,并没有发展出消费者熟知的龙头品牌。
  
  现在,阳澄湖周边企业已开始致力打造阳澄湖大闸蟹文化和自己的品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主张将阳澄湖大闸蟹做严做精的同时发展推介其它优质大闸蟹……
  
  如今的阳澄湖大闸蟹,问题很多,机遇同样也很多。
  
  一段弯路,一个走上正轨的契机
  
  据《阳澄湖蟹志》记载,中国已有6000年的食蟹历史。然而阳澄湖真正开始养蟹始自1989年,仅是24年前的事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阳澄湖里生长的螃蟹全是沿长江洄游进入湖里,靠天然饵料生长,个大味鲜。“不仅没人养,甚至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些螃蟹是从哪里来的。”多年从事河蟹研究的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老师说,“直至80年代河蟹人工育苗创始人赵乃刚先生突破河蟹人工繁育,河蟹养殖才开始发展起来。”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大闸蟹养殖毫无疑问推动了产业发展,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过量养殖一度差点毁了阳澄湖大闸蟹。“当时湖里面18万亩不到的水面,14.27万亩设了围网养蟹,造成水流不畅,水体浑浊,螃蟹太多把水草吃光,饵料枯竭。”回想起2000年左右阳澄湖大闸蟹走过的这段弯路,杨维龙对此历历在目,“当时有多家媒体报道,说这样下去阳澄湖将沙漠化,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和历史上的阳澄湖大闸蟹拜拜等。”
  
  而阳澄湖大闸蟹的优良品质关键在于其优良的养殖环境,这无疑给阳澄湖大闸蟹当头一棒。当时县乡镇各部门的多头管理十分混乱,养殖处于无序状态。直至2002年9月18日,苏州市17家阳澄湖经营公司发起成立了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建设才开始走上正轨。
  
  针对混乱的现状,协会开始配合政府整治环境。据杨维龙介绍,经过2002年至2008年年初的两次大规模整改,阳澄湖内围网养殖面积撤掉了11.07万亩,由2000年左右的14.27万亩缩减到如今的3.2万亩,环境水质比之前改善了很多。
  
  除了从湖内部下功夫,阳澄湖周边环境也开始得到改善。在阳澄湖边,苏州阳澄湖水中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中王”)董事长周雪龙指着湖对面告诉笔者:“对岸的一家很大的印染厂今年刚被关闭。”从2013年开始,苏州市投资46个亿,关闭阳澄湖上游印染企业等污染源,将阳澄湖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生物设施、居住地外迁,减少氮磷污染。“这46个亿下去,明显今年阳澄湖水质要好,至少比去年水质提高1-2个等级。”杨维龙说。
  
  笔者拜访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时,杨维龙说前几天刚有媒体做过采访,开捕季节还会和媒体合作做今年的大闸蟹宣传。显然,曾经因媒体报道头疼不已的阳澄湖大闸蟹,如今对于媒体公关与品牌推广已经得心应手。

阳澄湖上给大闸蟹投饵  
  品牌认证关卡重重
  
  对于品质的监管是打造品牌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阳澄湖大闸蟹要成为有公信力的品牌,必须要有严格的品牌认证机制。
  
  2005年11月,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阳澄湖大闸蟹》(以下简称《标准》)发布,2006年3月1日实施,标志着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给阳澄湖大闸蟹的概念提出了严格要求。标准规定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水深、透明度等环境条件,并要求“在阳澄湖中连续饲养周期不低于6个月”。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在阳澄湖养殖的蟹都可以叫做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第一个必须的东西就是从扣蟹放到湖里面,养殖周期必须满6个月;第二必须是阳澄湖11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蟹,两个必须。”周雪龙告诉笔者。
  
  对于消费者而言,从外观上来区分阳澄湖大闸蟹并非易事。除了养殖环节,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认定还包括销售与流通领域。2005年起,阳澄湖大闸蟹管理单位在大闸蟹交售过程中推行蟹农凭IC卡交售和公司持IC卡收购制度,每张IC卡上都含有养殖户姓名、身份证号码、养殖面积、可交售的大闸蟹数量等相关信息。根据每户拥有IC卡的养殖户承包水面的数量,和当年预测平均产量进行计算,每户所能申领的防伪“戒指”数量是一定的。被当地人称为“戒指”的是由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质监局”)发放的蟹扣——阳澄湖大闸蟹的“身份证”,每个蟹扣有一个编号,可电话查询真伪。
  
  周雪龙告诉笔者,蟹扣数量根据企业水面发放,一亩地300只。实际上一亩地能收蟹500只左右,只有上等级的蟹才能佩戴。
  
  这一系列从源头到出售的严格监管制度却并不能将假货拒之门外,只要有利益在,总有人找到可乘之机进行IC卡与蟹扣的买卖或伪造。即便《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中明确规定“擅自标注阳澄湖地理名称为大闸蟹产地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假冒产品依然是阳澄湖大闸蟹的心腹之患,也是媒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洗澡蟹”的难题
  
