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供需报告,大豆单产的预估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达到43蒲式耳/英亩,9月份预估只有41.2蒲式耳/英亩,另外作出调整的是收割面积,从7720万英亩下调至7650万英亩,美豆供应端发生了较大变化,产量达到32.58亿蒲,9月份数据为31.49亿蒲。 本次报告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对需求端的较大调整,压榨量上调0.3亿蒲至16.85亿蒲,出口量上调0.8亿蒲至14.5亿蒲,最终2013/14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为1.7亿蒲,仅仅比9月份的预估数据高0.2亿蒲,美豆供需状况依旧处于偏紧的状态。 目前来看,供应端的变化已经不是太大,但是市场对需求端的调整,可能还有许多需要确定,市场后期的关注焦点也会更多在需求方面,市场怀疑后期可能会没有如此乐观的需求。 其他国家的数据调整,预估巴西新作物年度大豆面积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2910万公顷,大豆玉米如此好的比价,南美自然会选择播种更多大豆,不过USDA下调了巴西单产,最终维持了巴西大豆8800万吨的产量不变,另外的调整是需求端上调150万吨至4400万吨。阿根廷新作物种植面积、单产等并未做出多的调整,需求端上调100万吨的压榨量,但是出口量大幅下调300万吨,然后中国的进口需求还是维持在了6900万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USDA对美豆的需求比较乐观,最新的到10月底的数据显示,2013/14年度美豆净销售完成3325万吨,去年同期的数字仅为2595万吨,增加了730万吨,已经确定了的中国购买量为2115万吨,同比增加515万吨,美豆如此乐观的出口预期,主要还是来自中国的需求,可以说中国后期的购买量将会决定美豆出口情况。那么中国的后续购买能力到底如何,是否还有动力继续采购? 是不是国内需求有了实质变化刺激中国如此采购美豆,或者仅仅就是采购节奏的提前,目前尚不能明确定论,从眼下国内现货供需来看,还是比较紧张,这也刺激了国内部分工厂在本月上旬还在采购美豆11、12月船期合同,但是后续是否继续采购12月、1月船期合同,笔者持怀疑态度,不妨暂做观望。在供应充裕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CBOT大豆继续大幅上行的动能略显不足。 各个区域市场现货情况略有不同,但是从11月上旬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地豆粕现货还是处于比较偏紧的状态,美豆逐渐开始集中到港,但是供应压力是否能够体现,或是说供应如何充裕,还需拭目以待,毕竟11、12月的国内养殖需求还是非常非常好的,对此建议饲料企业不妨还是保持随买随用,关注区域市场内供需状况,除非基本面发生大的变化,笔者并不建议追高。(李树昆)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