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美农报告暗含玄机 豆粕行情存争议 欧元区债务问题不断,世界经济发展充满变数,市场投资者担忧重重,大宗商品市场如履薄冰,而具体到国际大豆以及国内豆粕现货,又深受美豆出口乏力、南美大豆播种进展较快的困扰,USDA(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已经出炉,对部分数据的调整对后市影响又较大,下面仅从欧债问题以及本次报告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对后市豆粕行情加以展望。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宣布有意辞职的利好效应仅仅在全球市场持续了几个小时,9日欧股开盘后纷纷高开低走,欧洲清算机构LCH Clearnet SA宣布提高意大利各期限债权相关的初始保证金要求,加剧了市场对于该国政治前景的担忧,也使得该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日飙升至欧元面市以来高位的7.502%,投资者愈发担心欧元区债务危机进入一个潜在的更加危险的阶段。 说到本次的美国农业部关于月度供需的报告,应该说即在市场预期之内有些出乎预料,本次调整,美国农业部真的又下调了单产和产量的预期,但调整幅度较为有限,对美国2011/12年度大豆产量的预期下调0.14亿蒲至30.46亿蒲,其中对于出口的预期大幅调低,10月份报告中对美豆出口的预期是在13.75亿蒲,本次下调0.5亿蒲至13.25亿蒲,调整幅度较大。 还有就是全球大豆产量部分,其中对于中国2011/12年度进口量的预估稳定在5650万吨,也就是说USDA预期来自中国的需求并未减弱,而其中对于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进口需求进行下调,这是一大“伏笔”;另外是南美大豆产量的预期,对巴西大豆本年度产量的预期上调也在市场预期之内,本次USDA上调巴西大豆产量预期150万吨至7500万吨,但是对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却下调了100万吨,从目前的播种天气以及预期面积上,支持的理由要少一些。不过不管怎么说,各种数据的调整只是美国人的数字游戏,基本面来说,仍要关注最为真实的美豆出口情况以及南美大豆播种和生长情况,目前来看,这两个方面的消息都比较利空。 目前国内豆粕沿海地区现货价格除辽宁外多已跌至2950元/吨,应该说跌至2900元/吨的可能还是存在的,但是考虑到随着目前利空因素的消化,而后期美豆出口情况指定会慢慢好转,行情处在偏低位置时反弹的概率又相对较大,对下游企业来说,大跌之时延长库存,小跌之后适当补库,保证安全库存,对贸易商而言,逢高做空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中国饲料在线 李树昆) 《水产前沿》杂志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