  据杨维龙介绍,阳澄湖大闸蟹年产量约2100吨,全国的蟹产量总共近70万吨。算下来,阳澄湖大闸蟹在螃蟹市场中所占比例仅有千分之三。其中每年发往上海约400吨,北京近300吨,其它地区加起来大约1400吨。
  
  但市场对于阳澄湖大闸蟹的需求远不止于此,以阳澄湖大闸蟹名义销售的非阳澄湖蟹更是无从统计。由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认可度很高,很多消费者买蟹只认“阳澄湖”,各种假冒阳澄湖的产品层出不穷。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来管理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现有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承担着主要监管职能的质监部门工作不对口,相关业务不熟悉,又不善于与其它相关机构沟通,发挥这些机构特别是社会组织的作用所造成的。
  
  众多“李鬼”中,“洗澡蟹”便是颇受关注的一种。所谓“洗澡蟹”,是指蟹商将外地螃蟹贩运至阳澄湖,放到阳澄湖里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打捞上来冒充“阳澄湖大闸蟹”。“有的甚至拿进来过一过水,当着你的面出去了,这就是恶意的‘洗澡蟹’蒙骗行为,是违法的和不允许的。”对于如何杜绝恶意和蒙骗人的“洗澡蟹”行为,杨维龙认为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执法和查处力度,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其不敢违法;且对当年出产的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
  
  另一方面,杨维龙又认为类似“洗澡蟹”的操作模式也有可取之处。“9-10月,特别是国庆之前,一部分螃蟹捞出来上市后,部分网围会空出来,但饵料水草都很好,操作好的话,可以把其它螃蟹放入湖中,实行过度期养殖达到一个月以上,这时螃蟹的外观颜色和内在口味都会变好。此时允许和引导养殖户和经营者不以阳澄湖大闸蟹,而是以自己商标的名称卖出去。利用空间条件创造财富,这个完全可以。”杨维龙称。
  
  2100吨的量,如何破局
  
  假冒问题之外,阳澄湖大闸蟹还有一个硬伤:2100吨的产量局限。湖面大小是一定的,适宜养殖面积是一定的,2100吨的产量,30个亿,如何做大?
  
  周雪龙想从养殖密度上着手。周雪龙的水中王公司加农户有3000多亩水面,他说自己在做立体养殖试验。“现在的养殖模式落后的不得了,往湖里面一扔,一平米一只蟹的密度,20亩水面也就13000多只。湖里有的地方聚集很多,有的地方很少。实际上一个平方生存2只蟹完全可以,4只都可以。分隔好的话,产量就能起来。”
  
  而成永旭老师认为产量提高的方法暂时还没有,养殖密度增大会导致个体规格的减小。
  
  成永旭认为将来河蟹产业的发展需要大的企业参与,把从育苗到蟹种到饲料整个产业做起来。周雪龙目前已涉及育苗到养殖等环节,而他认为要做大就要做出自己的文化,水中王在营销方面的花费也确实不少。“我的宣传费用一年几百万,通过各个专卖店宣传,还有百度常年推广。”周雪龙还专门为水中王阳澄湖大闸蟹找人写了一首歌,并请颇有名气的歌手演唱,把它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
  
  在阳澄湖边上,周雪龙盘下15亩地,正在建设大闸蟹文化体验馆,第一期投入300万,预计明年开张。“包括从古至今抓螃蟹的工具,阳澄湖大闸蟹到餐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些可以用卡通动画展示。”谈起推广蟹文化,周雪龙滔滔不绝。
  
  杨维龙则认为做精做细阳澄湖大闸蟹认证与品质的同时,可以另辟蹊径推广阳澄湖周边的优质螃蟹,来突破这2100吨的局限。
  
  “不是100%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顶级的,也不是所有周边的螃蟹就不如阳澄湖大闸蟹。周边湖泊的蟹,不用地理标志,就用自己的品牌,达到一定品质级别,可以加入我们阳澄湖大闸蟹协会的推介。既不违反法律,又兼顾了市场营销,满足了经营者既做精做细又做大做强的要求。”杨维龙认为疏比堵好,一味的堵不解决问题。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并不是非阳澄湖大闸蟹不可,而是更关注品质,打开蟹盖,红膏、肉甜、味丰满,就完全可以。“这样运作,这盘棋就活了。”杨维龙说。

       相关新闻:阳澄湖大闸蟹的电子商务探索

   【关键字】:阳澄湖大闸蟹 2100吨 品牌认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冉 2014-1-17 14:01
微山湖也产蟹
引用 Rock-TanTan 2013-8-27 23:08
大闸蟹啊大闸蟹
引用 小小御医 2013-8-27 13:43
蟹全国70万吨的产量,那请问那些产蟹的地方在哪?求解释!

查看全部评论(3)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