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目前国内沿海地区豆粕现货价格集中在2470-2560元/吨的区间内,较上月同期基本持平,相对而言南方价格略低,尤其是广西地区,北方价格相对偏高,1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较大,市场供应充裕,但是下游养殖需求旺盛,虽然到港量大,但是各地多没出现明显的豆粕库存压力,进入1月份,国内各地春节备货将相继展开,行情会如何变化,笔者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是美国大豆市场,12月USDA的供需报告并未对国际大豆数据做更多的调整,北美关注的焦点主要在出口及本国压榨,本身2015年美豆出口进度相对较慢,市场认为出口数据存在调整的空间,世界主要买家中国的采购依然是追逐利润,连续两个月盘面压榨利润亏损,加上人民币贬值预期,融资商进口大幅度减少,美豆买船进度偏慢。据NOPA统计,11月大豆压榨量为1.561亿蒲,不及市场预期的1.617亿蒲,由此推算行业压榨量为1.663亿蒲。纵观往年数据,11月数据低于10月,鲜有发生,其可能是源于榨利下降。美国12月对中国装运大豆已经达到275万吨,船表中还有217万吨等待装运。12月整体装运量可能接近490万吨。 其次是南美市场,近来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在南美的天气问题对大豆的影响上,巴西中北部和东北部相对干旱,1月份当地将进入大豆的结荚和鼓粒的关键时期,如果再不出现足够的降雨,市场认为巴西大豆产量将会有超过百万吨的下降,巴西国内机构已经将其产量预期调整为9700万-9800万吨,USDA还是对其产量保持乐观态度,最新的天气预报预计未来将会出现适当的降雨,关注降雨量的情况,正常来讲,巴西的中北部和东北部更靠近热带地区,往年的情况看,并不会出现因为降雨偏低而出现干旱的情况,加上最新的种子技术,更耐旱,所以应该对巴西产量保持乐观态度。南美另外一个重要大豆主产国——阿根廷,目前已经完成80%的播种,天气状况良好,但是厄尔尼诺现象下,阿根廷北部更容易出现降水,关注后期天气变化。 国内供应:1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预计在820万吨,1月到港量预计在700万吨,12月庞大的大豆到港,为国内建立起了大量的库存,前期预计的到港压力并未明显体现,国内需求旺盛,1月份到港量的下降,考虑到1月份压榨也能达到680万吨以上的水平,国内整体大豆库存并未出现大幅的增加,加上春节前的集中备货,国内油厂很难出现较大的库存压力,2月份开始,到港量将明显下降,国内将进入一个消化库存的阶段,甚至不排除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养殖方面:四季度国内养殖旺季,目前不管是生猪还是蛋鸡,由于饲料成本低,销售价格好,养殖利润相对较好,肉禽相对差一些,春节前将会有一个集中出栏,但是也会有节前的集中备货,豆粕需求相对看好。鉴于目前的供需形势,笔者认为节前国内豆粕基差将会维持在相对较好水平,但春节后将会相对较弱,单边来说,目前行情震荡偏强,后期仍需重点关注南美天气状况,如无出现较为极端的情况,国际大豆供应依然处于宽松状态。 【关键字】:豆粕 饲料原料 原料行情 豆粕行情 中国水产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